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結構性行情中開展投資布局?新浪財經《基金直播間》,邀請基金經理在線路演解讀市場。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 原油黑天鵝:歷史回顧、中國故事和 A 股展望
來源 中原證券
投資要點:
l 解讀原油下跌:供需失衡的歷史經驗和市場份額的現實訴求 近 30 年來原油價格出現過五次顯著下跌。通過梳理歷史我們發現每次原油價格下跌基本都源于供需失衡,止于 OPEC 采取減產措施,凈需求指標具有較好的解釋力。此次下跌原油沙特和俄羅斯對于市場份額的訴求和現實的財政壓力狀況,未來不排除重新達成協議的可能, 但短期內風險仍將存在。
l 原油價格沖擊下的中國故事:中國影響力提升和需求的回落 伴隨中國經濟體量的快速增長,中國的石油需求占比已經與歐盟相當, 中國經濟表現對世界原油供需產生較為顯著的影響。我們估算此次疫情會影響中國經濟增速 0.5 個百分點,并且中國自身經濟結構轉型帶動原油需求邊際回落。中國需求對原油價格在邊際上貢獻有所下降,并不支持原油價格快速走出低谷。
l 原油價格波動對 A 股影響:外部沖擊與走向成熟 我們認為 A 股不可避免要面對來自外部的強烈沖擊,但是通過多年發展的積累、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推進,以及逆周期政策作用,A 股有望在本輪外部沖擊中顯現出韌勁和成熟,并走出獨立行情,成為全球資本市場中的“避風港”。
l 后市策略建議:原油價格主線下堅守長線邏輯 在疫情、原油價格沖擊和美股波動的聯合影響下,A 股短線承受顯著沖擊。但當前行業景氣度的復工主線越來越清晰,且原油價格下跌對中下游的航運、基礎化工、汽車等行業構成一定利好。從目前市場發展階段、政策作用、流動性環境和業績預期來看,未來 A 股長線還將處于成長風格中,建議堅守長線邏輯不動搖。我們認為 A 股未來呈現與七大基建相關的成長板塊的結構性行情,短線黃金、消費等傳統避險板塊具備一定機會。因此我們建議短線保持 6-8 成倉位,推薦關注半導體、電子、基礎化工、農林牧漁、貴金屬、消費藍籌等板塊,長線繼續建議關注金融、貴金屬和優質成長股等。
風險提示:經濟政策和數據低于預期、流動性超預期收緊,疫情控制低于預期
解讀原油下跌:回顧、影響和展望
近期由于 OPEC+會議談判失敗,國際原油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布倫特原油期貨 6 日跌去了 8%,僅 46.7 美元/桶,市場預期未來原油還將奔向 30 美元/桶。本文將通過回顧原油下跌的歷史經驗,推演當前原油下跌后的全球經濟走勢,試圖厘清原油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作為最重要的上游原材料,原油既有商品屬性,也有金融屬性,受全球經濟波動、政治格局和經濟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原油價格的影響因素體系很是復雜。在此,我們將僅從供需基本面方面對本輪原油價格下跌做一個深入淺出的分析。
原油價格下跌回顧:事件驅動與供需博弈
首先,我們以史為鑒,從歷史中尋找原油出現大幅下跌的一般規律。近 30 年來,原油價格出現過五次顯著下跌,我們將五次下跌歷史整理如下:
通過以上整理,我們可以發現原油價格出現下跌和企穩具有以下幾個共同特征:
首先,供需失衡造成的凈需求波動是原油價格下跌的根本原因,或由于全球經濟增速下降, 或由于 OPEC 增產。如 1997 年、2001 年和 2008 年是典型的由于金融危機造成全球經濟表現失速從而推動原油價格下跌;而2001 年的下跌也含有OPEC 增產原因,2014 年則是由于OPEC或為了抵抗頁巖油而拒絕減產造成的下跌。如果我們以 OECD 領先指標為需求指標,OPEC 產量月度環比變化為供給指標,二者之差即代表全球月度原油凈需求的變化,可以看出,原油價格波動領先或同步反映了全球凈需求的波動,二者走勢總體較為一致,每當原油凈需求出現快速上升,都會伴隨原油價格提前或同步攀升;而原油凈需求回落,又會推動原油價格下跌。這應該是原油價格變化的根本原因。
其次,原油價格止跌往往是 OPEC 減產保價起到關鍵作用。從五次原油價格下跌的經驗來看,無論觸發原油價格下跌的原因為何,原油價格觸底止跌回升的動因往往是 OPEC 的減產或保價決定。而 OPEC 推動的供需失衡修復背后既有因循全球經濟周期波動主動調節因素,也有政治角力的因素,甚至還包括出于與頁巖油競爭的考慮,OPEC 產量變化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綜合反映,這就大大增加了原油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
