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央企總部加速離京 這些城市為何成主要落戶地
作者:祝嫣然
[ 中央企業總部集中在北京,是計劃經濟模式遺留下來的問題,因為很多央企總部本來就是國務院下屬的部委,后來才改制企業,就留在了北京,有些后成立的也留在北京,這不光是計劃經濟思維,還有中國人文化習慣。目前央企總部過度扎堆在北京,不利于央企本身的市場化發展,也加劇了北京的城市運行負擔。 ]
隨著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央企改革的推進,央企總部搬離北京的步伐不斷提速。中國電子集團董事長芮曉武日前透露,今年12月,中國電子將完成集團總部遷至廣東深圳,深度融入大灣區的建設發展。
這并不是個例。中國船舶集團總部將于12月搬遷至上海,今年9月新組建的中國電氣裝備集團已在上海掛牌,中國三峽集團搬往武漢,中國衛星網絡集團、中化控股集團、中國華能集團都宣布落地雄安。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央企總部遷移的歷史進程加快。一部分央企總部向雄安新區集中;另一部分則是結合自身發展所需,聚焦主業靠近產業前沿。
疏解非首都功能提速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已有7家央企決定將總部搬遷至京外或在北京以外的地方落戶。
新華社旗下《財經國家周刊》援引國務院國資委人士稱,推動央企總部離京,勢在必行。央企總部選址并非易事。既要結合自身發展所需,貼近市場前沿,更要拉動區域經濟發展,彰顯優化國有經濟結構的戰略意圖。
李錦對第一財經表示,自2014年國家提出北京市以非首都功能疏解為核心后,北京就拉開了央企總部“離京大幕”。目前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動作明顯加快。
目前全國共有120多家央企,包括非金融類央企96家、金融類央企26家,行政類央企3家,文化類央企3家。中國經營性中央企業一共有96家,其中上海5家、東北5家、廣東4家、河北雄安2家、成都1家、港澳4家,其余均在北京。
李錦分析,中央企業總部集中在北京,是計劃經濟模式遺留下來的問題,因為很多央企總部本來就是國務院下屬的部委,后來才改制企業,就留在了北京,有些后成立的也留在北京,這不光是計劃經濟思維,還有中國人文化習慣。目前央企總部過度扎堆在北京,不利于央企本身的市場化發展,也加劇了北京的城市運行負擔。
河北雄安新區已經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與大規模開發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一些中央企業已經或即將“落地”雄安。按照中央總體工作部署,從今年起將以在京部委所屬高校、醫院和央企總部為重點,分期分批推動相關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區疏解,努力在“十四五”期間形成一批標桿性項目。
今年5月10日,中央企業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支持雄安新區發展暨央地合作座談會在雄安舉行。令外界關注的是,有50余家中央企業主要負責人出席了此次會議。
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是首家注冊落戶雄安新區的中央企業。4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公告稱,將組建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是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等國資牽頭的衛星互聯網運營公司,主要承擔統籌中國衛星互聯網發展任務。
5月8日,由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組的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公示的營業執照信息顯示,登記機關為河北省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住所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區啟動區企業總部區001號。
中國華能集團官網顯示,8月6日,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與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華在雄安新區舉行會談,就支持雄安新區發展、高質量推進搬遷工作、加強相關領域合作等深入交換了意見。
舒印彪稱,華能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總部搬遷和企業發展為契機,統籌謀劃,高質量推進搬遷工作落實,做好示范表率。同時,加強與雄安新區在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布局、金融、科技等領域深度合作,助推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
向產業前沿集中
除了遷往雄安,向產業前沿集中是央企外遷的另一種思路。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于9月26日官宣將總部搬遷至湖北武漢,這實際上是一次“回遷”。1993年9月27日,為建設三峽工程,經國務院批準,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正式成立,總部設立在湖北宜昌。
三峽集團稱,隨著此次總部搬遷湖北武漢, 中國三峽集團將更好服務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共抓長江大保護、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重大戰略,努力打造成為央地合作典范標桿,為推動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至此,武漢擁有的央企擴容為三家——東風汽車、三峽集團、中國信科。這個數量已經超過一線城市廣州(南方電網、南方航空),在內地僅次于北京、上海,武漢國家中心城市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9月25日,由中國西電集團與國家電網公司下屬許繼集團、平高集團、山東電工電氣集團及南瑞恒馳、南瑞泰事達、重慶博瑞重組而成的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也選擇落戶上海。
李錦表示,中國電氣裝備集團的落戶,將進一步鞏固上海的中心節點和戰略鏈接地位。這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需要。作為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區域的龍頭,上海地處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交匯點。近年來,上海提出打造“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
中國船舶集團總部將于12月搬遷至上海。中國船舶集團于2019年10月由原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組成立。今年8月上海市政府與中國船舶集團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國船舶集團將加大在滬發展力度,加快在滬產業布局調整,大力推進船海創新資源在滬集聚發展,努力提升船海裝備產業發展能級以及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助力上海城市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李錦看來,上海一直是先進制造業發展的標桿城市。頭部企業加標桿城市的組合,既擦亮了“上海制造”的名片,又將助推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中國電子遷往深圳也有跡可循。早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芮曉武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中國電子集團將通過資產重組的方式,把旗下90%的資產轉移到深圳,重點發展智能制造產業。深圳是全國制造業的重要基地,特別是電子制造業有深厚的基礎,非常看好深圳發展智能制造的前景。
去年12月29日,中國電子在深圳掛牌成立“中國電子有限公司”,公司是中國電子組建的網信業務運營平臺,是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其資產規模和營業收入均超千億元,由多家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機構戰略入股,旨在加快打造國家網信產業核心力量和組織平臺。當時就有行業人士分析,中國電子以國企改革契機在深設立集團控股公司,是為了將其業務重點逐步轉移到深圳。
中國電子到來的意義,絕不僅僅是給深圳增加了一家世界500強,而是實力骨干央企與信息產業重鎮要強強聯手,為國家創造更大價值。
此外,還有一批央企戰略性重組即將落地,新組建的中國物流集團、中國稀土集團的總部落地計劃也備受關注。
“目前央企改革重組已經進入加速通道,中國物流集團、中國稀土集團都已納入籌建日程,總部可能設在雄安。如果從帶動區域發展角度考慮,中國稀土集團總部放在江西也是對江西的支持。”李錦說。
責任編輯:李桐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