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宏觀:中美雙方離正式談判不遠 不應過分悲觀

國君宏觀:中美雙方離正式談判不遠 不應過分悲觀
2018年04月10日 12:31 新浪證券綜合

  作者:國君宏觀花長春

  導讀

  中美貿易博弈為“勇敢者游戲”,第一輪對抗的直接影響有限,后續風險雖然不能排除,但市場無須過于悲觀。

  1.美、中公布相互懲罰關稅清單

  美國時間4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布對中國1300種商品加收25%關稅的建議清單。不到24小時,我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了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決定對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

  1.1 美國對華商品的懲罰關稅清單的詳解

  經過梳理,這些商品大部分是美國從我國進口中占比較大的商品。美國公布的清單的商品代碼為HTS (the Harmoised Tariff Schedule),其與HS(the Harmonization System Code)是一致的,前者是各國根據各國情況在4位或6位碼基礎上對后者進行細化。

  我們將文件中HTS-8位碼商品匯總到HS-6位碼和2位碼的層面來進行分析。當然,這里存在高估的情況,我們沒有辦法在比6位碼更細的層面再進行拆分,沒有被加收關稅的品種也可能被計算進來(見圖1及其注釋)。從大類來看,美國對我國加收關稅主要涉及4個部分:1) 機械設備類;2)金屬及其制品類;3)化學等制品類;4) 其他。

  此清單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整體上看,美國加收關稅的行業為美國從我國進口較多的領域,在此次涉及到的18個2位碼行業中,有10個行業是美國從我國進口中占比前20的行業。

  ◆ 行業內部看,部分行業(尤其是高新技術行業)征稅產品范圍廣。對于此次涉及到的每個HS-2位碼行業,我們計算此次加征關稅涉及到其下細分的6位碼行業2017年的整體進口情況,并與該2位碼行業2017年全部進口相比,發現美國此次征收關稅涉及面較廣,有部分行業加征關稅的產品進口額占該行業總體甚至達60%以上。而這些行業,又尤以高新技術行業為主,比如光學、激光燈精密儀器、航空航天器及零件、藥品等。

  ◆ 行業比較看,機械設備類加稅超出預期,但沒有對電話等通信設備征稅。從分析中可以看到,美國對我國機械設備類的多個產品進行廣泛征稅,產品范圍涉及機器、機械器材(如自動數據處理、金屬加工器、空調等)、交通運輸類設備、醫療精密儀器等,產品共計1034種,達總征稅產品數的78%。不過,占HS-2位碼85類行業中的電話等通信設備細分行業,不在此次征收范圍中。而該子項原本占美國從中國進口總額的13.78%。

  ◆ 此外,像我國對美國出口中占比較大的服裝、鞋靴等也沒有征收關稅。

  因此,此次關稅清單針對“中國制造2025”,針對中國未來需要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領域,以及目前具有一定積累的裝備制造行業,意在遏制中國的發展。

  1.2 中國對美國商品的懲罰關稅清單的詳解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4月4日發布的清單主要涉及農產品、汽車、飛機、化工產品等。加上4月2日起對自美進口加征15%、25%關稅的128項產品,此輪貿易摩擦影響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四大類商品,涵蓋22類,234項商品(圖2)。

  中國的懲罰清單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整體上看,我國對美國加收關稅的行業也為我國從美國進口較多的行業,我國從美國進口占比排名前三的含油子仁及果實(HS-2位碼第12類,大豆在其中)、飛機、汽車等均包含在內。總量上受影響的商品已經占我國從美國進口三分之一之多。

  ◆ 從行業比較來看,此次中國對美國的報復清單所包含農產品的范圍之廣,有所超市場預期。

  ◆ 美國針對的中國先進制造業,而中國針對的大部分是其傳統優勢行業,而這些行業是支持共和黨基本盤。

  2.第一輪對抗,對中國經濟直接影響相對可控

  2.1 美對華懲罰清單減少中國出口總額或不足1%

  我們認為此輪美國對華懲罰清單影響主要是結構方面(其目標針對高端裝備制造業和高新技術行業),總量影響有限:

  首先,此次美對華5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占中國對美出口的13%左右,份額尚不大。

  其次,1333種商品的大部分的Armington替代彈性并不高,在0.8-1.2之間(圖3)。假設加征25%的關稅,我們以彈性0.8、1、1.2、1.5進行測算:

  ◆ 假設所有商品的替代彈性為0.8,我國對美出口將減少100億美元;

  ◆ 假設所有商品的替代彈性為1,我國對美出口將減少125億美元;

