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投資入門手冊(6)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 18:35 新浪財經
四 香港金融市場最新數據 1.證券市場 2007年9月份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首次超越1000億元,創1096億元的歷史新高。 2007年9月24日,衍生權證成交金額創下273億元的歷史新高。2007年9月28日,證券市場成交金額創下1492億元的歷史新高。 2007年9月28日,證券市場市價總值首次超越20萬億元,創下200549億元的收市新高。2007年9月28日,恒生指數創下27142.47點的收市新高。 2007年9月28日,恒生中國企業指數(H股指數)創下17017.94點的收市新高。 2.衍生產品市場 2007年9月25日,恒生指數期貨的單日成交量創下201717張合約的歷史新高。 2007年9月25日,期貨及期權的未平倉合約總數創下8,140,379張合約的歷史新高。 香港本地熱點股票,如匯豐銀行,可以視為傳統的香港市場上認同度比較高的股票,香港股市有句俗語:“買匯豐,有買貴,無買錯”。匯豐銀行每個季度都分紅,每年下來有5%~6%的樣子。香港人經常會說,“圣誕鐘,買匯豐”,在圣誕的鐘聲中買匯豐,據內地金融專家巴曙松的觀察,匯豐的股票往往也是在圣誕之后有一波不大不小的行情。盡管現在匯豐已經風光不再,讓位給中國內地的大量優秀企業,但是匯豐身上還是凝聚許多老香港投資者的感情,因為相當一部分老香港投資者踏入資本市場的第一步就是從買匯豐銀行開始。匯豐銀行是香港股市“藍籌股”的代表,它股價一個交易日的升跌通常不超過5%,風險非常低。一般香港投資者都會長期持有。對于經驗尚淺,首次進入香港股市的內地居民來說,藍籌股顯然是“牛刀小試”的最佳選擇。 3.基金市場 香港證監會7月19日公布的調查顯示,截至去年底,香港基金業所管理的資產達6.15萬億港元,較2005年勁升36%,凈增約1.6萬億港元。2004年,香港基金業所管理的資金只有3.618萬億港元,短短兩年增長70%。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執行董事黃王慈明認為,過去兩年國際資金投資亞洲增長迅猛;香港本地的資金由于財富效應,以及香港經濟復蘇,亦加大了投資需求;再加上香港金融機構經過亞洲金融危機的磨練后,財務實力與內控能力都有所增強,是香港資產管理業務增長顯著的主要原因。中國強勁的經濟增長吸引了巨額的資金,也是去年香港基金資產迅猛增長的一個顯著因素。在去年香港零售的基金中,據香港投資基金公會統計,大中華基金(包括投資于中國內地、香港或臺灣)2006年度的凈申購額達到約14.75億美元,與2005年相比增長38.74%,位居基金類別首位。就投資表現而言,據晨星(亞洲)統計,香港投資于H股、紅籌股以及小部分A股、B股的中國股票基金,2006年度回報率達84.05%,在香港眾多基金中亦名列榜首。 調查顯示,2006年非香港投資資金的流入維持強勁,占基金管理業務60%以上,為3.786萬億港元。而在香港管理的2.315萬億港元資產中(投資在香港市場的資產僅占25.8%,其他管理資產是投資于海外市場),80%(即1.852萬億港元)投資于亞洲。其中,42.2%投資于香港及內地,而37.8%則投資于亞太區其他地方。 另一方面,投資于香港的資產中,股票投資比重由2005年的65.1%增長到75.4%,即有約1.75萬億港元投資于股票。證監會認為,比重提高的原因是更多資金通過香港股市投資內地企業。 香港證監會所調查的基金管理業務包括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以及證監會認可的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機構方面包括從事資產管理和顧問業務的機構,以及從事資產管理及其他私人銀行活動的銀行。截至今年6月底,香港共有2001種證監會認可基金。 基金管理業務包括資產管理、投資顧問及其他私人銀行業務。占比最大的資產管理業務總值達4.134萬億港元。其中,機構性基金占38.3%(管理資產約1.58萬億港元),零售基金占17.6%(管理資產約7260億港元)。 根據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執行董事黃慈明女士的介紹,香港零售基金市場發展的進程跟內地不盡相同。香港的基金市場已發展了30多年,主要的特色是國際化:無論是成立的基金公司、投資的市場及資產類別,以至產品的注冊地都包括本地及海外市場。最近十年,隨著基金投資日趨普及,以及強制性公積金條例的實施,本地投資者的基礎才逐步壯大起來。香港零售基金市場主要以香港證監會認可的開放式公募基金為主。它們大多在海外注冊,既在海外銷售,同時也在香港銷售。香港之所以要引進海外注冊的基金在港銷售,既有其歷史因素,亦反映香港市場本身的獨特性。