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Wind 資訊
軟銀集團CEO孫正義周四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將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自即日起生效。他表示:“作為董事,我從阿里‘畢業’了。”
據悉,擔任軟銀董事會成員13年的馬云也將同時辭去軟銀集團董事會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軟銀于2007年5月8日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馬云將成為軟銀集團董事會成員。由此,馬云成為軟銀集團的第10位董事,參與軟銀的重大事件決策。
此前日媒曾報道,日本軟銀集團于今年5月18日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將于6月25日從董事會辭職,軟銀首席財務官后藤芳光獲提名出任董事,另有兩人擔任外部董事,這份公告中未說明馬云從軟銀集團董事會辭職的原因。
盡可能長期地持有阿里股票
“慧眼識珠”投阿里被孫正義視為其“最成功的投資”,也是投資界的傳奇案例。
2000年,軟銀對成立僅一年阿里投資2000萬美元,到2014年阿里在紐交所上市時,軟銀持有的阿里股份價值高達580億美元,翻了2900倍。這筆投資,也被孫正義視作是自己“最成功的投資”。
2019年12月,孫正義在東京大學一場對話中回顧了當時的場景:馬云和他見過的所有創業者都不一樣,不談商業模式,也不要錢,“他只說了自己的愿景,我能感受到他的決心和激情。5分鐘之后,我說我懂了,你要改變世界”。
昨日(6月25日),孫正義再次感謝馬云對軟銀的貢獻。2019年,張勇繼任馬云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孫正義說,“這位年輕的杰出領導者將領導這家了不起的公司”,他表示十分信任張勇。
阿里的股票目前依然是軟銀持有的價值最高的資產。孫正義稱,軟銀將延續以前的做法,“盡可能長期地持有阿里股票”。公開資料顯示,軟銀持有阿里巴巴25.2%的股份,2016年至今從未出售過阿里股票。事實上,投資阿里帶來的持續收益,很大程度上也對沖了軟銀2019年的虧損。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9個月中,軟銀的稅前利潤中幾乎一半來自于阿里巴巴。其中四分之一是來自于阿里巴巴2019年11月在香港上市價值重估帶來的收益。另一部分是阿里巴巴入股螞蟻金服,而如果沒有這些一次性收益,軟銀稅前利潤將下降34%。
除此之外,孫正義還表示,對于所持有的T-Mobile股票除了宣布出售的三分之二外,其余部分仍將繼續持有。
軟銀15年來首次虧損
5月18日,軟銀發布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19財年財報。財報顯示,2019年的經營虧損達1.365萬億日元。這也是軟銀15年來的首次虧損,更是公司成立以來的最嚴重虧損。
對于1.365萬億日元的虧損,軟銀稱主要歸咎于旗下愿景基金。
據了解,愿景基金成立于2017年,其第一期規模約1000億美元,主要投資了ARM、Uber、滴滴出行、WeWork等諸多獨角獸公司。第二期于2019年8月宣布成立,規模同樣達1080億美元,主要投資人工智能領域。
報告期內,軟銀愿景基金以及其他SBIA管理基金錄得經營虧損高達1.93萬億日元(約180億美元),相比上一財年實現盈利1.26萬億日元(約118億美元),同比下滑253%。
其中,愿景基金錄得的經營虧損達1.87萬億日元(約175億美元),軟銀稱主要是由于投資的Uber、WeWork及其三家聯營公司公允價值大幅下滑。
具體來看,投資的網約車Uber因股價變動錄得投資虧損51.79億美元,WeWork及其三家聯營公司投資錄得虧損45.82億美元,其他投資公司則錄得虧損75.02億美元。
孫正義介紹,在過去一年中,88家公司中有26家估值上升,47家估值下降。他還承認,其中約15家公司將走向破產。
“在我看來不算壞,我們會繼續投資,但不是激進的投資,會為未來的投資采取謹慎的步伐。”孫正義表示。
拋售資產積極自救
面對所投項目節節失利,軟銀集團股價也一落千丈。
在2月上旬到3月下旬,軟銀股價斷崖式下跌,盡管軟銀于3月13日宣布了第一份回購計劃,規模為5000億日元,但未能成功止跌。
3月23日,軟銀集團公告稱擬出售資產獲得4.5萬億日元(約合410億美元)的現金,其中包括價值115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
所籌集的資金中,2萬億日元(約合180億美元)將用于回購股票,其余資金用于償還債務、購買公司債券和增加存款。
5月18日,軟銀宣布將在2021年3月前,完成5000億日元的股票回購。孫正義同日還表示,已與銀行達成協議,在4月和5月,利用阿里股票融資1.25萬億日元,方式包括遠期合約、領子合約等。
6月25日,軟銀集團公告稱,將回購5.75%的股份,總值至多5000億日元。回購日期從6月26日開始直至明年3月31日。軟銀集團表示,包括3月份根據回購和減債承諾宣布的回購股份在內,回購總額將達到1萬億日元。
(Wind綜合21世紀財經報道、新京報、第一財經等)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