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成為指引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風向標”。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ESG理念重要性愈發凸顯,我國商業銀行作為“碳”路先行者,在ESG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據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截至發稿前,在納入MSCI評級的28家上市銀行中,建設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的評級結果均提升至AAA級。另外,郵儲銀行等5家上市行評級結果為AA級;平安銀行等5家上市行為A評級;江蘇銀行等8家上市行為BBB評級;長沙銀行等6家上市行為BB評級,無銀行獲B和CCC評級。
從目前披露的具體評分情況看,環境總評方面,28家上市行中此評分最高的為建設銀行,最低的為杭州銀行;社會總評最高的依舊是建設銀行,最低的為長沙銀行、貴陽銀行;治理總評最高的為民生銀行,最低的為青農商行。
四家銀行MSCI評級獲AAA,
無銀行得B和CCC評級
從國際知名指數機構MSCI公布的最新ESG評級結果看,我國銀行業再次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潛力。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顯示,截至發稿前,上述28家上市行中,建設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的MSCI評級結果均提升至AAA級。
另外,郵儲銀行、中國銀行、光大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ESG評級為AA級;平安銀行、中信銀行、滬農商行、浙商銀行、浦發銀行ESG評級為A級;渝農商行、江蘇銀行、蘇州銀行、上海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交通銀行ESG評級為BBB級;長沙銀行、貴陽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成都銀行、青農商行ESG評級為BB級,無銀行獲B和CCC級。
與此同時,多家銀行在近日發布了MSCI最新評級相關情況。比如,建設銀行表示,該行ESG評級躍升至AAA,達到全球領先水平,是全球市值前十大銀行中唯一獲得此最高評級的銀行;郵儲銀行方面表示,MSCI ESG評級從A級升至AA級,此項成績體現了郵儲銀行在ESG領域多年持續深耕的成效;光大銀行方面則表示,該行ESG評級結果提升至AA級,實現評級結果兩年連續提升。
從目前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顯示的評分情況看,環境總評方面,上述28家上市行該評分最高的為建設銀行,評分為7.4分,最低的為杭州銀行,評分為0.6分;社會總評最高的依舊是建設銀行,評分為7.7分,最低的為長沙銀行、貴陽銀行,均為3.2分;治理總評最高的為民生銀行,評分為7.7分,最低的為青農商行,為3.3分。
公開信息顯示,MSCI全稱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簡稱“明晟公司”,是全球領先的ESG評級和研究機構。
MSCI的ESG評估體系是MSCI開發的一項國際普遍認可的ESG評估工具,通過對企業與財務相關的ESG機遇和風險的暴露程度和管理能力進行評估,全面反映企業ESG績效及企業未來市場發展潛力。
MSCI將企業的ESG評級分為七級三檔,分別為“領先水平”(AAA級、AA級)、“一般水平”(A級、BBB級、BB級)、“落后水平”(B級、CCC級)。
目前,MSCI ESG評估主要針對上市公司,所有納入MSCI指數的公司將接受ESG評級。與國內其他行業相比,A股上市銀行MSCI的ESG評級相對領先。
據了解,我國上市銀行ESG報告披露率遠高于其他行業,A股42家上市銀行均已披露2023年度ESG報告,披露率達100%,部分銀行已披露半年度ESG報告。
深化綠色金融合作,
綠色信貸規模持續攀升
近年來,商業銀行持續為服務實體經濟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動力,紛紛加大對綠色信貸的投放力度。其中,國有大行仍是綠色信貸投放主力軍。
比如,截至今年6月末,工商銀行綠色貸款余額(金融監管總局口徑)突破6萬億元,繼續穩居同業首位;中國銀行境內綠色信貸余額折合人民幣36659.03億元,同比增長39.77%;建設銀行綠色貸款余額4.4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797.46億元,增幅14.93%;交通銀行境內銀行機構綠色貸款8709.98億元(人民銀行A3327報表口徑),較上年末增加489.56億元,增幅5.96%。
另外,郵儲銀行綠色貸款余額6930.9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6%,增速持續多年高于各項貸款平均水平。
股份行方面,比如,招商銀行在半年報中披露,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綠色貸款余額4923.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96%;興業銀行人行口徑綠色貸款余額915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11%;中信銀行綠色信貸余額5292.7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02.55億元,增速15.31%。
在綠色信貸規模持續攀升的同時,國有六大行亦在逐步探索多元化多層次綠色投融資產品體系,不斷豐富綠色金融工具箱。
綠色債券方面,工商銀行通過香港、新加坡及倫敦三家境外分行成功發行等值17.4億美元的全球多幣種“碳中和”主題境外綠色債券,進一步拓寬綠色金融的國際化融資渠道;農業銀行則積極承銷發行綠色債券,開展綠色債券投資,截至2024年6月末,該行自營綠色債券投資規模為1491.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3%。
今年3月,《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出臺,在主要目標方面,該《指導意見》提出,未來5年,國際領先的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體系基本構建;到2035年,各類經濟金融綠色低碳政策協同高效推進,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標準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更加成熟,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功能更好發揮。
同時,《指導意見》還提出,加強國際合作,深化綠色金融合作和推動“一帶一路”綠色投資。
平安證券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陳驍認為,總體來看,2024年國內綠色信貸保持高速增長,但增速穩中略降,逐漸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穩定發展階段,經過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共同努力,金融機構服務綠色經濟發展的能力穩步提升。
加快構建綠色發展的支撐體系,
不斷提高環境信息披露和評估質量
隨著“雙碳”戰略的持續推進,在切實優化綠色金融相關政策制度上,國有大行亦是發揮頭雁作用,有力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
比如,農業銀行強化政策引導,將綠色低碳要求納入年度信貸政策指引、“三農”信貸政策指引和普惠金融信貸政策指引,統籌支持鄉村振興、普惠小微和實體經濟綠色轉型。
交通銀行上半年研究推動轉型金融相關工作,明確轉型金融發展總體思路,積極利用綠色金融標準或轉型金融標準,加大對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的信貸支持力度。
股份行方面,比如,興業銀行持續推動全國碳市場領域合作,加強課題研究與成果轉化;平安銀行持續完善關于ESG風險的管理辦法,構建ESG風險評估分類系統,賦能信用評級及授信審批。
今年4月,滬深北交易所正式發布《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引導和規范上市公司發布ESG報告,填補了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標準的空白,并自2024年5月1日起實施。
根據該《指引》要求,報告期內持續被納入上證180、科創50、深證100、創業板指數樣本公司,以及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應當按照《指引》要求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鼓勵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
同時,《指引》明確了上市公司的披露內容及披露原則,要求具備財務重要性的可持續發展議題,應當圍繞“治理—戰略—影響、風險和機遇管理—指標與目標”四個核心內容進行分析和披露。
此外,《指導意見》也提出,要不斷提高環境信息披露和評估質量,研究完善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