原標題:什么信號?結構性存款1月份大增5756億,企業資金蜂擁而入,大銀行終于“揚眉吐氣”了
經歷了過去一年多的持續壓降之后,2021年首月結構性存款實現正增長。
近期,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余額約為7.02萬億元,相較2020年12月增長了5756.6億元,增幅由負轉正,結束了此前連續8個月的下降走勢。
對于結構性存款出現正增長,數位受訪業內人士認為是正常的季節效應,銀行在年初沖“開門紅”大力攬儲、結構性存款被看作攬儲利器;另一方面,結構性存款規模連續壓降之后、相比高峰時期的12萬億壓縮了近一半,已完成了監管要求。不過,鑒于監管對結構性存款的管理要求、結構性存款產品預期收益率預計下行,上述人士也認為,后續結構性存款反彈空間有限,未來增速或放緩。
同時,今年首月結構性存款的增長呈現兩大特點:大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增量首次超過中小銀行;相比個人結構性存款的微幅變動,單位結構性存款增長更加明顯,企業購買拉動今年首月結構性存款大幅增長。
結構性存款結束8連降,大型銀行趕超中小行
從數據來看,今年首月結構性存款的增幅里,大型銀行結構性存款明顯增長較快,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小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增加1726.48億元,而大型銀行增加4030.12億元、占整個結構性存款余額增加總量的70%,這也是有統計以來,1月份大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增量首次超過中小銀行。
在數位受訪業內人士看來,結構性存款出現正增長是正常的季節效應,銀行在年初“開門紅”階段大力攬儲,保本且預期收益率相對較高的結構性存款是攬儲利器;另一方面,去年底銀行已經完成了監管的壓降要求,結構性存款規模相比高峰時期的12萬億壓縮了近一半。
2020年全年結構性存款壓降5.7萬億元,結構性存款余額6.44萬億元,環比下降13.68%,同比下降32.88%,這意味著我國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基本完成了此前監管要求的“結構性存款壓降至年初三分之二規模”的要求。
對于大型銀行在吸攬結構性存款增量“趕超”,東吳證券銀行研究團隊首席分析師馬祥云向券商中國記者解釋,“2019年結構性存款新規出臺后,明確要求只有具備普通衍生品交易資質才能發行結構性存款,而很多中小銀行并不具備這一條件。”
而另一方面的原因來自監管環境的變化。“原先很多地方中小銀行是通過螞蟻、騰訊等第三方互聯網渠道銷售結構性存款等高息產品的,而今年只能回歸地方本源,吸儲能力大幅降低。”馬祥云認為。
去年以來,包括結構性存款在內,監管正在加強對存款市場的規范管理。一方面,監管層先是取締了新增互聯網存款,督促整改靠檔計息等不規范存款創新產品;另一方面,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督促銀行合理確定利率水平;同時,加強對異地存款的管理,自2021年第一季度起,將地方法人銀行吸收異地存款情況納入宏觀審慎評估 (MPA),禁止地方法人銀行通過各種渠道異地攬儲。
也因此,對銀行業來說,馬祥云認為,存款成本上行是近年來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難題,而去年以來監管對包括結構性存款在內的高成本負債成本進行了規范,預計銀行綜合存款成本已經開始改善。如果今年市場利率進一步上行,相比中小銀行則有可能因為同業負債成本的快速上行,造成利差進一步承壓,大型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最有利于利率上行環境。
企業購買拉動首月大幅增長,后續增長或放緩
相較于普通的定期存款而言,保本且兼具一定收益彈性的結構性存款往往會吸引儲戶。不過,在此次結構性存款的新增量中,分部門看,相較個人結構性存款的微幅變動,單位結構性存款增長更加明顯,進而拉動了1月結構性存款正增長;1月個人結構性存款僅增長552.35億元,而企業結構性存款則增長5204.35億元。這之中,大型銀行、中小型銀行單位結構性存款分別增長3640.13億元、1564.12億元。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前兩周,監測銀行結構性存款發行量數量環比增長75.86%、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52%,環比上升48BP。但相比之下,在記者走訪上海地區數家銀行營業網點中看到,相比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似乎是更多銀行主推的存款產品。
在上海浦東地區陸家嘴附近的五家銀行中,僅有一家股份行在推出三款結構性存款產品,期限以短期為主,3個月到1年不等、預期年化收益率在3.5%~4%。相比之下,數家城商行主推的存款產品為大額存單,一家城商行從農歷年前開始推出一款20萬元起購的大額存單產品、三年期存款預計年化收益率4.045%;另一家城商行的三年期大額存單100萬元起購預計年利率4.18%、50萬元起夠購預計年利率4.125%。
馬祥云判斷,有一個原因是今年1月份權益市場火爆,“居民更愿意將資金從儲蓄遷移至權益產品,這一點從1月金融數據中M1增速‘上穿’M2增速也能佐證。在企業端,1月人民幣貸款新增3.58萬億創歷史新高,企業資金充裕,可能將部分閑置資金用于購買結構性存款獲取收益。”
相比之下,機構資金一直是結構性存款的投資主力。“相比于波動風險較大的權益類投資品種,結構性存款可以確保本金安全性兼具一定收益彈性,更適合企業閑置資金進行理財,企業自身需求也較大。”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主編殷燕敏告訴記者。去年以來,隨著理財凈值化轉型加快,保本型產品相繼退出市場,加之去年銀行理財的整體收益率也有所下降,這都帶來企業在理財資金配置加大投向單位結構性存款產品。
而對于結構性存款今后的增長情況,數位受訪人士均認為,鑒于監管對結構性存款的管理要求、結構性存款產品預期收益率和兌付收益率預計下行,加之銀行業考慮優化負債結構,未來結構性存款規模反彈空間有限、增速將趨緩。
責任編輯:潘翹楚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