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暫停IPO發審會不是暫停IPO

證券時報:暫停IPO發審會不是暫停IPO
2018年10月15日 05:27 證券時報

【線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傾聽;您爆料,我報道!在這里,我們將回應你的訴求,正視你的無奈。新浪財經爆料線索征集啟動,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傾訴與吐槽”!爆料聯系郵箱:finance_biz@sina.com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股市下行趨勢下,IPO(新股首發)的一舉一動又惹人注目起來。

  上周五證監會表示,按照既定的工作計劃,“下周擬集中組織發審委委員就積極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資相關事宜開展調研,沒有IPO發審會安排。”不到百字的新聞發布引發了市場的諸多聯想,不少聲音認為“IPO發審都找借口不做安排了,IPO要停了”。

  實際上這是對監管安排的誤讀,IPO仍在常態化發行,上周五晚間還有2家過會企業拿到了9億元左右的融資額度,IPO并沒有叫停,即便本周證監會不安排發審會,在IPO排隊序列里的30家已過會尚未拿到批文的企業仍可以按計劃、有節奏地拿到新股入場券,短暫暫停一周發審并不會對新股常態化發行造成影響。

  那么,堅持IPO常態化發行是否意味著監管對市場行情不管不顧呢?這種說法也站不住腳。受中外經濟因素等方面影響,股市震蕩下行,連續兩三個月,監管層隨著市場的動態變化,減少了IPO批文下發數量,融資額也大幅降低。一方面是監管政策及新股改革創新步伐根據市場變化不斷調整,以應對我國資本市場不夠成熟、一些體制機制性問題仍待解決、一些投資理念仍待革新的舊疾;另一方面,能夠安撫投資者情緒,避免二級市場出現更大的非理性波動。

  這是監管層根據A股實際情況做出的合理修正。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場走弱,放緩IPO可行,但暫停IPO卻不可取。歷史上A股有9次暫停IPO的經歷,都是基于市場普遍的心理預期而做出的政策操作。每次市場產生較大波動,投資者都希望監管層停止IPO以幫助穩定市場,從而將IPO視為維穩的工具,而不是發揮其本身具有的主要功能。表面來看,可能暫時性解決了“陣痛”,但實際上并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會產生新問題,日積月累,數百家排隊等待上市的企業形成IPO堰塞湖,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獨特的“風景”。

  過去幾年,A股用了太多的嘗試和改革才讓IPO堰塞湖退潮,切不可再重回老路再陷怪圈。實際上,不少投資者聞IPO色變,更多的是心理慣性,莫名堅守著放開IPO就等同于大盤抽血的認知,殊不知,當前的IPO早已不同以往,屢遭市場詬病的“高發行價、高發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資金”現象幾近消失,嚴把質量關的IPO審核方式,謹防“病從口入”,對募資額的限制也讓融資渠道更加規范。市場在改革在變化,制度在不斷成熟,對于新股發行節奏調整應理性看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暫停一周審核的原因是發審委將對再融資事宜展開調研,結合著近期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政策的松綁,可以看出監管層有意在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方面進行探索,這倒是個關鍵信號,相關政策有可能做出寬松調整,值得市場期待。

責任編輯:陳靖

IPO 發審會 證券時報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0-17 長城證券 002939 6.31
  • 10-11 昂利康 002940 23.07
  • 10-09 天風證券 601162 1.79
  • 09-27 蠡湖股份 300694 9.89
  • 09-27 邁瑞醫療 300760 48.8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