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下一次減息、減存款準備金率可能不遠了,距離取消房地產限購政策可能不遠了。
美國加息周期接近尾聲,讓資金繼續增加風險權重,全球股市、石油商品和黃金白銀一起上揚,恐慌指數VIX走出15個月來的新低。這一切要感謝美國通貨膨脹大幅回落,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3月會議紀要顯示不少成員愿意討論停止加息了,就業市場和物價環境的最新變化增強了停止加息的預期。利率期貨市場最新價格反映,大約八成的概率5月加息25點,年底前市場預計減息三到四碼,前者和美聯儲的言論接近,后者便明顯更激進。
中國3月份出口大幅好過預期,但是通貨膨脹一路向下,掀起了關于通縮的爭論。美國利率接近見頂,美元匯率拾級而下,黃金價格上揚,逼近歷史新高。石油和多數大宗商品價格上漲。VIX走出15個月新低,在大銀行盈利的加持下,美股上揚。
美聯儲到了作方向性決策的時候
美國3月份CPI通脹回落到5%,比起2月份的6%大幅下降,這是接近兩年以來的低點,也低過分析員的預測中位數。但是核心CPI卻上漲了5.6%,比上個月還高了0.1個百分點。用美國總統拜登的話講,抗擊通脹“繼續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仍然過高”。
在通脹細節上,能源價格的全面回落和部分食品價格的下跌,是帶動物價上漲回穩的主要原因。二手車價格大跌也是一個原因,不過這部分一般都大起大落。交通服務、個人保健和娛樂成本仍然在上漲,支撐著居高不下的核心通脹。最重要的是租金部分,同比仍然上漲了8.2%,不過上漲勢頭開始回落,美聯儲內部經濟分析員評估,租金上漲差不多見頂了。
CPI通脹大幅下滑給了美聯儲一點緩沖的空間,但核心CPI還在上漲,判斷工資物價的連環攀升是否已經被打破還需要進一步觀察,所以我認為美聯儲處在判斷通脹是否見頂的臨界點位置。筆者認為美國經濟下半年步入衰退的機會頗高,經濟活動會進一步放緩,物價應該可以得到進一步控制。
美國有能源通脹、產品通脹和服務通脹,還有房租通脹。能源和產品價格早已大幅回落。隨著就業市場降溫、工資增長放緩,服務業通脹也會回落,但是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由于大家對物價的預期改變了,教育、醫療、交通服務都會有一輪漲價,而且升上去后不會降下來,經濟學家稱之為惰性通脹。至于房租,一旦簽下租約就幾年不變,所以這部分的回落也一定慢。
所以美國CPI從8%降到4%~5%相對容易,從4%~5%降到2%可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僅需要經濟活動大幅下降,還需要時間。其實,世界上的能源成本、人力成本、生產程序都出現了結構性變化。很多年前設定的2%的通脹政策目標其實也變得不合理了。捅破這層窗戶紙是必須的,更需要一些政治智慧。
美國3月份非農就業數據顯示,新增就業數量和時薪增長明顯放緩,勞工參與率創出三年新高。這意味著美聯儲的大力緊縮政策,可能已經令勞工市場過熱的情況得到舒緩,也許困擾市場很久的工資物價連環攀升狀況出現了轉機,美國加息周期可能接近尾聲。同時,亞特蘭大聯儲的GDPNow模型仍指向大約1.5%的經濟增長,美國經濟還維持著一定的增幅。有人認為,美國經濟軟著陸有望。
但美國經濟正在遭受通貨膨脹、經濟衰退和金融緊縮的三重擠壓,這三個因素疊加在一起是一個相當棘手的難題,其中銀行業收縮銀根尤其值得重視。IMF報告指出,美國中型銀行中有一成將陷入資本短缺。目前出事的只是幾家區域性銀行,但是受影響的是整個銀行體系。銀行迅速削減風險頭寸。3月份銀行持有的按揭擔保債券(MBS)數額下降了超過1100億美元,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沒有遇到過的。實體經濟正在受到壓縮融資的重大打擊,只是還沒有在數據中顯示出來。
美聯儲會如何實施接下來的利率政策?從上次會議紀要看,FOMC成員有討論過停止加息,但是考慮到銀行流動性壓力有所緩解,而通脹壓力仍然持續,就維持了加息動作。最新數據顯示就業市場過熱和通貨膨脹過熱進一步放緩,但是工資物價螺旋攀升是否已經被打破尚待觀察。美聯儲到了對利率政策作方向性決策的時候,可以停止加息,也可以再加一次然后觀察。
如果沒有特別意外,筆者預測美國在5月還會最后一次加息。被稱為美聯儲喉舌的華爾街日報記者Timiraos稱,美聯儲終于感受到今年經濟陷入衰退的機會過半了,不過希望進一步鞏固在就業市場和物價的成果后再鳴金收兵。
中國需要更強有力政策刺激
中國3月出口同比增長14.8%,遠遠好過市場預期的-5%,進口仍是負增長,但也好過預期,貿易順差超過889億美元,比預測中位數多了一倍。中國對美歐出口呈全面回升,對東南亞更持續高速增長。這和世界上去庫存放緩有關,和東盟地區RCEP貿易協定有關,也給經濟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不過隨著下半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強勢未必可以維持。
3月同期,中國CPI同比上升0.7%,PPI同比下降2.5%。我們距離通縮時代還遠嗎?通貨緊縮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指的是CPI指數為負值,中國經濟還沒有到那一步,不過風險在上升。廣義通縮指的是企業和居民預期發生變化,經濟行為趨向收縮。用此定義,我們可能已經進入了通縮狀態。
這次通縮現象,發生在經濟的上行周期。一方面,GDP增長在恢復,銀行貸款規模之大十分罕見;另一方面,消費信心低迷,民企投資意愿不強。今年以來,政府對經濟的刺激力度很大,基礎設施建設在各地遍地開花,銀行中長期貸款規模更是史無前例。
筆者觀察,巨額銀行中長期貸款,主要去了國企和地方融資平臺,帶動了基礎設施建設,不過有相當部分被用在對到期地方債的置換上了。這解釋了為什么銀行貸款創出新高,挖掘機訂單卻沒有跟上,刺激措施的乘數效應不理想,無法撬動更大規模的全社會投資。將貨幣擴張轉換成全方位的信用擴張,將地方平臺投資轉換成不同企業的全方位投資,看來效果有限。
通縮心態是預期的改變。企業對盈利的預期下降了,投資就少了;消費者對收入的預期下降了,消費就少了。這是一種自我生成、相互傳染、不斷升級的情緒,于是企業不思投資只想還債,居民就捂緊錢袋子。通縮心態一旦形成,糾正會很難。
打破通縮心態,在于改變預期。中國需要推出更強有力的政策刺激。央行過去在減息上一直比較慎重,不過現在距離下一次減息、減存款準備金率可能不遠了,距離取消房地產限購政策可能不遠了。歸根到底,還要看貨幣擴張能不能帶來民企的信用擴張。
本周焦點是中國第一季度GDP和3月份各項月度指標。英國CPI估計會轉入單位數字。
(作者系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瑞信董事總經理、亞太區私人銀行高級顧問)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責任編輯:郭建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