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賀佳雯 北京報道 近年來,中國特色醫療保障制度持續完善,管理服務提質增效,醫保制度運行總體平穩。
9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章軻介紹情況,并答記者問。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李滔,副局長顏清輝出席。
發布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章軻介紹,國家醫保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大力弘揚三明醫改經驗,加強醫保制度頂層設計,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實現了醫保覆蓋面從小到大、保障水平從低到高、管理服務從有到優的轉變,持續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
章軻指出,健全參保長效機制,基本醫保年度參保率穩定在95%左右,基金收支規模穩固。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穩定在80%和70%左右。
我國制度化、常態化開展藥品耗材集采,國家先后組織9批藥品集采和4批次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同時指導和推動地方針對國家集采以外的品種開展集采。這也成為國家醫保局最受關注的改革之一。
健全“1+3+N”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近年來,我國的醫保體系建設情況備受關注。近日,國家醫保局提出健全“1+3+N”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即構建一個以“1”為基礎,“3+N”協同發力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我國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有三重保障:第一就是大眾熟知的基本醫療保險,分為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第二,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對困難群眾給予全額或部分資助,支持他們參保。第三,是大病保險,參加居民醫保,自動就獲得大病保險資格,這是附加在基本醫保框架內的第二重保障。我國現在實行了“一站式結算”,如果參保人在就醫看病,特別是住院過程中,個人花費超過了一定額度,大病保險自動啟動,節省個人自付費用。
章軻直言,這三重保障相比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還有很大差距,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的矛盾。第一,基本醫保由于籌資水平局限,很多貴的藥是很難保障的,這種局限性和人民群眾需求的無限性是有矛盾的。第二,基本醫保制度相對統一。但這個統一性,和全國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性,以及不同地區疾病譜的差異性又有矛盾。第三,基本醫保的規則、目錄有一定穩定性,不能隨時調整,也很難做到出一個新藥、一種新技術就能夠納入目錄。這和藥品、器械,包括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變化也有一定矛盾。
對于解決這些矛盾,章軻表示,這些年來中央明確要求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這個多層次除了基本醫保之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惠民保,就是政府支持的一種保險。還有其他商業健康保險、慈善、工會互助,以及一些其他基金。這些力量的參與,不僅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多樣的、差異的、快速變化的醫療健康保障需求,同時也和基本醫療保障形成一個相互補充的結合。這就是“3”和“N”的關系。
章軻解釋,“1”是為了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能夠有效運轉,國家醫保局正在積極推動數智技術,就是提供基礎信息平臺。這個基礎信息平臺包括:“一人一檔”,就是每個人都有一套健康檔案;“一藥一碼”,就是每一個藥盒上都有一個追溯碼,將來要能夠追溯到每一盒藥的流向,確保人民群眾能夠吃上“放心藥”;“一單一清分”和“一票一核驗”,商業保險公司和慈善機構非常關心能不能找到正確的人、拿到真實的票,國家醫保局通過大數據技術服務,能夠為多層次醫療保障的參與機構提供這些條件。在數字化的基礎上共同合作,力爭能夠更有效的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健康保障需求。
力推集采、醫療服務價格和支付機制改革
會上,章軻強調,堅持深化改革,增進群眾健康福祉。深化醫療服務改革,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盡最大努力體現醫務人員勞動付出。創新目錄準入談判,目錄內藥品達3088種,覆蓋常用藥和特殊疾病、罕見病用藥,過去用不起的新藥好藥相繼納入目錄。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動醫療機構優化收入結構、規范診療行為。
談及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的決策部署,章軻回溯醫保局的成立過程,表示醫保局的成立本身就是三明醫改經驗的落實。“以前并沒有一個獨立的醫保局,正是三明醫改探索出了一個比較成功的經驗,黨中央才決定在全國各級設立專門的醫療保障局。”章軻說,并給國家醫保局大力推進的三方面改革劃了重點:
首先是扎實開展藥品耗材的集中帶量采購。借鑒、提煉三明醫改從斬斷藥耗利益鏈條破題的經驗,國家醫保局積極推進醫藥招采制度改革,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藥品耗材的集中帶量采購,國家共組織開展了9批藥品集采和4批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各省均以獨立或者聯盟的方式開展藥耗集采,推動臨床常用的藥品耗材大幅降價,為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創造條件。
其次逐步完善了醫療服務價格的形成機制。以集中采購為推動力,實現了更深層次、更高質量的“騰籠換鳥”,集中采購騰出的費用空間,首先向人民群眾釋放改革紅利,同時為促進體現新質生產力的新藥、新診療項目進入臨床應用騰出空間,也為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創造了條件。2021年以來,國家醫保局指導全國各省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開展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探索建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醫療機構充分參與、合理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新機制。自改革以來,手術、中醫等技術類項目價格有序上調,CT等檢查檢驗項目價格合理下降,調價節奏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相匹配。
此外,持續推進管用高效的支付機制。實施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形成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支付方式格局,截至2023年底,全國九成以上的統籌地區已經開展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2022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結果顯示,三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的收入占比較上年提升了0.7個百分點。
今年5月,國家醫保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 持續推動醫保工作創新發展的通知》,要求各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改革舉措,深化拓展建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文件印發后,有的省份還在國家文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制定了本省的推進方案,例如廣西專門制定了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持續推動醫保工作創新發展的任務清單、措施清單和責任清單。
章軻表示,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指導各級醫療保障部門因地制宜,加大醫保改革力度,不斷完善政策、強化管理、優化服務,在持續提升醫保管理服務水平的同時,有力促進“三醫”的協同和改革發展,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談判藥品惠及參保患者7.2億人次
近年來,我國建立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六年來,累計新增藥品744個,在保障常用藥可及性的基礎上,提高重大疾病和特殊人群的用藥保障水平。六年來,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累計7.2億人次獲益,累計為群眾減負超過7000億元。
會上,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李滔表示,目錄內的西藥和中成藥的數量從2017年的2535種增加到現在的3088種。同時,目錄內藥品的質量也顯著提升,特別是在腫瘤、罕見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一些慢病等治療領域,很多新機制、新靶點的藥物被納入,實現了藥品保障范圍與臨床用藥需求更高程度的匹配。
發揮醫保團購的優勢,引導新藥價格回歸合理。整合13億多參保人的用藥需求實施戰略購買,完善了國家藥品談判準入機制,很多“貴族藥”開出了“平民價”,群眾用藥的負擔大大減輕。
同時李滔強調,加強激勵引導,推動醫藥產業走上了創新發展之路。在堅持保基本的前提下,建立覆蓋企業申報、評審、測算、談判等全流程的創新藥傾斜支持政策。近年來,很多創新藥當年獲批、當年納入醫保。通過快速進入醫保,短時間內推向市場、走進臨床,企業得到了合理的創新回報,形成了再投入、再研發的良性循環,醫保也發揮了賦能醫藥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作用。
李滔表示,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進一步完善藥品目錄調整機制,在始終堅持保基本的原則下,努力將更多更好更新的藥品納入醫保目錄,同時還將著力研究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拓寬更多創新藥支付渠道,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章軻表示,國家醫保局將多措并舉完善和落實積極的生育支持措施,下一步將推動探索生育津貼更多地直接發放給女職工本人。目前,已有20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將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責任編輯:何松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