第三,原油價格波動由于與全球凈需求息息相關,因此表現出與逆周期的貨幣政策的一定相關性,但是當前關聯性有所減弱。如前所述,由于原油價格反映了全球凈需求的變化,而貨幣政策主張逆周期調節,應對經濟增速下滑或通脹抬頭,因此貨幣政策的變化會表現出與原油價格波動的一定相關性。當原油價格由于全球需求展望下行而下降時,往往也是貨幣政策顯現寬松之時,反之亦然。歷史上最著名的原油價格和貨幣政策的關聯事件當屬 80 年代初的美聯儲加息:1980 年第二次原油危機期間,由于原油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引起全球通脹率飆升。美聯儲緊急調升基準利率,成功抑制通脹率漲勢,并推動債券收益率自此走入下行通道至今。從最近五次原油價格下跌經驗來看,原油價格變化并不是貨幣政策調整的直接誘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貨幣政策調整的需求。如2001 年和2008 年兩次金融危機造成全球需求收縮期間, 貨幣政策亦正處于降息周期內;而 1997 年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化不大,2018 年原油價格下跌時美聯儲反而啟動了加息。由于通貨膨脹率一直處于目標區間的下方,因此原油價格波動對通脹預期影響減少,這也就降低了原油價格波動與貨幣政策關聯性。
當前原油價格形成基礎分析:中長期供需基礎向好,短期預期反轉
按照上述邏輯,我們可以從供需兩方面來觀察原油價格運行的基本面基礎。從當前需求端來看,截止 2 月份美國、日本和歐元區PMI 顯現觸底回升跡象,結束了自 2018 年以來的下行階段,花旗美國經濟意外指數和十國經濟意外指數紛紛上行(原油價格下跌期間,十國經濟意外指數均快速下行),表明經濟數據表現超出市場預期,應該說原油價格是具備需求基礎的。
從供給端來看,2018 年三季度以來, OPEC 產油量持續下降,全球區域合計油井新鉆數持續下降;2019 年 11 月以來現貨租船和航運中的油輪運量均顯現回落,原油產能和供給能力呈現下降。因此綜合供需兩方面來看,前述的凈需求指標從 2019 年以來保持顯著上行趨勢, 應該說原油價格上行的供需基礎是存在的。
但是由于沙特未能同意達成新的減產協議,并且表示還將擴大產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對全球經濟增速和需求前景造成較大的沖擊,是造成原油凈需求預期反轉從而推動原油價格快速下落的直接原因。而美股的大跌更令市場擔憂由此引發新的金融危機,從而加重實體經濟運行的困難;同時,原油庫存環比保持增長,尤其是 API 公布的原油庫存周環比上行較為明顯,對原油價格施加了邊際壓力;而美元指數邊際走弱,澳元對日元交叉匯率持續下跌, 表明市場對于經濟前景的擔憂,避險情緒抬升,更令原油價格壓力增加。
簡析本次原油黑天鵝:財政壓力與市場份額訴求
現有減產協議有效期到 3 月 31 日,因此歐佩克和產油國盟友于 3 月 5 至 6 日在維也納召開會議,討論進一步減產。原本市場預期主要產油國有望擴大減產,并且因為會前有消息認為俄羅斯可能不會加入此輪減產安排,并且歐佩克可能會為緩解油價大幅殺跌的局面而加大減產力度或至每日百萬桶規模。但會議結果卻恰恰相反,OPEC+會議談判失敗,俄羅斯拒絕非 OPEC減產 50 萬桶的要求,從 2017 年開始的俄羅斯與 OPEC 減產合作將在 2020 年 3 月退出歷史舞臺。
談判破裂后,沙特還計劃 4 月增加石油產量,并表示將大幅調降石油官方售價。據路透社11 日報道,沙特表示,4 月對國內外客戶的原油供應將增加至 1230 萬桶/日的紀錄高位,較當前水平高出約 260 萬桶/日。俄羅斯也表示將增產。
此次 OPEC 會議沒有成果,主要在于沙特希望通過降價來維持市場份額,而俄羅斯也有此意,并且由于其經濟結構更為多元化,對低油價容忍度遠超 OPEC 國家,因此雙方很難在此時間內達成一致。從數據來看,自 2014 年以來沙特財政盈余占 GDP 比重持續為負,即處于財政赤字狀態,當前沙特財政赤字占 GDP 比重已經大幅提升至 6.6%;同時 OPEC 市場份額自 2008年以來趨勢性下降,這嚴重威脅到作為 OPEC 核心國沙特的長遠利益。此外,把頁巖油擠出市場也是此次沙特和俄羅斯選擇降價的另一層目的。
