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結構性行情中開展投資布局?新浪財經《基金直播間》,邀請基金經理在線路演解讀市場。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二,A股震蕩小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34%至2779.64點,深綜指跌0.43%至1704.74點,中小、創漲跌互現,中小板綜指收挫0.37%,創業板綜指漲0.24%。盤后數據顯示,北上資金繼續凈拋售71億元。
權重、白馬股大多低迷,除經濟形勢不佳外,也許中興通訊連續暴跌也是誘因之一,該股殺跌也許會干擾基金經理持倉市值的平穩,可能是有些基金拋售其余白馬騰挪資金。
前一天備受打擊的5G等科技股大多企穩反彈,未來有機會震蕩走強,偏好科技股的投資者可逢低介入。
個人覺得多數科技股已找著階段性底部,我發現不少品種已跌33%,甚至個別品種跌了38%以上。這樣的幅度差不多已消化巨大的獲利盤。
外盤動向始終是A股一大重要誘導因素,隔夜美股最終慘跌12%左右,差點一天內兩次熔斷。原本A股早盤會受較大沖擊,但好在亞太時段道指期貨急漲了4%左右,故最終A股所受沖擊就小得多。
周一A股收盤跌,部分消化了對晚上美股暴跌的預期,我估計消化9%左右的跌幅,只要美股跌幅未遠超9%,那么周二A股原本就沒太多下跌動能。
我國疫情防控情況相當好,歐美正相反,A股完全跟風美股并不合理,完全不跟風也蠻難,故A股的合理走勢就是“有限跟風”了,比如外盤跌3%時,A股跌1%即可視為“已消化”。這事已有反向案例,大家可看一下1月23日前后A股與美股走勢,當時A股波動很大,美股雖然也跟風下跌,但它們的跌幅較小,所以當疫情形勢反轉后,中美股市理應反向運行。
由股市基本面來看,A股無法徹底擺脫外部形勢,部分地跟風外盤也是合理的,全球經濟是一體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擺脫不了誰。比如當外部疫情趨于嚴重時,至少我們的進口零部件肯定會受影響,同時我們的出口市場也極有可能受到損傷。
此外,沒必要多看近期公布的我國經濟數據。未來投資者著眼點應在國外疫情、國內復工情況以及各級政府可能推出的經濟計劃。
當前絕大多數個股通過殺跌已部分消化了未來業績所受疫情的沖擊,接下來投資者頂多是評估這樣的殺跌是否充分反映了該沖擊。
投資者在評估時應注意一點,即一般不宜僅以今年業績為股票定價依據,在權重方面要打折,比如表面業績降了一倍,股價跌二成也就差不多了,因疫情很可能只是一次性因素,所以某種程度上也可看成“非經常性損益”。理性投資者購買股票時看的是未來10年或15年的現金流的貼現值,所以肯定不宜線性地理解短期的業績情況。
接下來美股大概率還會震蕩,但頻繁出現“熔斷式暴跌”的可能性較小。投資者對災難性事件的認知會有個度,不太可能長期恐懼。退一步說,就算有些人恐慌程度仍高,這些人往往早已拋售了。
由道指形態看,其11年的牛市回撤半分位在18000點左右,現在道指是20188點,相距僅11%。就算道指最終“意外地”跌得更多,但該強支撐多半也能起到延緩跌速的作用。
如果未來美股只是間歇性暴跌,跌幅很少達到熔斷程度(跌幅小于7%),那么A股所受沖擊將越來越弱,走勢的獨立性會越來越強。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