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顏值經濟”下未必人人都露笑臉 須警惕蹭概念
吳珊
以前過年三部曲:搓澡、燙頭、趕大集;現在過年三部曲:抗衰、除皺、熱瑪吉。
可以看到,從她到他,圍繞美顏、美妝、美容的一系列消費熱火朝天,“顏值經濟”已快速崛起,并且在資本市場上也收獲大批擁護者。
2021年以來,化妝品、醫美等概念板塊期間累計漲幅分別達到14.70%、14.26%,遠遠跑贏同期大盤(期間上證指數累計漲幅為0.67%),盡管春節日益臨近,以兩融為代表的謹慎派資金正不斷撤離,但是追逐“假日概念”的慣例仍在延續,與以往不同的是化妝品、醫美取代了傳統的食品飲料、影視傳媒。
種種跡象表明,在顏值經濟盛行之際,相關概念股正在產生顯著的“溢價效應”,并在一定程度上為其所有者帶來不少好處。有民間股評員更在微博上高呼“未來5年-10年,只有一個賽道能穿越牛熊周期,不管世界遭遇任何打擊和動蕩,還能保持年均增速在10%以上,醫!dquo;這一瘋狂的表態獲得近千人點贊。
的確,隨著“顏值經濟”的盛行,人們對醫美的接受度不斷提高,由技術進步衍生出的“輕醫美”也成為了2020年最火熱的細分領域,加上其高頻和相對低價的特征,醫美生活化的實現成為了未來可以預見的事情。但是這似乎也給人造成了一種假象:醫美是一座金礦,誰都可以進來淘個金。
可現實并沒有那么美好。一方面,機構、醫生、藥品、營銷等亂象,依然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痛點。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年醫美行業報告顯示,每年有近10萬人因黑醫美致殘致死。據不完全統計,不能提供營業執照和醫療機構正規執業許可證的醫美機構,超過6萬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日前,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的《醫療美容網絡輿情與風險預警簡報》顯示,2020年12月份,醫療美容行業不良事件報道共14326條,涉及8769起不良事件,較前期上升27%,2020年12月份醫美負面信息傳播量明顯上升。
另一方面,醫美行業進入加速洗牌階段。根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統計發現,2016年至2019年,醫美行業注銷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從590家迅速上升至2288家,而在備受認可的2020年中,醫美行業注銷企業數量也高達1935家。
與此同時,醫美概念股在資本市場上的情況也不容盲目樂觀,諸多不確定因素令“分化”跡象愈發明顯,投資者操作難度將進一步增加。
首先,2020年業績不理想公司達到半數。截至2月7日,共有12家醫美概念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首虧公司1家,續虧公司3家,預減公司2家。
其次,機構大幅減倉。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基金持有的醫美概念股從上一季度的11只降至8只,從目前持有的8只概念股持股數量來看,2020年四季度,基金對其中的4只概念股進行了減持操作,且持股數量均在300萬股以下。
第三,“蹭熱度”的公司越來越多。目前被貼上“醫療美容”、“醫美概念”等標簽的概念股越來越多,大智慧醫療美容成份股增至35只,同花順醫美概念股增至24只,然而,不少公司更傾向于制藥、藥品銷售,更有甚者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及經營。
雖然“顏值經濟”有其合理性,但是投資者必須冷靜理性的參與——A股市場上從狂歡到沉寂的概念屢見不鮮,賽道紅利外更需關注個股實力,我們都知道“溢價效應”一旦到了某個極值,就很可能發生斷崖式下跌,空有外表的花瓶是不可能笑到最后的。
責任編輯:李桐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