此次談判破裂可能會使得 OPEC+的生產可能重回無約束狀態,各國競爭性擴產和降價會給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 OPEC 國家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
但我們分析認為,無論是沙特還是俄羅斯都不可能坐視油價無限下降,如跌破 35 美元/桶, 那么沙特和俄羅斯將再度有回到談判桌的意愿。下一次 OPEC 會議將在 6 月 9 日舉行,阿聯酋能源部長甚至表示,如果俄羅斯同意,OPEC+將更早舉行會議;伊朗油長表示,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可以在四月之前達成協議;本周二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也表示,俄方并未排除與OPEC 聯合行動,以穩定油市的可能性。因此我們并不認為減產協議的大門就此關閉,只是國與國之間的博弈才剛剛開始,未來原油市場的不確定性仍然很大,不排除后市再度出現由于油價下跌引致的新一輪風險。
原油價格展望:具備回升基礎,但需要 OPEC 減產
回到基本面上來,我們認為原油價格其實存在中長期企穩的基本面基礎的,這與前幾次由于全球經濟表現失速而造成原油價格持續下跌所不同的。但是短期內由于疫情擴散、OPEC 減產意外受阻、庫存和避險情緒上升多重因素影響,導致預期反轉,并放大其在價格上的反映, 造成原油價格下跌。后市我們認為從基本面角度來看,原油價格具備回到上升通道的基礎,但是前提是疫情不對全球經濟造成深度傷害,OPEC 也可以在未來盡快達成新的減產協議,從而與歷史經驗一致地推動原油價格企穩回升。
但是從未來長期來看,原油價格的走勢并不容樂觀。IEA 月報預計,2021 年石油需求增速將大幅反彈至 210 萬桶/日;2021 年之后,石油需求增速將在 2025 年之前降至 80 萬桶/日, 因交通業的能源需求放緩。伴隨新能源出現、頁巖油開采、需求結構變化等,原油現有的供需結構或將發生變化,從而動搖原油價格的形成基礎。因此預計未來 OPEC 在各方壓力下,有望達成新的減產協議,從而推動原油價格企穩回升,但原油價格反彈的空間會受制于短期疫情影響和長期新能源應用而低于過去,油價想恢復至 100 美元/桶需要更長的時間。
原油價格沖擊下的中國故事:影響力提升和經濟轉型
中國經濟與原油價格回顧:中國影響越來越顯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始終保持健康、快速發展勢頭。尤其是在加入 WTO 之后,我國產能對接全球需求的同時,自身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對于上游原材料需求不斷擴大。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體和能源消費國,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對石油和天然氣需求量不斷增加,石油能源在中國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而中國在能源市場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據統計,截止 2018 年我國原油需求占比已經達到 13.9%,已經與歐盟持平,與美國之間的落差縮小至歷史最低水平;2019 年中國能源需求甚至占據了 2019 年世界原油需求增長的80%,已經成為能源需求最大的來源;從歷史表現來看,2015 年以來,我國成品油進口數量的增速與原油價格波動比較契合,而此前二者相關性并不明顯,這也反映了我國能源需求變化對于世界能源市場的重要影響。
當前原油價格中的中國因素:經濟轉型中邊際貢獻下降
由于我國近年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表現為 GDP 增速持續下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和工業增加值增速下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已經由最高時的 50%下降至當前不足 6%,邊際需求貢獻越來越低,從而對于上游原料需求增長低于過去。
