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人型機器人板塊相關個股出現較大漲幅。機器人概念被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的背后,實質上隱藏著一個重要的連接,那就是AI智能體。
近段時間以來,多家科技巨頭的最新動作也指向AI智能體的開發。據媒體報道,有OpenAI內部員工對外透露,下一代旗艦模型Orion改進大幅放緩,性能提升微乎其微。前不久,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2024百度世界大會上表示:“智能體將是AI應用的最主流形態,即將迎來爆發點。”這是否意味著AI行業發展走到十字路口?
市場前景廣闊
OpenAI上述人士對外透露,其旗艦GPT模型的改進速度正在放緩,這引發了業界對AI未來發展的質疑。美國云軟件巨頭Salesforce首席執行官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更是直言,人工智能的未來在于自主代理(AI智能體),而不是目前用于訓練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的大型語言模型。
公開資料顯示,AI智能體是能夠感知環境、基于目標進行決策并執行動作的智能化應用,擁有獨立思考、自主執行、持續迭代等核心特征。李彥宏也在今年多次公開提到“智能體”,他表示,智能體是生成式AI的未來趨勢,不僅能對話,還具備反思和規劃能力。
國際著名市場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在11月中旬發布報告顯示,AI智能體的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51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471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4.8%。
“AI智能體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智能體銜接模型層與應用層,是現階段AI大模型應用落地的重要補充,可以應用在多類場景。”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生活類場景,例如陪伴助教、個人法律顧問、醫療顧問等;二是辦公類場景,例如AI辦公、數據分析等;三是端側應用場景,包括AI手機或電腦、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等。
以人形機器人為例,AI智能體的賦能有助于提升人形機器人“智能大腦”的能力。人形機器人等具身智能產品除了需要AI智能體的賦能,物理層面的感知能力也十分重要,不過人形機器人不完全等同于AI智能體,更多的是作為AI智能體在端側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
“AI大模型聚焦數據處理和知識產出,為AI智能體提供決策支持,兩者相互協作,共同構建智能化系統,AI智能體側重于環境的直接交互和自主決策,適用于需要實時響應和控制的場景。自主性是AI智能體區別于AI大模型等其他AI應用最重要的特征,讓AI產品從‘輔助人’向‘代理人’發展。”萬聯證券分析師陳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多家巨頭布局
今年以來,在“百模大戰”之后,不少科技企業都開始面臨同一個困境,那就是通用大模型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應用場景,于是,全球范圍內不少企業開始加快對智能體的探索。
在國內,螞蟻集團發布了三款AI新品并推出獨立AI原生App“支小寶”,同時啟動支付寶智能體生態共建計劃,推出智能體開發平臺“百寶箱”;騰訊元寶品牌智能體專區正式上線,首批邀請了11家合作伙伴入駐,包括同程、華潤三九等,共同打造精品AI智能體應用生態。
在百度的文心智能體平臺上,目前擁有15萬家企業和80萬名開發者參與,覆蓋的應用場景非常多。此外,比亞迪、聯想等企業都已經擁有自身的官方智能體。比起傳統的官網,智能體既是品牌顧問又是銷售和客服。據悉,比亞迪的官方智能體上線后,銷售線索轉化率提升了119%。聯想AIPC智能體在今年9月份的互動率提升了89%,銷售線索轉化率提升了80%。
谷歌近日宣布推出新的AI智能體生態系統項目AI Agent Space,旨在幫助企業更好地發現、部署和共創AI智能體,以實現任務自動化、提升客戶體驗和優化運營效率。微軟已經悄悄組建了AI智能體生態系統,自推出以來,已經有超過10萬家公司加入,用Copilot Studio平臺允許企業用戶自定義和創建自己的智能體。
“智能體之所以能夠成為AI發展的新興趨勢,是有市場需求做依托。根據應用創新擴散規律觀察,社會對于AI的需求正在從基礎的數據處理、信息檢索,逐步攀升至智能交互、精準決策輔助等高階訴求。”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記者表示。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