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融資總量合理增長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提升

5月融資總量合理增長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提升
2024年06月17日 08:10 媒體滾動

  來源:金融時報

  6月14日,人民銀行發布的5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5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01.85萬億元,同比增長7%;5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9.3%。前5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1.14萬億元,為歷史同期較高水平;5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91.93萬億元,同比增長8.4%。

  市場專家普遍表示,當月融資總量平穩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利率水平維持低位。當前信貸增速受去年信貸高基數和一些短期擾動因素影響,但節奏更加均衡,對經營主體支持“實”的成分進一步得到體現。總體來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提升。

  信貸增長“擠水分”效果顯現

  數據顯示,5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248.73萬億元,同比增長9.3%。1至5月,各項貸款增加11.14萬億元,為歷史同期較高水平。

  當前,金融機構信貸投放依然缺乏足夠的需求儲備,加上季度GDP核算方式優化后,地方政府督導下虛增存貸款的現象有所緩解。在此背景下,5月新增貸款仍然接近萬億元水平,并不算少。業內人士還反映,地方化債和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對5月貸款也有下拉作用,如果將這部分因素還原后,當月新增貸款實際上是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質效進一步提升。隨著近期持續規范手工補息和資金空轉,部分企業過去“存貸雙增、低貸高存、虛增套利”的模式難以為繼,金融數據主動“擠水分”,表面上看增量沒有那么大,但在排除了虛增部分后,金融數據更實、效率更高,反映的是對經濟實實在在的支持,也是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體現。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金融發展不僅需要考慮規模,同時更要考慮質量,“擠水分”也是推動我國金融發展由大變強的關鍵。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也表達了一致觀點,在他看來,目前的貨幣信貸增速符合中國經濟運行需求,接下來要做好的是均衡投放,確保信貸資源在年內均衡擺布,避免在某些時段過度集中或短缺。

  數據顯示,5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速與上月總體持平,依然明顯高于名義經濟增速,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保持穩固。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期企業和政府債券發行節奏加快,對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形成穩定支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財政政策正加快落地,社會融資規模的結構不斷優化。

  M2增速受多重因素影響略有放緩

  5月末,M2余額同比增長7%,較4月有所回落。在業內人士看來,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速放緩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當前增速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相適配的。

  對于M2的增速放緩,業內人士表示,主要是受去年高基數擾動。2023年是疫情平穩轉段的第一年,M2增速明顯回升,導致基數較高。從剔除基數影響的兩年平均增速看,2023年和2024年5月末M2平均增長9.3%,保持了流動性合理充裕。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機構受傳統規模情結的影響,以往有靠虛增存貸款做高金融數據的現象,這在經濟轉型升級階段越來越不可持續。今年以來,規范手工補息、優化金融業增加值核算實際上都是在主動“擠水分”,也是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關于避免資金沉淀空轉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M2增速會有所回落。”業內人士表示,金融的高質量發展,更多需要的是對實體經濟真實有效的金融支持。

  此外,數據顯示,5月份企業和政府債券發行規模明顯增加,同比多增近9000億元,部分企業還在提前還款,對信貸增長也有下拉影響。特別是近期發行的特別國債具備收益率高于存款、流動性較強、風險相對較小等特點,受到機構、個人投資者熱捧。通過購買理財等渠道,居民和企業存款大量流向債市。Wind數據顯示,1至5月,債券型基金資產規模增加了4921億元,而去年同期僅為732億元。

  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持續引導金融機構將信貸資源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持續調整優化金融資源供給。

  4月份,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科技部等部門設立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其中,1000億元額度專門用于支持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中小企業首次貸款,激勵金融機構更大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分析認為,新的再貸款工具向金融機構提供了成本較低的穩定資金,有助于引導商業銀行更好地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科技創新,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

  記者了解到,近期,中國人民銀行與科技部依托創新積分制評價,遴選了首批近7000家符合條件的企業,向21家全國性銀行推送。各銀行快速響應,迅速行動,首筆科技創新貸款近日已發放,后續其他貸款將陸續投放。中國人民銀行與科技部正在組織開展第二批32萬余家科技型企業創新積分評價,遴選企業名單推送給銀行。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認為,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若使用完畢,則至少拉動8300多億元相關信貸。

  近期,人民銀行還發布了一系列支持房地產健康發展的政策,《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整優化的效果已經初步顯現。在北京市朝陽區東五環外一售樓處工作的小陳告訴《金融時報》記者,該售樓處銷售的樓盤戶型均在130平方米以上。自北京市放寬五環外購房限制以來,樓盤到訪咨詢的購房者比之前日均增多了2到3組,均為改善型客戶。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政策調整后首付比例、房貸利率均將處于歷史低點,進一步降低居民購房的首付門檻及購房成本,有望提振居民購房意愿,若核心城市加快跟進相關舉措,有望對市場情緒產生更大的帶動作用。

  貸款利率水平穩中有降處于歷史低位

  對于市場普遍關注的融資成本問題,數據顯示,5月份,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71%,比上月低6個基點,比上年同期低25個基點;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3.64%,比上月低6個基點,比上年同期低53個基點,均處于歷史低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經濟恢復向好,物價也在溫和回升,實際利率水平也會持續回落。

  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政策利率穩步下行,帶動社會融資成本持續下行。陜西寶雞市鑫諾特材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曹一帆認為,融資成本近兩年呈下降趨勢,減輕了企業財務負擔,有助于生產經營的恢復和擴大生產。對于貸款利率下降,業內專家表示,能夠降低長周期基建項目融資成本,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適度減輕居民房貸利息壓力,進而穩定投資和消費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中性利率也是衡量利率水平的一個角度。中性利率,也稱自然利率,是指經濟實現潛在產出和目標通脹的利率水平,通俗來講,就是經濟既不過熱也不過冷環境下的利率水平。學術界基于不同的假設條件對我國中性利率進行估算,主流觀點認為,當前中性利率水平在2%左右。今年以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7天期逆回購利率保持在1.8%的較低水平,考慮通脹因素后的實際政策利率不到2%,仍低于中性利率,這意味著貨幣政策繼續保持對實體經濟的穩固支持力度。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利率下調仍有空間,但也面臨內外部約束。今年以來,央行已多次公開發聲表示貨幣政策仍有空間,但前期政策效果還在顯現,未來也會結合形勢變化繼續做好逆周期調節。客觀來說,進一步降息面臨內外部“雙重約束”。從內部看,銀行凈息差繼續收窄。從外部看,人民幣匯率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劉天行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6-24 安乃達 603350 --
  • 06-17 愛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侖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達夢數據 688692 86.96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