我國能源需求增速邊際下降的原因除了經濟周期因素外,還有結構性因素,即經濟轉型過程中我國新增需求中對能源需求占比正在減少。在經濟結構方面,與 2003 年相比,當前我國經濟結構已經發生較為重大的變化。2000-2009 年我國經濟中的消費率持續下降,投資率持續上升,以固定資產投資為主的規模擴張型經濟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2003 年我國實際 GDP 增長 10.1%,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 34%,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為 66.8%;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率為 4.5%,而資本形成總額拉動率達到 8.8%;2009 年后我國經濟結構逐步偏向消費拉動型,消費率逐年上升,投資率逐年下降。2018 年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 62.4%, 對經濟拉動率為 5.3%。而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為 47.3%,對經濟拉動率為 4.0%。
由于經濟轉型,過去 40 年,我國居民恩格爾系數和單位 GDP 能耗持續下降,我國產能的結構正在有效轉型,因此我國經濟邊際上對能源的需求也正在下降。
疫情影響下的中國經濟:抑制全球原油需求預期
從當前經濟表現來看,由于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我國 2 月份經濟表現暗淡。數據顯示, 我國 2 月PMI 直接下降至 35.7%,前值為 50.0%,降幅基本在市場預期之內。從分項來看,除產成品庫存、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 PMI 環比變化不大,企業生產單位利潤收縮較小, 但其余生產和訂單方面PMI 均大幅下降,顯示出 2 月份總需求全面收縮,企業經營壓力仍然較大。而此次原油價格下跌,更是直接推動 2 月 PPI 增速再度回落,CPI 增速維持在高位,PPI 和 CPI 背離加深,我國經濟由于需求收縮正面臨結構性通縮的風險。這與原油價格變化也是密不可分的。
地產開工和銷售是經濟風向標。從地產表現來看,一般地,地產景氣度會沿著“新開工- 施工-竣工”鏈條傳導,因此如果新開工面積持續高于竣工面積增速,則表明地產處于上行階段, 投資不斷增加,供應不斷滿足新增需求;同時施工就意味著建筑成本上升,在新開工增速超過竣工增速情況下,應該表現為建筑成本增速超過安裝成本增速,因此竣工增速/新開工增速與建筑成本增速/安裝成本增速兩個剪刀差應當一下一上,表明地產景氣度不斷改善。
但是從節前二者表現來看,當前竣工增速/新開工增速持續上行,建筑成本增速/安裝成本增速保持在負值區間運行,表明節前地產景氣度位于低位。從需求端來看,節前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穩定在 0 附近,待售面積增速持續回升,仍繼續處于負值區間,表明市場進入一個緩慢
消化庫存的階段,需求端表現較為譬如,這就決定了中上游地產開工情況趨于冷淡。因此 3 月份逐步復工后,即便回到節前水平,對整體經濟貢獻比較有限。
因此此次疫情將主要通過消費對經濟產生沖擊。而按季度計,消費增速對滯后一期、二期、 三期的邊際影響分別為 0.69、0.12 和 0.02(以含三期滯后項的 OLS 回歸系數計)。我們將疫情對消費產生的影響分為三種不同程度的情形,分別將使得一季度消費同比增速下降 10%、20% 和 50%,分別對應一季度社會消費總額少增 782 億元、1558 億元和 4058 億元(市場預測春節期間消費市場損失在萬億元水平)。在這三種情形下,全年消費同比增速或分別為 7.7%、7.3% 和 6.2%。按照當前消費對 GDP 拉動率計算,在中性情形下,我們認為此次疫情僅通過消費將累計拖累全年 GDP 增速或達到 0.4 個百分點。
由于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較為顯著,因此許多權威機構紛紛下調今年原油需求展望。IEA 的核心基礎預測中,中國石油消費的大幅萎縮,加上全球旅游受到嚴重干擾,將導致全球石油需求出現 2009 年以來的首次下降。由于疫情的擴散,其他國家原油需求正面臨下降風險。IHS Markit 公司的報告估計,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將比去年同期減少 380 萬桶/日。此前的最大降幅出現在 2009 年金融危機期間,當時第一季度石油需求下降了 360 萬桶/日。報告強調,歐洲、日本、韓國、中東和北美等地的石油需求也下調。