早期,不少基金的主要銷售對象是在香港工作的外籍人士,那時香港本土市場的規模較小,如果專門針對本地市場推出基金,未必具備規模效應。而通過引進監管水平達到一定標準的海外注冊基金,便能以一個具備高經濟效益的方式,讓香港投資者有更多機會選擇海外投資。多年來,這模式一直行之有效,為本地投資者帶來不少投資機會。 香港的基金種類極其多元化,由股票類到債券類,由房地產類到對沖基金都一應俱全;而投資的地域、行業更廣泛,由新興市場到成熟市場,由專門投資于天然資源行業到投資于消閑行業。香港是全球范圍內最先允許向散戶銷售對沖基金的市場之一。首只對沖基金于2002年5月發售,目前共有14只獲香港證監會認可的零售對沖基金,截至2006年年底,資產凈值達16.6億美元。雖然尚處于發展初階,但對沖基金的零售化突顯了香港市場的多元化。另一類較新的產品是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首只房地產基金于2005年11月上市,隨后香港房地產基金市場穩步發展。首只房地產基金——領匯房地產基金——是迄今全球最大宗的房地產基金首次公開招股,另外,首只全數投資于內地物業的房地產基金業已推出。截至2007年3月初,已有6只由香港持牌法團管理的房地產基金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根據香港投資基金公會的統計,香港基金業在2006年取得243.4億美元的總銷售額,凈額為38.1億美元。與2005年全年相比,總額上升72.5%,凈額更上升達215%。其中,股票基金的總銷售額為189.1億美元,占行業總額的77.7%,其中51.4億美元為凈流入。與2005年相比,總額、凈額分別上升1.2倍、1.7倍。在各類股票基金中,亞洲股票基金的銷售額居榜首:銷售總額達95.4億美元,約占股票基金總額的50%;凈額為21.2億美元,占股票基金的41.2%。 香港基金的銷售情況反映了分散投資的重要性,這種分散涉及兩方面:地域及資產類別。通過基金,投資者可以由一個多元的組合,掌握不同市場增長潛力,分散投資風險。而這幾年的基金發展突顯了松緊適度的法規框架的重要性:如果法例規限了基金所投資的市場或類別,基金經理在產品創新及避險功能上將面對很大的制約。 由于產品的多元化能配合公眾在不同經濟周期的投資需要,基金投資日漸普及起來。按香港證監會最新的散戶投資者調查,在各類投資產品中,投資基金的普及程度僅次于股票,其參與率正穩步上升:由1999年時只有4%的成年人口投資于基金,上升至2005年的18.1%。隨著投資者進一步了解到基金在退休計劃、子女教育及財富管理其他方面的作用,此增長態勢將持續下去。香港八九成的基金銷售額都是通過銀行來完成的,這一點和內地的情況相似。在香港,銀行的積極參與在推動基金普及化方面發揮很大的積極作用。因此,投資香港的基金,可以到一些知名的銀行了解和比較相關情況。沿著香港九龍區的主動脈彌敦道一路走,途經旺角、油麻地、佐敦、尖沙咀各個地鐵站,這里幾乎是十步一銀行,難怪有“銀行多過米鋪”的俗話。在香港,除了有中國內地人熟悉的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銀行,還有內地銀行的子公司,如中銀(香港)、建行(亞洲)、工行(亞洲)。外資銀行如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恒生銀行、東亞銀行等往往占了街道上最顯眼的位置,而對于內地人而言稍微陌生的南洋商業銀行、大新銀行、大華銀行、星展銀行、永隆銀行、永亨銀行,以及來自泰國、日本、德國、英國、美國等國的銀行,也照樣開得成行成市。購買基金時,必須確定基金本身和所涉及的機構均已獲證監會或其他海外監管機構認可。其次,如果某基金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特別優惠,便千萬不要輕信。在香港,利用詐騙或罔顧實情的陳述,誘使投資者進行證券買賣是違法的。在基金的任何交易日,投資者都可以親身、致電或通過互聯網直接向基金公司或基金銷售商發出買賣指示,F時,大多數基金均每日或最少每周一日進行交易。大部分認可基金的買賣均以“未知價”進行,這即是說你所認購的基金單位的資產凈值,將于指示發出當日市場收后計算。按這種模式計算出來的單位價格,一般認為能夠較準確地反映基金在交易當日的價值。以“已知價”進行交易的基金,買賣價則以前一個交易日的市場價格來計算。如遇市場大幅波動,按“已知價”買賣的基金,將要延遲交易及重新計算單位價格。完成買賣后,投資者應依時收到買賣單據。切記要核對清楚單據上的資料,并妥善保存這些文件。至于贖回基金方面,管理公司必須在收到你填妥的書面贖回指示后,于一個月內向你支付贖回金額。投資者可以登陸香港投資基金公會的網址(www.hkifa.org.hk),查閱各家基金公司的情況與眾多香港基金的近期業績表現。 數據顯示,香港已是全球三大國際銀行中心之一、成交額第六大的外匯市場、市值第六大股市以及第四大黃金市場。以管理資產額計算,它是亞洲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