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股民:《投資研報》巨額特惠,滿3000減1000,滿1500減500!【歷史低價手慢無,速搶>>】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同時要求落實企業培養產業工人的責任,構建以企業為主體、職業學校為基礎,政府推動、社會支持、工會參與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高技能人才缺乏是我國建設制造業強國的一大挑戰。根據全國總工會去年開展的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顯示,全國職工總數4.02億人左右,但高技能人才僅占就業人口總量的7%,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數據顯示,我國職工平均受教育年限13.16年,其中高中及以上學歷達85.0%,大學本科及以上的占35.5%。一方面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但同時高技能人才又相對匱乏,說明我們的教育與產業需求存在一定錯位。
這表現為部分職業教育學校無法提供高水平的技能教育,而大學教育又存在一定“重學歷、輕技能”現象。因此,我們必須圍繞實施制造強國戰略,著眼新型工業化、新興產業和數字經濟需要,建設一批職業教育的“985”“211”和“雙一流”。大學教育的很多學科也需加強技能教育。
過去,我國制造業主要從事組裝環節,對工人技能要求不高。但是,現在我們要參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僅要產業升級,推進工業信息化、智能化轉型,還要考慮產業安全而需進行產業鏈全鏈條協同布局,產業上游部門對工人的技術要求更高。這使得我們不得不適應當前新型工業化需要,將職業教育作為優化教育結構和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實現職業教育在規模和質量上同步提升。
我國職業教育最核心的問題是產教融合不夠深入,與經濟社會需求仍存在不相適應的方面。當前,對高技能人才不足體會最深的是企業。高技能人才不足對企業的發展構成了限制,導致高技能人才成為企業間搶奪的資源。企業是產業工人的需求主體,如果企業和產業不參與到職業教育中去,教育部門既無法獲取新的市場需求信息,也對急速變化中的技術缺乏了解,尤其是智能化時代,有許多專業跨界和技術交叉等現象。因此,企業必須在職業教育扮演主要角色。
企業既是職業教育的需求方,也是培訓的主角之一。我國應該建立長效制度保障促進產教融合,強化企業培養產業工人的責任。這種責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大型企業制定技能人才發展戰略,健全產業工人培訓制度,積極開展公共職業技能培訓,比如一些數字經濟頭部企業聯合培養培訓大批數字化技術技能人才。二是強化企業內部的技能傳承培養體系。由于工人與單位間屬于市場化勞動合同關系,高技術工人容易被高薪挖走而流動性高,因此,技術的企業內部繼承積累機制日漸式微。必須通過機制改革重建“師徒制”傳承技能,尤其是在一些精密制造領域。
人才是第一資源。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吸引更多人才流向高技術制造業,激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引導技術工人不斷提升自我價值,暢通技術工人成長成才通道,需要政府、教育機構與企業共同做出更多努力。當前,促進高技能產業工人工資收入已逐漸形成社會共識,各方已經順勢而為,增強職業教育質量,提高全社會對產業工人的價值認同,激發更多資源、人才參與到我國制造強國建設之中。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何松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