原油價格波動對 A 股影響:外部沖擊與走向成熟
原油下跌帶動美股熔斷,外部沖擊 A 股運行
由于原油價格下跌、疫情擴散等因素影響,3 月 9 日標普 500 指數低開低走,暴跌 7%, 開盤后僅 4 分鐘便觸發一級熔斷機制,暫停交易 15 分鐘,熔斷時道指跌 1884.88 點,跌破 24000點,刷新 2019 年 1 月以來新低,納指跌 6.86%,創 2019 年 10 月以來新低。這也是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標普 500 指數 11 大板塊全線下跌,能源板塊重挫逾 16%,金融板塊跌 8%。
歷史上標普 500 指數共出現過 22 次跌幅超 7%的情況(包含今日),其中涵蓋了資本市場歷史上的著名事件:1929 年大蕭條、1931 年非理性繁榮、1937 年珍珠港事件、1987 年股災和 2008 年金融危機等。本次單日跌幅可以排進歷史第 17 位。
伴隨全球股市巨震,A 股周一如期大幅低開,途中曾一度在券商股帶領下小幅回升。滬指周一收盤收跌 3.01%,深證成指收跌 4.09%,創業板指收跌 4.45%,外部沖擊較為顯著。
原油沖擊下的 A 股展望:具備走出獨立行情的基礎
我們認為當前A 股具有在未來一年內表現超過美股的潛力。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目前在全球重要市場中,A 股仍是與美股相關性相對較低的市場。2018 年至金滬指和創業板指與道指的相關性分別為 23%和 20%,遠低于法國 CAC40、富時 100、德國DAX和日經指數與道指的相關性,因此A 股在全球資產配置中具有明顯的風險分散功能;其次,2018 年以來 A 股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A 股迎來一個投資便利性不斷提升的階段。
2018 年以來 A 股陸續被納入全球主要投資指數體系中,投資便利性獲得顯著提升,目前境外資金持股占 A 股流通市值已經達到 4.32%。不斷提升的投資便利性,有助于 A 股擴大對境外資金的容量,降低境外資金配置A 股的成本,凸顯A 股的投資價值;
第三,中國資產定價更為合理,橫向比較風險性較低。經過本輪避險情緒的影響后,美債收益率行至歷史新低:3 月 9 日,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先后跌破 0.5%、0.4%,已連續多日位于聯邦基金利率下方,與 3 個月期國債收益率盤中多次倒掛,美債收益率曲線形態嚴重扭曲; 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斜率仍然為正,在全球央行紛紛下調基準利率引導國內收益率曲線扭曲化之際,中國利率期限結構更為合理,橫向比較風險性更低。同時美元指數下跌,推動人民幣匯率顯著企穩回升,表明國際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認可度在提升。
第四,國內外疫情發展形勢的反差以及國內提出新基建規劃,均有利于 A 股長線表現。目前國內疫情控制形勢越來越明朗,新增病例數急劇下降,而海外處于疫情發展初期階段,海外市場風險明顯高于國內,因此A 股具備率先從低迷情緒中走出來的基礎。
疫情沖擊海外經濟增長預期的同時,海外并未采取有效的經濟政策應對措施;而國內密集部署疫情結束后的經濟工作,2020 年 3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會議指出要加快 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 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等七大領域,將有效對沖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從七大新基建布局來看,新基建涉及信息網、交通網和能源網的建設,可以看作“基建+TMT”的形式。配合創業板行情,目前七大新基建板塊指數均取得了顯著上漲,漲幅中樞在 20%,遠遠超過同期滬指表現。
