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王涵
投資要點
事件:11月19日,央行發布了2021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我們認為:
經濟形勢研判:全球經濟復蘇邊際放緩,但國內經濟保持韌性。9月以來,國內經濟面臨較明顯壓力,但央行在報告中強調中國是“具有強勁韌性的超大型經濟體”,“發展潛力大、回旋空間廣闊”。不過也應認識到,新冠肺炎疫情脈沖式擾動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全球經濟復蘇的動能已經減弱。在這一背景下,“國內經濟恢復發展面臨一些階段性、結構性、周期性因素制約”。同時,央行也對近期市場關注的通脹及房地產問題做出解答:
通脹:海外或持續較長時間,國內總體可控。受全球供應鏈阻滯、能源短缺以及勞動力市場供需錯配的影響,近期多數發達國家經濟體通脹水平已創歷史新高。央行認為,新冠肺炎擾動仍存,疊加前述原因,海外通脹可能“持續更長時間”。同時,考慮到中國是全球主要生產國,經濟自給能力較強,央行指出“我國總供給總需求基本穩定”,因此我國“通脹壓力總體可控”。
地產:地產政策或不會有明顯松動。在地產融資渠道嚴格受控的背景下,9月以來房地產市場迅速降溫。央行在本次報告中強調“房地產市場風險總體可控,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整體態勢不會改變”,或表明大幅放松地產融資端的可能性較低。
貨幣政策思路:以我為主,穩字當頭。此次央行在貨幣政策執行思路中加入“以我為主”的表述,同時在專欄三“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及應對”中強調當前發達經濟政策轉向對中國影響有限。我國貨幣政策將根據國內經濟和物價,做好“搞好跨周期設計”。
信用風險處置窗口期,強調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本次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相比于二季度,關于防范金融風險的表述由“構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長效機制”,轉變為“統籌做好重大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工作”。從“構建長效機制”到“做好工作”的變化或反映出央行對信用風險壓力的擔憂。我們在2022年度宏觀報告(《20211115-新“新常態”》)中強調,在“房住不炒”和“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大幅寬信用可能性較低,央行仍將堅持“以穩為主”,傳統依賴投資擴張的行業或面臨較嚴重的債務壓力。而在債務問題的處置過程中,通過利率中樞下行降低付息成本對于央行而言是“性價比”較高的政策選擇。
風險提示:通脹上升風險,發達經濟體寬松貨幣政策退出風險。
(本文作者介紹: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責任編輯:李琳琳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