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預期又起 央行最新報告透露貨幣政策新動向

降準預期又起 央行最新報告透露貨幣政策新動向
2021年11月22日 01:10 第一財經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相關報道】央行報告傳遞貨幣政策“穩”基調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央行報告提下階段貨幣政策思路:以我為主,穩字當頭

股市狂歡明年還能繼續嗎?看看主要央行資產負債表

  降準預期又起 央行最新報告透露 貨幣政策新動向

  作者: 杜川

  [ 央行認為,當前我國面對的內外部環境與上輪相比有明顯不同,發達經濟體政策調整對我國影響有限。一是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體量擴大,韌性更強;二是我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三是我國匯率市場化改革取得進展,對外部沖擊的吸收能力增強;四是我國金融體系自主性和穩定性更強,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 ]

  [ 7月15日,央行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滿足金融機構合理的流動性需求。 ]

  與二季度相比,央行最新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部分表述出現了幾點顯著變化,透露出政策新動向。

  11月19日,央行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其中,對于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報告提出: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繼續落實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等七點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經濟研判,報告態度明顯轉為謹慎。在經濟形勢展望部分,報告強調,我國是具有強勁韌性的超大型經濟體,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發展潛力大、回旋空間廣闊的特點明顯,市場主體活力充足。

  “起筆即強調經濟韌性、發展潛力等,而此前多強調經濟穩定恢復、穩中向好”,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認為,這明確表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難度加大,面臨一些階段性、結構性、周期性因素制約。但政策基調突出“以我為主”、堅持“穩字當頭”,基調變化不大。

  做好流動性跨周期調節

  對于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取向,報告依然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穩字當頭”。但與二季度報告內容相比,也出現了一些表述的微調。

  比如,與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內容相比,此次報告刪除“管好貨幣總閘門”的表述,新增“加強對內外部市場環境和多種不確定因素的監測分析,深入研判市場流動性供求形勢,做好流動性跨周期調節”的表述。

  再比如,在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方面,三季度的表述為“以市場化方式促進金融機構將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小微企業”,而此前的表述為“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

  在2020年高基數的基礎上,今年前三季度金融機構信貸合理增長,同比保持多增,且增量不少,企業正常融資需求得到了較好滿足,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保持穩固。

  7月15日,央行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滿足金融機構合理的流動性需求。

  “很多投資者將上述降準理解為‘大放水’,并預判短期內貨幣政策還有更大幅度的放松,如MLF降息、進一步降準等。但事實上,今年以來的貨幣政策一直是‘穩字當頭’,7月的降準并不代表政策取向的改變。”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只是政策回歸常態后的常規操作,降準初衷是為了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對于銀行體系流動性而言,7月降準是中性的,降準后DR007一直以7D OMO利率為中樞運行且MLF利率一直沒有變化。

  積極穩妥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

  在2022年國內CPI可能明顯走高、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開始調整的情況下,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表述微調透露了哪些信號?

  《報告》在專欄3“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及應對”中,對發達經濟體政策調整對我國的影響進行了詳細分析。

  央行認為,當前我國面對的內外部環境與上輪相比有明顯不同,發達經濟體政策調整對我國影響有限。一是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體量擴大,韌性更強;二是我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三是我國匯率市場化改革取得進展,對外部沖擊的吸收能力增強;四是我國金融體系自主性和穩定性更強,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

  央行指出,我國貨幣政策搞好跨周期設計,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帶來的外部沖擊。

  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復蘇勢頭逐步放緩。IMF第一副總裁杰弗里·岡本近日表示,復蘇進程放緩反映了政策支持的退出,以及消費在疫情反復和防控措施下的回升滯后。

  對此,IMF建議,貨幣政策應該是寬松的,這對財政政策也將起到支持作用。進一步增強匯率彈性將幫助經濟調整,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

  在市場對于滯脹的擔憂正日益加劇的背景下,我國貨幣政策似乎陷入了兩難境地。

  對于下一步,央行在專欄3中強調,要繼續綜合施策,積極穩妥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字當頭,以我為主,增強自主性,根據國內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二是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加強預期管理,完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市場主體堅持“風險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三是不斷深化金融雙向開放,增強境內人民幣資產吸引力。

  實際上,關于“貨幣政策會否轉向寬松”的討論今年以來一直熱度不減。一方觀點傾向認為,當前并不存在大幅寬松的必要和條件。

  “最近市場中的降準降息預期又濃重了起來。”張旭對第一財經表示,下一階段降準降息的概率都很有限。他認為,降準被部分投資者賦予了太多的象征意義,給予了過多的關注,總認為降準后股票、債券等資產就該漲,預期不兌現就要跌。其實,降準和OMO、MLF一樣,皆為央行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工具,其目的都是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這一點并無本質的不同。“在進行分析研究時,我們將目光聚焦于政策利率以及DR007等重要的市場利率就好,沒有必要糾結于具體使用了哪個工具”。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也對第一財經表示,下階段降息降準必要性不大,關鍵還是在于增強信貸增長。

  “中國2021年的財政政策擴張力度顯然不足。”在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會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看來,目前為了刺激國內經濟增長,應該更多發揮財政政策的作用。

  他在第三屆外灘金融峰會閉門研討會上指出,在經濟處于緊縮狀態時,由于所謂“推繩效應”,貨幣政策只能充當第二小提琴手。但央行也不是不可以采取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例如,如果央行通過各種政策手段降低利息率,壓低收益率曲線,至少可以減輕民營企業的財務負擔。

  但另有觀點則認為,在經濟增速明顯下滑時,穩健的貨幣政策朝偏松方向調節的力度可以適度加大。例如,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負責人洪灝近日撰文指出,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實現基本匹配,既要認識到這種目標的實現并非只是個時間點,而應該是一個區間;又要看到在經濟運行的不同狀態下,貨幣政策還需要有前瞻性,即當經濟有下行壓力時需要加大擴張力度,反之亦然。在目前經濟增速明顯下滑時,穩健的貨幣政策朝偏松方向調節的力度可以適度加大,包括使用總量工具、價格工具及與其效應相結合的其他工具,以保持經濟在未來一個階段能夠平穩健康運行。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戚琦琦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23 喜悅智行 301198 21.76
  • 11-23 潔雅股份 301108 57.27
  • 11-22 鼎陽科技 688112 46.6
  • 11-22 觀想科技 301213 31.5
  • 11-22 芯導科技 688230 134.81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