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公眾號:丫丫港股圈
相信大家還有印象,2018年港股ipo募資350億美元,排世界第一。
事實上,港股市場無論是交易額,還是總市值,在全球都并不算高,IPO數量竟然多于紐交所和倫交所,去年看到這個數據時,真的有點難以置信。
對于香港IPO的數據,大家一直有疑惑:是港股市場真的富有吸引力,還是值得上市的優質公司確實太多?
一份最新的消息,戳穿了這個現象背后的黑幕。
1. 審批官化身必批官
引述彭博消息,一名叫楊金隆的港交所高層,日前已經以家庭原因為由辭職,其辦公室緊鎖,且相關文件已經被帶走調查。
這名主管之前是負責港交IPO審查的聯合主管,管理超過70人的審核小組。涉及聯同律師行,向特定申請人“放水”,協助不符合上市標準的公司過審。涉案的有近30宗ipo,其中涉及多個建筑股和餐飲股。
目前,與案件相關的律師行和承銷人都已列入監察名單。關于這起案件,記者咨詢港交所,仍然只能收到答復:不方便評論員工事宜。
相信港交所的內部調查還在進行之中。但該“不當審批”過程已經持續兩年,且部分問題公司已經成功上市,對部分股民造成的損失,已經無法挽回。
誰曾想到,裁判也下場踢球,審批官變成了必批官。
過去幾年港股IPO亂象
由于我們比較關注新上市的港股,對新股都有跟蹤,所以對于過去幾年的港股IPO問題,是深有感觸。
1. 數量之謎
首先是數量問題,港股去年ipo近208只股票,而募資金額達到350億,位于全球第一。高集資額背后,一定是低回報。
而把時間放寬到3年,則發現,從15年到18年,這幾年的IPO是越來越松,公司數量在不斷增加,而募資額也在2018年達到巔峰。
資料來源:choice
看看回報,整體破發率高于60%。而且越早IPO的,露出馬腳的可能性更大。
一般來說,IPO家數與市場景氣狀況有關,18年是行情并不好的年份,IPO數量甚至大幅高于15年,這是難以理解的。
而且,從承銷人看,IPO巔峰的18年同樣存在許多不合理現象。
統計了18年208家IPO公司的承銷人,其中幾個著名大行,摩根士丹利,高盛,中信里昂,中信建投,中金,其承銷家數大概在14-18家左右。但有一家相對較小的投行:聯合證券,卻不聲不響地承銷了27家公司。
資料來源:choice
一般來說,大行一般對客戶質量有要求,不過由于名氣,大行的承銷數量也會高于多數小投行,但18年出現的IPO小投行項目數逆襲大投行的現象,不得不令人懷疑:是質素差的上市公司變多了嗎?
只可惜在過去,大家一直沒有注意到這個數量上的問題。
2. 質量之謎
質量的問題則更嚴重。
去年多家IPO的公司都曾進行過反向路演,但我們發現很多公司現金流其實都很充沛,剛剛大筆分紅完,就來市場IPO要錢。
其中多是一些舊經濟的股票,涵蓋制造業,建筑業,餐飲業。這些公司商業模式天花板已經到頂,融資擴張的道路走不通,其股權融資IRR很低,上市是一筆不劃算的交易。
IPO的目的是幫助有需要的企業融資,但公司壓根不缺錢,上市圈錢就是對股東的損害了。
今天的新聞如果屬實,那數量和質量之謎基本都可以解釋了。港股總體流動性變差,炒新股長期回報差,審核不當導致濫發IPO,港交所得負起相當大的責任。
包賺不虧的上市
據統計,2013至2018年有逾百家建筑股上市,而其中有超過三成已賣殼。換言之,建筑股上市的目的,有部分只是為了成為殼公司而IPO,部分集資金額僅千余、二千萬,令外界質疑上市真正目的。
有什么好質疑的,算算賬就知道了。
即使不考慮上市融資的所得款,股票上市后的殼價值,就基本值一個億了。
而且上市后,公司也增加了更多圈錢玩法:
如先收集貨源,隨后坐莊炒高股價,誘騙小散戶進場接貨,然后出貨收割韭菜。
等到出貨完成,漲幅悉數回吐,再選擇是供股配售,將股價向下炒,將小股東當提款機,還是低位再把貨接回來,再賣殼。
一個例子:幾年前上市的聯旺集團,一家小建筑公司,上市后通過控盤后炒作,將股價從0.26元炒至26元,隨后又大跌,直至破發,打回原形。
資料來源:choice
高位之時,這個公司PE曾達到2000倍,PB達740倍,這就是顯然的坐莊惡炒。
一來一回,至少能賺幾個億。而這家公司當年的凈利潤,也不過是3000多萬港元。
上市實在是太劃算啦!