  ◆ 假設所有商品的替代彈性為1.2,我國對美出口將減少150億美元;

  ◆ 假設所有商品的替代彈性為1.5,我國對美出口將減少188億美元。

  按2017年我國對美出口4330億美元的出口計算,出口減少的程度約占我國對美國出口的2.3-4.3%,占我國整體出口的0.45-0.85%。因此,我國整體出口的減少或不超過1%。

  最后,雖然美國此輪主要針對“中國制造2025”,但除了部分機械行業受一定影響外,中國的高新技術行業受影響不大。核心原因是中國對美出口里面高科技產品并不多。中國出口的商品中,被歸類為高新技術類產品占總出口約30%,其中四分之一去向美國,即約8-10%左右的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至美國市場。但實際上這里面主要是手機(主要是蘋果手機)。美方知道蘋果產業鏈難以回歸美國,因此把手機排除在清單之外,因此,美國難以真正懲罰中國高新技術行業。

  2.2 中國對美懲罰清單影響CPI或達0.2個百分點左右

  中國超預期強硬回擊美國的清單里面包括大豆、玉米、棉花、高粱、小麥、牛肉等農產品,其中影響最大的要數對大豆征收關稅。美國和巴西為中國大豆進口兩大主要來源國,2016年全年,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大豆3417萬噸,占中國整個進口的40.5%(圖4)。中國對美國大豆進口的25%懲罰性關稅將會通過三大渠道影響中國的CPI:(1)畜牧養殖飼料(如豆粕)、(2)食用油(如豆油)和(3)其它豆類制品(如干豆):

  ◆ 靜態地看,美大豆價格變動1%通過上述三大渠道影響中國CPI約0.8個百分點,因此,此次征收25%懲罰性關稅將拉升中國CPI約0.2個點。

  ◆ 動態地看,影響會略小些,因為美國大豆部分會被其他國家的大豆所替代。當全球大豆需求發生結構性變化,其他國家大豆的價格也可能有所上行,但幅度不會超過對美國大豆征稅的稅率。

  3.“勇敢者游戲”:中美貿易摩擦下一步會如何演變?

  3.1 中美關系一腳或已踏入“修昔底德陷阱”

  種種跡象來看,中美關系一腳或已踏入“修昔底德陷阱”,未來5-10年會磕磕碰碰。從經濟角度來看,中國發展勢頭迅速,引起了美國精英階層極大的擔憂,普遍流傳著(遏制中國) “要么現在,要么永遠也不”(Now or Never)的想法。從政治——尤其是地緣政治——角度來看,深信麥金德和布熱津斯基關于陸權的理論的美國精英階層對“一帶一路”倡議等表現出極大的擔憂,認為很難將中國限制在美國締造的國際關系體系中。另外,從美國國內政治中短期形勢來看,當前美國面臨11月份國會中期選舉,共和黨選情堪憂,因而此時“順勢”通過對華強硬來拉攏一些票倉。不過,當今世界的主題仍然是“和平與發展”,爆發新的冷戰和全面貿易戰不符合世界大潮流,也不符合中美雙方利益。

  3.2 中美之間的“勇敢者游戲”(chicken game)

  在上述新的國際政治背景下,未來一段時間中美經貿關系將很有可能進入一個勇敢者游戲(Chicken Game,亦稱懦夫游戲)。設想有兩人決斗,開車相向對撞,每人有兩個行動選擇:一是避讓,一是對撞。結果有下列四種情形(圖5):

  (1) 如果兩人都不避讓,選擇對撞,結果是兩敗俱傷;

  (2) 如果一方避讓,而對方沒有避讓,對方獲得勝利,這人就很丟面子;

  (3) 如果自己沒有避讓,而對方避讓,自己則勝利,對方則失敗;

  (4) 如果兩人都選擇避讓,雙方則打個平手。

  收益矩陣(payoff matrix)見圖5。兩者如果均選擇“對撞”,結果是兩敗俱傷,兩者均獲得-2的支付;如果一方“對撞”,另外一方“避讓”,對撞者獲得1的支付,贏得了面子,而避讓者獲得-1的支付,輸掉了面子,但沒有兩者均“對撞”受到的損失大;兩者均“避讓”,兩者均輸掉了面子,獲得-1的支付。

  該博弈對于雙方來說都沒有支配性策略,有兩個純策略納什均衡,即一方避讓(和談),另一方對撞(貿易戰)。另外,除雙方都選擇對撞(貿易戰)外的三種情況均為帕累托最優。這意味著最終結果存在比較大的不確定性,但兩敗俱傷的情形并不是自然結果。當然了,到底誰戰誰退,我們需要額外的信息,包括雙方經濟籌碼、政治壓力等。

