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 盧夢雪 冉學東 北京報道
“今年的基金有毒,本韭菜宣布退出基金戰場”“割肉了,本想著長期持有能回本,結果虧的越來越多了”“基金一發售就買了,兩年多勤勤懇懇加倉,完全看不到回本的希望”“醫療、白酒、新能源汽車,全是20%以上虧損”。
打開小紅書、豆瓣等社交平臺的理財板塊,在股票、基金一片“綠意盎然”之下,《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割肉”“清倉”成了很多帖子里的熱門詞。有投資者感慨“股票跌,基金跌,還是理財穩一點”,也有投資者“割肉”基金,轉而尋找高收益的銀行存款和銀行零錢理財產品。
自2022年9月以來,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開始呈現出震蕩下滑趨勢,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規模首次被公募基金反超,從“試水”中高風險理財轉而“求穩”,成為部分投資者理財行為的一大變化。
業內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指出,這一現象從側面反映出部分投資者對市場預期持悲觀態度,背后直接的原因是投資者自身認知水平的不足,體現在對自身風險特征、基金產品風險特征、資本市場特征等的認識不到位,進而缺乏合理的資產配置理念和長期投資意識。
打算“割肉”
“最近的股票基金都跌成了狗,普通人還不如踏踏實實買點銀行理財,至少穩定靠譜不會虧本金。”
“清倉使人情緒穩定,平常出去吃個飯都要看有無團購代金券的人,倒是在股票和基金上上虧了那么多。我手動出局,開始儲蓄。”
隨著吐槽基金、股票收益率表現不佳帖子的增多,《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部分投資者也開始轉而尋找高收益率的銀行存款、零錢理財產品,也有此前分享基金投資歷程的博主,轉而開始分享對銀行零錢理財的投資。
風險規避是許多投資者從投資股票、基金轉而青睞低風險產品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相對于存款較高的預期收益率及資金靈活性成了零錢理財的顯著優勢。
“股市基金動蕩,顯然不是穩定投資的最優解;存款利率下降趨勢嚴重,三年、五年期存款利率已馬上告別‘3時代’進入‘2時代’,很難跑贏通脹不說,定期也不適合閑錢較少的人群選擇。”一位博主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他選擇零錢理財的心路歷程。在多方比對之后,它選擇了一家民營銀行的零錢理財產品,“最高近七日年化能達到2.75%,比其他銀行類似產品高了將近1%的收益,而且支持每日最高50萬的轉出額度。”
成都理工大學商學院珠峰人才羅皓瀚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認為,部分投資者清倉基金股票,轉投銀行存款、零錢理財,與近期市場行情有較大關系。
“近期資本市場動蕩,大部分股民和基民都承擔著較大的短期損失,加之情緒的傳染,部分投資者表現出了非理性行為。同時,將資金更多配置于存款等較低風險的金融產品上,也可從側面反映出部分投資者對市場預期持悲觀態度。”羅皓瀚表示,從帖子的內容來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的投資者仍不夠成熟,容易受短期波動的影響,缺乏理性分析市場的基礎金融投資知識,羊群效應、追漲殺跌、處置效應等非理性行為比較明顯。
低風險和靈活性成為重要考量
月月(化名)也在8月份成為了基金清倉隊伍的一員。2021年下半年,她首次在朋友的推薦下在某券商平臺開了戶,伴隨著市場的熱情“梭哈”了好幾只基金。
“新能源汽車、醫療、白酒,幾個熱門的基金都買了一點,踩雷一個不落。”月月感慨起當時入場的心態,“身邊有幾個朋友入場早的,都賺了一些,就跟風買了一些,沒想到都買在了高點,基本入手后一直在虧。”
月月想起2021年初在券商工作的朋友給她講的門衛大爺購買的某中高風險基金的故事,“去年我們門衛大爺買了一萬塊錢的,一直持有不動,到現在收益8000多了,這個基金的近一年收益正好是80%多,我們經理建議他繼續持有,倡導長期投資的理念。”
長期持有的理念月月也身體力行地踐行了一段時間,也曾嘗試加倉攤薄成本,但看著虧損越來越多,部分產品虧損一度超過了40%,月月最終決定“割肉”基金。
“我其實不懂投資,看不懂市場背后的邏輯,當時是跟風進了基金市場,買的基金風險也不低,虧損算是給市場交了一筆學費,還是銀行零錢理財比較適合我,風險低,用錢方便。”月月說。
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24日,理財子公司發行的處于存續期的34只權益類產品中,有28只產品單位凈值小于初始凈值,破凈率高達82.35%,部分產品成立以來長期虧損。
不僅僅是基金、股票的投資者,《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部分購買了銀行權益類、混合類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也開始關注存款和零錢理財。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3年上半年)》顯示,銀行理財產品期限有縮短趨勢,低風險產品占比提高,保守型個人投資者數量增加。在產品期限方面,新發封閉式理財產品加權平均期限縮短,1年以上的封閉式產品存續規模占比下降。
投資者“求穩”的情緒也傳遞到了銀行理財的資產配置端。上述報告顯示,上半年銀行理財公司增加配置“現金及銀行存款”的跡象明顯,已經從去年末占比17.5%,升至6月末的23.7%,共計增加了6.2個百分點。
“清倉基金等較高風險產品買銀行零錢理財,背后直接的原因是投資者自身認知水平的不足,體現了投資者對自身風險特征、基金產品風險特征、資本市場特征等的認識不到位,缺乏合理的資產配置理念和長期投資意識。”羅皓瀚認為,投資者自身金融知識的不足則與資本市場配套措施的不完善、投資者教育實踐的缺乏有關系,投資者教育任重而道遠。
羅皓瀚同時強調了投資者的預期管理和情緒管理在整體投資過程中的重要性,建議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做好投資者的適當性管理和預期管理。“投資者難以獨立客觀分析市場行情并根據自身財務和風險特征調整投資組合,如果投資者又缺乏有效的專業投資陪伴,則只能選擇離開資本市場,進而可能會減少對資本市場的信心。”他表示。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