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建議》:建設現代央行制度 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

"十四五"規劃《建議》:建設現代央行制度 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
2020年11月04日 02:45 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標題:“十四五”規劃《建議》:建設現代央行制度 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11月3日晚間,《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全文公布。

  在建設現代金融體制部分,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放在首位。相比“十三五”規劃建議,這一內容是全新的。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成思表示,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建設,應該以基礎貨幣投放機制的完善和市場化利率體系的建設作為兩大邏輯支柱,用以聯結中央銀行的目標體系、調控體系、傳導機制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四大支撐點。

  規劃《建議》還提出,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強金融普惠性;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提高金融監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完善存款保險制度,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等方向。

  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

  規劃《建議》提出,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相比“十三五”規劃建議來看,這部分內容均為新增。

  中央銀行制度是最重要的現代經濟制度之一,在國家金融制度體系中居于基礎地位。20世紀70年代,主要西方國家經濟陷入“滯脹”,凱恩斯主義“藥方”失效,主張減少政府干預的貨幣學派和新古典主義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加上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全球開始進入信用貨幣時代,中央銀行制度隨之邁入“現代化”的發展階段。

  從國際經驗來看,“現代央行制度”的內涵很豐富,包括更加注重價格穩定、更加注重運用價格型調控框架、更加注重與公眾溝通、更加注重獨立性、更加注重金融監管。

  根據央行網站,中國央行歷史沿革中“逐步強化和完善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階段為“1993年至今”。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法》正式頒布,標志著中國中央銀行制度邁向了法治化、規范化的新階段。近年來,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等職責得到強化,但部分職能有待進一步加強。

  “從制度上保障幣值穩定、貨幣政策調控科學合理有效,是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核心內容。”人民銀行辦公廳課題組此前發布的《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一文表示,“我國尚處于經濟轉軌過程中,易形成金融風險處置、產業政策和投融資政策對貨幣政策的倒逼,調控易松難緊,宏觀杠桿率易升難降。為此,必須從決策機制、目標設置、政策傳導、工具體系等方面,改進貨幣政策治理體系。”

  規劃《建議》則提出,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等具體內容。

  中國的貨幣層次主要劃分為M0、M1、M2等。其中,數字人民幣主要定位于流通中現金M0,貨幣數字的研發、推出將對M0的結構形成影響。

  “近年基礎貨幣、廣義貨幣M2層面的貨幣供給均發生變化,這也對央行流動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也需要金融機構理解央行新創設的貨幣政策操作工具,做好流動性及資產負債管理。”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對記者表示,“比如除了貸款創造M2外,債券投資、非標投資等對M2也有影響。”

  基礎貨幣方面,中國的基礎貨幣投放在2015年以前主要以外匯占款為主,2015年以后則更加注重以公開市場操作和MLF等政策工具為主。人民銀行辦公廳課題組的文章指出,要探索以國債現券買賣、回購等業務為主的公開市場操作與利率走廊相結合,以利率目標價格調控方式為主的市場流動性和基礎貨幣投放新框架。

  利率市場化方面,2019年8月央行推進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改革后LPR參考MLF,貸款利率則錨定LPR——央行的政策利率能直接傳導至貸款利率,貸款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在貸款利率市場化完成后,下一步的重點任務將是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

  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

  規劃《建議》提出了當前金融改革的方向:改革并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國國情和國際標準的監管規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

  從2018年開始,中國金融監管體制進行了大調整:中央層面,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統籌協調金融穩定和改革發展重大問題的議事協調機構;強化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和系統性風險防范職責,銀監會與保監會合并,形成“一行兩會”的局面。地方層面,組建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規劃《建議》則提出,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提高金融監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完善存款保險制度,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完善”意味著金融監管體系不會出現類似“十三五”期間的大幅調整,而是在現有改革基礎上進行微調。在建設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方面,央行的地位更加突出,主要體現包括金融委辦公室設立在央行、承擔更多宏觀審慎管理職責、職責權限大幅增加以及建立金融委辦公室地方協調機制等。

  央行10月30日召開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精神的會議表示,認真履行擬定金融業改革發展規劃的職責,抓緊研究提出金融業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的要點,謀劃好今后5年及更長時期內的金融高質量發展路徑和具體措施。

  “十三五”規劃提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十四五”規劃《建議》繼續沿用,但側重點在: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新增社融中企業債券占比13.8%,同比高1.9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占比2.1%,同比高1個百分點——直接融資(債券融資加股票融資)占比合計15.9個百分點,同比提高2.9個百分點。

  分析來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比較明確的政策導向,而資本市場與直接融資體系則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的核心也在于從發行端全面推行注冊制、從退出端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

  從注冊制落地實施看,證監會推動形成了從科創板到創業板、再到全市場的“三步走”的改革布局,即注冊制改革經歷了從增量市場試點,到存量市場試點,再到全市場推廣的過程。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科創板上市公司已達173家,IPO合計融資2607億元,占同期A股IPO融資金額的51%。這一定程度上推升了社融中直接融資的占比。

  “科技創新需要新的融資方式做支撐,區別于過去的間接融資,未來直接融資的重要性大幅提升。” 華泰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表示。規劃《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作者:楊志錦)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劉玄逸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24 兆威機電 003021 --
  • 11-24 凱龍高科 300912 --
  • 11-23 蘭劍智能 688557 27.7
  • 11-20 億田智能 300911 24.35
  • 11-20 朗特智能 300916 56.52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