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只2021年成立的三年持有期主動權益基金相繼公告解除鎖定期。當初這種一封三五年的公募基金面世,令人十分驚喜,因為“漫長的基金”代表了投資人對基金公司與基金經理的信任與肯定,基民愿意犧牲流動性來換取較高的收益。但事與愿違,從業績來看,三年持有期權益基金目前無一取得正收益,三年平均下挫幅度超過30%,部分產品三年后的回報率竟然接近腰斬。其贖回概況也讓人替當前疲弱的股市捏了一把汗。不過,三年持有期權益基金產品集中到期的規模并不算高,二十多只基金一兩百億左右的總規模即便全部贖光,連帶基金經理變賣股票,對市場整體的影響也相當有限。而已經打開的基金實際贖回比例多在10%左右,特別是年內漲幅不錯、回本有望的基金,贖回比例更是只在個位數。
值得一提的還有當初的三年持有期基金銷售盛況,它們多由具備相當市場號召力的明星乃至“頂流”基金經理擔綱,多只還因為超募而啟動了比例配售,規模超過10億元的產品比例過半,還出現了數只百億“巨無霸”。但隨著“核心資產”行情在2021年初的戛然而止,其中多只基金遭遇“開局即巔峰”,凈值曲線調頭直沖1元以下。三年持有期產品的主要特征在于投資者可以在任意時點申購基金,但申購后須持有三年才能贖回。這類產品的出現初衷是想幫基民“管住手”,避免追漲殺跌,體驗與收獲長期投資的價值。而基金經理也得以擺脫流動性的壓力,安心做好價值投資,“做時間的朋友”。但出現當下這一尷尬的成績單,基民與基金公司,尤其是基金經理都需反思。
實事求是地講,當初三年持有期基金能順利發行,與2021年初的A股核心資產熱浪密切相關。猶記“搞錢第一”的深圳女孩,代表了很多新生代群體對“來錢快”的股票、基金的追捧,甚至還出現了明星基金經理“飯圈化”的趨勢。但遺憾的是,這些人最初聞風而動,接觸權益類產品,卻選在了一個不適合建倉的市場高點。除了敢于放大風險外,很多人還選擇了明顯不適合自身特點的權益產品,特別是他們傾向購買新基金而不是已經做出口碑的老基金,更是說明了這一點。同時,數百億規模的單只基金操盤向來不是易事,過往的收益率統計也不樂觀。而對于基金公司這樣的專業機構來說,沒有克制住規模沖動,也沒有理性控制新發基金的節奏,而是將三年后的事情交給運氣,屬于對基民的引導與投資者教育的重大缺失。倘若沒有來自外部壓力的募集上限,受傷的基民只會更多。相關基金經理尤其是明星基金經理更是難辭其咎。盡管這兩三年的市場走熊,但也不乏亮點和局部機會。畢竟,基金經理作為專業投資人,如果最終業績相較散戶沒有什么勝算甚至更爛,如何對得住他(她)們的高薪與自詡卓越的研究能力呢?而即便跌幅巨大,照收不誤的基金管理費更是引發了很多基民的質疑,這些質疑也不能說全無道理。
三年期持有期權益產品業績盡墨的同時,也不是一點好消息沒有,其中有部分主動權益產品業績回暖,年內均取得了大幅超越年內滬深指數的正收益,其中不乏一度回撤40%左右的基金。這說明這些產品的基金經理做到了知錯能改,及時止損或者調倉,等到了彌補凈值折損的風來。但對于產品持有人來說,是否還有足夠的耐心和信任去等待,則是另外一個問題。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三年乃至更長持有期的基金產品,帶給我們的警示是實實在在的?;駬瘛盎?,基金經理與基金公司擇時,在市場趨冷、估值較低的時候越要有熱情去引導投資者加大布局,在市場爆火、估值較高的時候要有定力去教育投資者落袋為安。資金也終將流向這些能夠給予基民更好體驗與回報的基金經理與基金公司。
責任編輯:江鈺涵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