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來源:財聯社
美國高院周一做出決定,同意審理一樁有關投資者起訴英偉達及管理層誤導市場的案件。
這起案件也被視為界定美股投資者追責上市公司及其高管“邊界在哪兒”的關鍵案件之一。
財報遺漏重要信息需要賠償么?
要解釋這件事情,得從英偉達和比特幣的K線圖說起。
2017年底至2018年初期間,比特幣經歷了“半年十倍”和“兩個月腳踝斬”的瘋狂波動。而英偉達的股價則是等到2018年底財報明顯暴雷后才開始快速暴跌。英偉達現在是全球AI算力市場的龍頭老大,而在那個年代,算力經常與“加密貨幣挖礦”關聯在一起。由于加密貨幣暴漲暴跌、喜怒無常的特性,這種關聯某種程度上也不“光彩”。
本案原告、來自加州的投資者們主張稱,在2018年底股價暴跌前,英偉達公司以及CEO黃仁勛“蓄意”隱瞞了公司對幣圈“挖礦”的依賴程度。
根據美國高院官網刊出的文件,原告方陳述稱,英偉達的顯卡產品營收額在2017年創出新高,同時有多個報道也曾證實,英偉達和黃仁勛知道創紀錄的銷售額中,有相當大的部分來自于幣圈“礦場”。但在長達1年多的時間里,黃仁勛一直否認“挖礦”活動驅動了公司的GPU銷售額增長,因為他知道市場對這類銷售增長因素(由于幣圈劇烈的波動性)的看法頗為負面。
原告方表示,到2018年晚些時候,隨著加密貨幣價格崩盤,“礦場”大量撤單引發英偉達GPU需求驟然下降,公司這才承認之前的創紀錄營收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挖礦”的需求——這也與之前的陳述相悖。
從歷史資料來看,在2018年11月英偉達財報“暴雷”時,黃仁勛將其歸咎于“加密貨幣宿醉”(crypto hangover)。此言一出,英偉達股價短短兩天暴跌近3成。
原告方表示,黃仁勛的那句話一說出來,分析師們馬上意識到公司推翻了此前的說法,即“挖礦”相關需求只占到營收的一小部分。
令原告更加覺得“自己有理”的是,英偉達在2022年5月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達成了一項和解協議,在不同意或否認SEC指控的前提下,花費550萬美元和解了相關指控。
SEC在公告中表示,英偉達在2017年的連續兩份財報中,未能披露“挖礦”是游戲顯卡業務顯著增長的重要原因,剝奪了投資者評估該公司在關鍵業務時的重要信息。SEC也明確表示,英偉達掌握的信息顯示,游戲顯卡業務的增長很大程度上由“挖礦”推動,但公司未能在10-Q表中披露,而這種重要信息的遺漏是有誤導性的,會給投資者產生“游戲顯卡業務沒有受到幣圈顯著影響”的印象。
這個官司并不容易
原告方從2018年就開始打這個官司,直到今天美國最高法院受理此案,至今該國的司法體系還沒有對這項集體訴訟能否成立作出最終裁決。
順便一提,把這個官司送進高院的正是英偉達。2021年時,一審法院撤銷了這一案件,不過后續美國第9巡回上訴法院以2-1的投票推翻了下級法院的裁決,該院認為,原告已經充分指控黃仁勛作出“虛假或誤導性陳述”,并且是“蓄意或魯莽地”如此為之,所以本案應當進入審理階段。
隨后英偉達迅速入稟美國高院,聲稱二審法院的決定 “打開了通往濫訴和投機性訴訟的大門”。而對于虛假陳述的指控,英偉達辯稱原告引用的所有內容里并沒有支撐控訴的“必要內部文件”,來證明公司CEO知道自己在發表誤導性聲明。
所以周一的結果也不能完全解讀為英偉達的利空,畢竟美國高院的大法官們看來還是有興趣聽一聽英偉達的主張,再決定是否要推進這個案子。至少現在英偉達還有機會在進入集體訴訟前就掐掉整個案子。根據日程安排,這個案子會排進美國高院2024-2025年的審理計劃中,檔期最早從今年10月開始。
考慮到美國高院上周還同意審理Meta(臉書的母公司)涉嫌在“劍橋分析”事件中誤導投資者的訴訟,接下來一年里美國高院對證券市場的映射仍在在持續增強。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