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萬億大行連收5張罰單!員工私售理財產品、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一人被終身禁業
上海銀保監局重拳出擊!
11月25日,上海銀保監局一口氣公布8張罰單,其中5張開向上海銀行,違規問題涉及績效考評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未按規定延期支付2017年度績效薪酬、員工私售理財產品等行為。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名直接責任人被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
上海銀行連收5張罰單
11月25日,上海銀保監局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上海銀行及兩家分行因績效考評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員工私售理財產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合計處以罰款180萬元,其中,一名直接責任人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另一名直接責任人被處以警告。
其中,因在2014年至2018年間,績效考評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2018年該行未按規定延期支付2017年度績效薪酬,上海銀行被責令改正并處罰款80萬元。
上海銀行上海自貿試驗區分行、浦三路支行均因在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間,出現員工私售理財產品,員工行為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責令改正并處罰款50萬元。
同時,在上述期間內,池惠萍對上海銀行浦三路支行某員工私售理財產品、該支行員工行為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負有直接管理責任,被處以警告。陸游對上海銀行浦三路支行員工行為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負有直接責任,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終身。
上海銀保監局公布的另外三張罰單則均開給了上海華信國際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至2018年,上海華信國際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超過借款人實際資金需求發放流動資金貸款,貸后管理嚴重不審慎。陸敏、楊逍、周彬三人對上述行為負有直接管理責任。其中,陸敏、楊逍被取消銀行業金融機構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2年,周彬被給予警告。
內控有效性再打問號
理財業務一向是銀行罰單的“重災區”。此次上海銀行涉及的員工私售理財產品行為,即俗稱的“飛單”,因可能導致投資者購買非銀理財產品后資金受損,一直是監管部門重點管控的對象,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平安銀行等大行都曾因發生此類行為受到處罰。
監管部門曾指出,“飛單”行為的出現反映出銀行內部控制管理的缺位和對支行員工異常行為的監控和管理的缺失。今年7月,上海銀行在申請發行可轉債時,其內控制度的有效性問題也曾引起證監會關注。
證監會在對上海銀行發行可轉債審查的書面反饋意見中,要求上海銀行作出補充說明,并披露過去36個月內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合并報表范圍內實施的行政處罰是否構成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是否符合《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九條的規定,相關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7月18日,上海銀行披露的回復公告顯示,從2017年至2020年6月底,上海銀行及分支機構合計受到36筆行政處罰,處罰金額合計2351.49萬元。
此外,今年8月,上海銀行還因2014年-2019年間存在的23條違法違規行為,收到上海銀保監局開出的千萬元級別罰單。其中,涉及的違法違規行為多與貸款業務有關,包括違規向資本金不足、“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項目發放貸款,以其他貸款科目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違規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發放貸款用于償還銀行承兌匯票墊款;虛增存貸款等。
根據銀保監會披露,上海銀保監局針對上述違法違規行為,對上海銀行處以沒收違法所得27.16萬元,罰款1625萬元,罰沒合計1652.16萬元。
事實上,在嚴監管及銀行內控管理不斷完善的環境下,“飛單”行為已有所減少。今年以來,涉理財業務的違法違規行為主要集中在借理財產品作為通道實現資產虛假出表、理財資金違規流向房地產、違規提供保本承諾等方面。
三季度業績不佳
從財務數據來看,上海銀行三季報有些差強人意,不僅未能維持上半年盈利正增長的趨勢,凈利潤同比增速轉正為負,不良貸款率也有所抬頭。
10月23日,上海銀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行實現營業收入375.36億元,同比下降0.91%;實現歸母凈利潤150.52億元,同比下滑7.99%。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上海銀行歸母凈利潤同比維持正增長,增速為3.9%。截至2020年9月末,上海銀行資產總額24439.6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25%。
凈利潤增速下滑或受撥備計提力度加大所致。今年前三季度,上海銀行計提信用減值損失金額同比增長19.84%,超過上半年3.28%的同比增速。與此同時,截至9月末,上海銀行不良貸款率也出現走高,較2019年末上升6個基點至1.22%,較上半年上升3個基點;但該行關注類貸款占比較2019年末下降9個基點至1.79%,較上半年下降16個基點。
責任編輯:王進和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