可惜的是,港交所監管不嚴,對于這些惡意炒作行為,一直沒有嚴格的懲治措施。這也使得,上市幾乎是一種無風險套利。但凡有點經濟頭腦的老板,都知道上市包賺不賠。
在這么一種情況下,找投行做上市,花銷幾千萬,自然是小意思啦。即使給港交所官員幾千萬再打點一下,那也很合理嘛。
無利不起早,在幾十家公司,每家都有幾千萬的奉獻意圖的時候,港交所審批官員的道德底線,確實不見得有多牢固了。
推測一下,港交所的內鬼甚至可能不止這一個,畢竟我們看到的不該上市的公司,不止30個。
而且除了審批部門,也許上市公司監管部門也有內鬼,畢竟上市公司坑股東,在港股幾乎沒人管。
A股同樣坑爹
其實今天A股的新股板塊,也出現了一則大事件。去年A股最大的新股工業富聯,今天迎來大規模解禁,隨之股票接近跌停。
這個創下A股IPO記錄的獨角獸已經破發,從高位成交算起,至少給股民造成了超過70億的損失,創下新股虧損最大的記錄。
雖然募資額上,A股少于港股,但A股的抽水作用,也一點不亞于港股。
因為與港股不同的是,A股向來有炒新股的傳統,新股往往會連續漲停好些日子,才會開板,小股民才有機會參與交易。
港股若IPO定價錯了,上市第一天,大家就能參與交易,進行重新定價。
但A股即使IPO定價錯了,也是一通亂炒,等到開板可以交易的時候,再好的公司,估值都已經在歷史高位,幾年內的潛力都已經透支。大部分在爆炒過后,都是持續幾年的下跌趨勢。
而更蛋疼的是,我國股民又喜歡炒短線,玩次新股。而A股的指數卻又經常在次新股開板后不久將次其納入指數。于是乎,畸高的次新股坑了無數散戶,也坑了A股的指數基金。
所以說,A股的新股生態比港股更畸形。除了運氣爆棚的首發中簽者,一般投資者很難在新股上市頭幾年賺到錢。而且,這是生態問題,不同于港股的內部問題,解決更難。
然而,巧的是,上周前任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也被抓了,市場猜測原因之一,就是在劉在任期間,大量江蘇本地銀行股上市,有IPO放水跡象——而劉正是江蘇人。
難道說A股也有內鬼?
身居要職,能經得住誘惑,不謀私利,始終是一件難事。
結語
最后,事物總是有兩面性,港股IPO濫發,卻也帶來了一個逆向的機會。
正如前面所說,A股打新,唯一的機會就是首發中簽,但這個概率始終太低,就可參與度而言,A股打新始終不能與港股相提并論,A股打新的可容納資金量太小了。
而且即使濫發,港股投資人也會作出合理的反應:用腳投票,大量股票破發,上市后不久就會價值回歸。
差的股票,固然上市不久會跌回去,但好的股票,也會因為IPO太多,魚龍混雜,短期有可能被埋沒了價值。
比如去年,幾個無收入的醫藥生物股上市,適逢行情較差,而那段時間上市股票都質素較差,投資人看到這些股票無收入無盈利,也拍腦袋直接略過。等到這些股票價值回歸,投資人才意識到已經錯失機會。
事實上,若是對基本面有充分研究,能耐心些鉆研一下招股書,即使港交所濫發,哪些股票是混上市的殼股,哪些公司是獲得融資后能一飛沖天的,不難分辨。
事物總是有兩面性,濫發IPO的背后,固然需要懲罰腐敗者與監管不當者。但對于股民來說,在港股打新撿到便宜貨的機會沒有變低。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馬婕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