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銀行“注資”進展如何?財政部最新發聲正加快推進 近期亦有多家銀行回應

大型銀行“注資”進展如何?財政部最新發聲正加快推進 近期亦有多家銀行回應
2024年11月08日 18:29 媒體滾動

  轉自:財聯社

  財聯社11月8日訊(記者 高萍)今日,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中。近期亦有多家大行在三季度業績會上就相關工作進展進行了回應。

  業內人士表示,對大型銀行的注資體現出監管保持金融系統穩定、支持經濟復蘇的信號,有助于保持信貸的穩定增長、提高對于風險的抵御能力。展望后續,實際推進順序和節奏或與銀行自身資本需求相關。

  近期多家銀行回應“注資”進展

  時隔多年,財政部再次發行特別國債注資國有大型銀行,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目前進展如何?今日,財政部部長藍佛安最新透露相關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中。實際上,在近期舉行的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多家大行亦就“注資”進展進行了回應。

  如,10月30日農業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關于資本補充的問題,農行按照監管機構和股東單位的統籌安排,推進落實資本補充相關工作。目前該行與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溝通,并研究論證核心一級資本補充的方案。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也在業績會上表示,目前尚未明確相關注資規模、節奏和定價的一些具體內容。該行也正在準備相關的方案,并積極向監管部門進行溝通和匯報。

  回溯過往,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9月24日宣布,國家計劃按照“統籌推進、分期分批、一行一策”思路,對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加核心一級資本,鞏固其穩健經營發展能力。10月12日,財政部部長藍佛安進一步明確,財政部將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則透露國有大行資本補充工作已啟動,等待各家銀行提交資本補充方案。

  據了解,國有大行歷史上有三輪主要注資,1998年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向四大行注資2700億元;2003-2007年財政部通過匯金公司向工行、建行、中行、交行分別注資并實現AH兩地上市;2010年工行、建行、中行、交行通過配股補充資本;此后農業銀行、郵儲、交行陸續通過IPO和定增等方式募資。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在撰文中表示,從注資的目的、監管制度、金融市場環境以及國有商業自身等各方面而言,此輪注資重點在于促進發展,期望通過夯實國有大行的核心一級資本,是為其更好落實國家一攬子政策、強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的“未雨綢繆”。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95%、14.1%、11.42%、12.23%、10.29%、9.42%,較年初幾乎均處于上升狀態。

  曾剛認為,從經營情況來看,6家國有大行整體運行情況良好,資本充足、盈利狀況以及風險抵御能力都居于銀行業前列,但要滿足長遠發展的需要,通過注資來進一步夯實資本基礎有其必要性??傮w上來看,本輪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注資六大國有銀行,既不同于1998年的國有銀行注資,也不同于2020年以來的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專項債發行,其主要目標并不是短期的風險化解,而是聚焦于提升國有大行的中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

  業內預計實際推進順序和節奏或與銀行自身資本需求相關

  展望后期,大行注資落地節奏如何?金融監管總局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出“統籌推進、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曾剛稱,由于幾家國有銀行的股權結構以及國有股持股主體不盡相同,具體的注資方案會是市場化、法治化前提下的“一行一策”。而且,考慮到幾家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在落地進度上或許也會存在有先有后、“分批推進”。

  中金公司分析師林英奇認為,實際推進順序和節奏與銀行自身資本需求相關,銀行資本充足率過高對每股收益和分紅存在攤薄效應。根據全球系統性重要性銀行(GSIB)要求,四大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0%、8.5%、8.0%,(就半年度數據而言)六大行中工行、建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距離監管要求較為充裕(約5.0ppt),農行、交行、中行和郵儲距離監管要求較近(分別為2.1/1.8/3.0/1.3ppt)。

  市場有分析預期此輪注資規模可能會在1萬億元左右,能夠提高國有大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約1個百分點,理論上能夠長期撬動14萬億元的長期資產投放,對國有大行更好配合當下一攬子增量政策,更大力度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曾剛表示,預計銀行注資后的重點發力方向為支持穩增長政策落地的相關領域,包括基建貸款、高技術制造業、房地產等,以及“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等)相關的方向。

  林英奇認為,對大型銀行的注資體現出監管保持金融系統穩定、支持經濟復蘇的信號,有助于保持信貸的穩定增長、提高對于風險的抵御能力,注資后對于每股分紅的攤薄程度取決于銀行利潤能否增長超過股份增長,如果銀行在更強的資本能力基礎上促進實體經濟改善、降低銀行信用成本,對于每股分紅的攤薄效應也有限,長期來看國有大行憑借對股東的較好回報能夠繼續保持高股息投資標的的特征。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秦藝

銀行 財政部 特別國債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1-18 聯蕓科技 688449 --
  • 11-15 紅四方 603395 --
  • 11-08 壹連科技 301631 72.99
  • 11-08 金天鈦業 688750 7.16
  • 11-08 萬源通 920060 11.16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