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薛云奎
薛云奎
長江商學院終身教授、長江商學院創辦副院長、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創辦副院長
01
康美藥業的會計差錯是在挑戰人們的智商底線
一家上市近20年的醫藥行業龍頭企業--康美藥業,4月30日忽然自曝家丑:發現2017年貨幣資金余額短少299.44億。這不僅僅是兩年前的事,而且是近300億的貨幣資金短少,實在是詭異。
所謂“貨幣資金”,無非是公司現金、銀行存款,以及其他可以隨時變現的有價證券等,并不難以點清,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巨額的短帳?公司還將如此巨額的現金短帳歸類為會計差錯,這顯然不是“信息披露不規范”的問題,明明就是在挑戰吃瓜群眾的智商低線。
前天的公號文章“康美藥業:讓會計無地自容”,討論了在相信公司所有公開披露信息前提下的各種后果。今天這篇文章將要著重討論如果不相信公司公開披露的這些信息的前提下,背后究竟會隱藏怎樣的真相?有位讀者在昨天的留言中說:康美藥業“也不學學會跑的扇貝,說個人參爛在地里了,藥材放倉庫發霉了……”收到了95條點贊。
一個謊言疊加另一個謊言,與其這樣避重就輕的來洗白自己,還不如真情實意的道出個中原委,或許還能多少贏回些許投資人的諒解,為公司管理層保住最后一點顏面。
02
康美藥業違規侵占,或許積弊已久
在康美藥業過去10年的財報中,存在一種非常奇葩的現象:銀行存款與銀行貸款同時并存。而且,如果剔除2018年調整后數據的影響,之前9年的貨幣資金余額是其有息負債余額的1.27倍。簡單地說就是公司既擁有1元的借款,同時還擁有1.27元的存款。這一違背生活常理的奇葩現象也早已引起一些打假專家的關注(康美藥業財務問題深似海:
http://bbs.esnai.com/thread-4610458-1-1.html)。
造成公司報表這一奇葩現象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特殊的金融交易安排。比方說,一家公司想要取得美元借款,但卻沒有建立相應的外幣信用。銀行要求,如果公司用人民幣存款作抵押,就可以獲得等值的美元貸款。這樣,這家公司到年底結帳時,就會同時出現一筆銀行存款余額和一筆銀行借款余額。如果這樣的商業模式成為一種常態,那么,報表上這一不合邏輯的奇葩現象也就不奇葩了。只不過,康美藥業的商業模式是否具有這樣的特性,就要看康美藥業自己如何來解惑了。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公司實際控制人長期利用上市公司作為融資平臺,濫用上市公司信用,或公開發債,或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之后又利用公司控制權,挪用、借用、侵占、轉移上市公司貨幣性資產。
康美藥業的這一奇葩現象究竟是屬于哪一種情況,現在恐怕連康美藥業自己也說不清楚了。因為這既牽涉公司內部治理問題,同時還涉及長期外部監管缺位的問題。
03
貨幣資金短帳,可能與被挪用資金出現嚴重風險有關
目前出現近300億貨幣資金短帳,背后真實的故事可能根本與會計差錯無關。會計差錯只是愚弄吃瓜群眾智商的借口,讓會計背黑鍋的理由。背后的真相或許是因為被挪用資金出現了巨大風險,因不能如期歸還,才不得已出此下策、丟卒保車。
為了填補近300億的巨額窟窿,公司實際控制人也可說是煞費苦心,拿出了195.46億的存貨,3.52億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6.31億的在建工程。合計起來共計205.3億元,另外在2018年歸還現金資產4.3億元,林林總總加起來接近210億元。剩下近90億元缺口實在無法彌補,只好列為大股東暫借款。其中:以普寧市康淳藥業有限公司名義暫借32.5億元;以普寧康都藥業有限公司名義暫借56.29億元,合計88.79億元。以集安大地參業有限公司名義暫借2.84億元。雖然數字并不完全吻合,但大數已經非常接近了。
如前文所述,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針對這90億元的資金被大股東占用,出具了保留審計意見。正中珠江認為:“我們雖然實施了分析、檢查、函證等審計程序,仍未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導致我們無法確定康美藥業在財務報表中對關聯方提供資金發生額及余額的準確性,以及對關聯方資金往來的可回收性作出合理的估計。”據此來看,300億元貨幣資金短帳的真實風險目前應該主要集中在這90億元的關聯方資金占用上面。當然,前述用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抵帳的資產是否貨真價實?是否為公司正常經營所需?目前還不得而知。
04
為了圓謊,越圓越謊
公司為了掩蓋(1)上市公司資金被長期侵占或挪用的事實;(2)利用存貨等上市公司主體外實際控制人所擁有的其他關聯資產彌補巨額資金虧空的事實;(3)利用簡單會計程序達到調帳目的的事實;才編造了“會計差錯”的這個借口。因為只有會計差錯調整,才可以避免復雜的資產置換程序。
比方說要以195億元的存貨來彌補貨幣資金短少的缺口,在正常程序下,至少需要經過會計師審計、評估,董事會、股東會決議批準,其間還可能要求大股東作為關聯方回避表決。這一系列程序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向外界公布事件真相。如此拖拖沓沓,實在是后患無窮。所以,才想出這招會計差錯來愚弄吃瓜群眾。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如此彌天大謊本以為能夠輕易掩人耳目、瞞天過海,實在只是異想天開、一廂情愿。搞不好就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05
康美藥業的危機并沒有過去
從財報來看:2017年調賬前的貨幣資金余額341億元,而同期的有息負債余額為247億元。調賬后,負債余額沒有減少,但貨幣資金余額卻減少了近300億元,目前僅余42.07億元。雖然它與有息負債之間的比例關系看上去比以前更合理,但是,現金資產的換出與存貨等資產的換入,一方面導致公司資產質量的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巨額有息負債的資金成本也會使公司在短時間內不堪重負,面臨資金和業績方面的雙重考驗。
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馬興田“致康美藥業全體股東的一封信”的內容來看,這封信不僅沒有讓我們看到公司真誠道歉的誠意,更沒有看到自查整改取得了任何成效。
信中說:這次整改“首先,完善公司治理,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會計信息和信息披露質量;”如果公司治理完善,也就不會存在大股東侵占上市公司90億元資金不還的事實;如果企業內控制度健全,也就不會出現到目前為止康美藥業上市主體與實際控制人之間仍然未能建立有效的資金及內控防火墻,導致上市公司主體利益與實際控制人私人利益之間權責不分、利益不明,使得上市公司股東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護;如果會計信息和信息披露質量提升,一定不會找“會計差錯”這樣低劣的借口來掩蓋事實真相。
信中說:這次自查整改“全力‘聚焦主業’,主動采取‘瘦身健體’的措施,剝離非主業資產,……”只感嘆世間還真有睜著眼睛說瞎話的人。如果是主動“瘦身健體”,又怎會瘦掉現金資產?如果是剝離非主業資產,又怎會是以貨幣資金換回存貨、在建工程和大股東欠款?真不知這是不懂還是故意?
信中說:“經過本次自查整改,公司的內控得到進一步規范,資產進一步夯實,主業也更加聚焦。”這怎么聽上去象是反話?資產質量下降等同于”夯實“?當然,我們真心希望康美藥業經歷此次危機能夠深刻吸取教訓,矢志不渝地堅持為發展中醫藥產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06
結語
以上分析和結論只是嘗試利用會計邏輯來還原康美藥業會計操控背后的真相,有點類似于“疑犯畫像”,大多是沒有證據的推理和猜測,請各位謹慎使用以上結論。(劉雪瑩對本文亦有貢獻)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白仲平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