從實際量來看,2019 年以來充電樁保有量增速緩慢上升,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速在經歷了2019 年的“失速”表現后于年底出現企穩回升跡象;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征求意見稿)規劃,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汽車銷量的 25%左右,未來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預計會達到 2000 萬輛、車樁比 1:1 估算,需要的充電樁數量約近 2000 萬臺,而當前充電樁保有量僅為 47 萬臺(2019 年 10 月),投資空間非常充裕。
軌道交通建設方面。從過去三年鐵路投資增速表現來看,隨著前期密集布局的高鐵項目陸續接近完工期,鐵路投資增速自 2019 年開始顯著回落,并低于整體基建投資增速。政治局會議要求加強高鐵和城市軌交建設,鐵路投資增速有望獲得提振。
除此以外,5G 基站建設、工業互聯網也將加快,并獲得資金支持,可以形成有效的設備擴張需求,對相應板塊繼續構成利好。工信部召開加快 5G 發展專題會,要求加快 5G 網絡建設步伐,深化融合應用,豐富 5G 技術應用場景,發展基于 5G 的平臺經濟,帶動 5G 終端設備等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截至目前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復工率達 90%,其中,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三大領域的高企復工率已近 100%。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復產復工率 99.7%。因此綜合政策和復工主線來看,七大基建題材有望引領一波結構性行情。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A 股不可避免要面對來自外部的強烈沖擊,但是通過多年發展的積累、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推進,以及逆周期政策作用,A 股有望在本輪外部沖擊中顯現出韌勁和成熟,并走出獨立行情,成為全球資本市場中的“避風港”。
A 股未來策略展望:原油價格主線下堅守長線邏輯
從當前股市運行情況來看,3 月 10 日美股大舉反彈,1 單日上漲 4.89%;而 11 日A 股開盤后沖高回落,滬指全天收跌 0.94%,創業板指收跌 2.2%,原油價格下跌和美股熔斷造成的外部沖擊尚未完全消化,并且美股短線還將有繼續震蕩的可能,促成原油下跌的經濟和政治因素仍然成立,因此通過原油價格下跌考察 A 股運行方向仍然有效。
當前復工主線越來越明晰:6 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顯著上升,秦皇島港煤炭庫存走高2.3%;鋼鐵企業利潤率收窄,但鋼鐵生產庫存顯著上升,唐山鋼廠鋼坯庫存正在消耗,顯示需求伴隨復工恢復;化工產品產量環比總體上漲等。而原油價格下跌造成工業生產成本預期下降, 對于中下游周期板塊偏向利好。
細分行業方面。首先,原油價格下跌帶動 LNG 價格走低,并疊加 LNG 加氣站的進一步增加,加氣便利性與儲運成本攤 薄可以帶動天然氣重卡進一步加速滲透,提升相關汽車子板塊的需求預期;其次,原油價格下跌造成儲油被動增長,前述航運中的海上浮倉量有望上升,燃油成本下降,對原油航運構成利好。但整個航運板塊來看,受制于疫情影響,市場需求
時間,中長線將偏向震蕩運行;由于原油價格下跌,會帶動基礎化工價格下行,對于下游材料制品與新材料等子行業頗為利好,建材、塑料、農藥、輪胎及電子化學品等受益,但同時也要面臨需求波動的影響。
如前所述,七大基建政策落地后,加快相關領域的需求擴張;美聯儲緊急降息,利好權益資產和新興市場,有利于A 股延續長線的創業板行情;從目前市場發展階段、政策作用、流動性環境和業績預期來看,未來A 股長線還將處于成長風格中。且在全球疫情發展和市場波動中, A 股具備一定的優勢,短線可能會成為“避險資產”,堅守長線邏輯不動搖。因此我們認為 A股未來呈現與七大基建相關的成長板塊的結構性行情,短線黃金、消費等傳統避險板塊具備一定機會。
因此我們建議短線保持 6-8 成倉位,推薦關注半導體、電子、基礎化工、農林牧漁、貴金屬、消費藍籌等板塊,長線繼續建議關注金融、貴金屬和優質成長股等。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王涵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