  “勇敢者游戲”揭示了當前中美貿易摩擦最大的問題在于,即使雙方政府都理性行事,也可能存在無法控制的事件觸發災難性的結果。這的確是市場最大的擔憂所在,也是雙方政府需要謹慎的地方。

  3.3 中美貿易對抗的各自籌碼

  美方是此次沖突的挑起者,除了“修昔底德陷阱”因素外,也與其處于相對有利的位置有關。首先,美國對華有著巨大的貿易逆差,雖然這其中并不完全最終歸根于中國。無論成因如何,這事實上給了美國在談判中優勢地位。其次,在當前全球經貿體系中,美國在勸說其盟友(歐洲、日本、韓國等)針對中國的“技術換市場”策略和國家主導的產業政策有著“道德”優勢。最后,特朗普政府發動對華貿易摩擦在美國國內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優勢。據美國民意調查公司拉斯穆森報導(Rasmussen Reports)截至4月4日,特朗普的支持率已從今年年初的44%左右提高到51%。

  當然,美國也有自己的制約因素。首先,真正的全面貿易戰在國際上不得人心,對全球經濟復蘇帶來巨大震蕩,無人獲益,絕大多數國家還是希望在WTO框架下協商解決問題。其次,美國國內政治并不是鐵板一塊。雖然美國國內政治對華態度要比2、3年前更加統一(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是威脅),但尚未達到鐵板一塊,尤其是當前中國對美國并不具備急迫全面性威脅,不像美國面臨二戰、前蘇聯等情形,注定了美國國內政治上難以形成高度一致。預計華爾街和美國農業部門可能在這張貿易恫嚇過程中首當其沖,或最先對特朗普政府施壓。

  中國在中美貿易對抗中優勢和劣勢都很突出。美方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是中方的劣勢。而中方的優勢方面,首先,國內政治集中能力強,掣肘比美國少。其次,中國對美商品貿易順差更多反映了中國是全球裝配中心,在國際上中國并不是完全孤立的。第三,美對華的服務貿易存在不小的順差,主要是教育旅游方面。美國是中國服務貿易逆差最大的來源國,近年來逆差額快速增長。2006年至2016年,中美服務貿易總額增長3.3倍,而逆差增長33.7倍至380億美元。2017年1-5月,中國對美服務貿易逆差達23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7%。最后,中國國內制造業和服務業市場尚未完全向海外開放,對美國企業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后續,中國對金融、電信、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擴大開放,放寬或取消銀行、證券、基金、期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外資股比限制,為美資企業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3.4 核心訴求、讓步空間和合作的可能性

  根據當前公開信息來看,美方的核心訴求可能包括下面四大方面:

  (1) 降低中美貿易逆差1000億美元(方式不限);

  (2) 中方不得強迫外資企業轉移技術來換中國市場;

  (3) 中方不得通過政府補貼、產業基金等產業政策打造先進制造業;

  (4) 中方向美方大幅度開放市場準入,包括國民待遇的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準入。

  就中國在美方的四大訴求上的讓步空間,我們認為:

  ◆ 中國可能通過增加購買的方法提高對美國的進口,但1000億美元的順差的削減估計很難達到,同時,中方會要求放開美方的高技術產品的解禁對華出口。

  ◆ 中方可能會同意不強行要求“技術換市場”的做法,但隱形方面做法不會立即改變。

  ◆ 至于開放市場準入,中方本來就因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有此打算,應該不是難事。

  ◆ 但是,關于產業政策則可能是中方的底線問題。或許中方在調門上略有降低,但不會出現實質性的改變,因為改變中國增長方式,事關未來中國30年可持續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政策底線,不會輕易改變和讓步。

  我們認為中美之間就上述問題進行交涉,很有可能會達成共贏的結果。

  當然,在雙方達成妥協之前,中美仍有可能提高摩擦調門來恫嚇對方,從而在談判中處于有利地位。后續,美方可能威脅制裁更多中國商品(特朗普提到1000億美元),中方可能威脅制裁更多美國商品外,可能威脅制裁服務貿易,撤銷開放市場的承諾等等。

  我們認為雙方離正式談判不遠了,市場在謹慎的同時(防止出現不可控性事件引發災難性后果),不應過分悲觀。后續雙方更多的威脅可信性并不大。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中美 關稅 美國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