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聯合黑貓投訴、微博航空,開啟航空公司“金鳳獎”評選,快來選出為你提供全方位、專業、安全服務的航空公司吧。【我要投票】
飛鶴上市破發 奶粉存量市場競爭激烈
作者: 欒立
2018年飛鶴在國內嬰配粉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約為7.3%。
在退市6年后,飛鶴再一次回歸資本市場。
11月13日,奶粉企業中國飛鶴有限公司(下稱“飛鶴”)赴港上市,上市代碼為06186。記者注意到,飛鶴的主要收入來自于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銷售,此前由于人口出生率下滑,嬰配粉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階段。但飛鶴指出,國內乳品市場頭部企業市占率還有提升空間。
上市破發
當天,飛鶴股價以7.5港元開盤,隨后跌至最低7.06港元,后一路震蕩上行,截至當日收盤,股價報7.44港元,微跌0.06%。
在前一日,飛鶴公布了配售結果,發售價格為每股7.5港元,這也是當初7.5港元~10港元的定價下限。
對于飛鶴的早盤表現,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雖然飛鶴采取了下限定價,但市場或擔憂目前奶粉行業競爭激烈、新生兒出生率也在下降,此外下限定價17倍左右的市盈率,其實也并不算低。
按發行價推算,預計在扣除包銷費用、傭金及其他開支后,飛鶴的融資凈額約為65.64億港元,募集資金比此前的預測有所縮水。根據計劃,飛鶴獲得資金40%將用于償還離岸債務。
招股書顯示,飛鶴總部位于北京,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其為中國最大的中國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公司,2018年在國內嬰配粉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約為7.3%。
飛鶴曾于2005年4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后轉至紐交所,但因不滿于公司價值被低估,2013年6月,飛鶴董事長冷友斌聯合摩根士丹利以每普通股7.4美元的價格,總計1.46億美元,完成私有化。在本次飛鶴的股東名單中,摩根士丹利持有飛鶴18.59%的股份,約16.6億股,如果按照7.5港元計算,總價值約15.9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飛鶴也是近兩年來國內增速最快的奶粉企業,2016年、2017年、2018年公司營收分別實現37.2億元、58.9億元、103.9億元,近兩年同比增長為58.1%、76.5%。2018年上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分別實現收入43.9億元、58.9億元,同比增長34.4%。
凈利潤方面,飛鶴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凈利分別為4.06億元、11.6億元、22.42億元,近兩年同比增長185.17%、93.28%。2019年上半年實現凈利17.51億元,同比增長60.5%。
高端奶粉競爭仍待破局
收入上看,飛鶴乳業88.5%的收入來自于奶粉業務,其他乳制品和營養補充品業務份額較小,分別只占5.3%和6.2%。而奶粉業務的收入主要來自超高端和高端奶粉部分,其中超高端的星飛帆從2016年的2791噸增長至2018年的20263噸,收入從7.1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51.1億元,占到銷售總收入的近一半。截至2019年前6個月,星飛帆完成了10871噸的銷售,收入26.7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較過去三年有一定幅度的下滑。
而這或與市場整體趨勢有關。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隨著每年出生人口數的下滑,2018年到2023年,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零售銷售價值預計復合增長率為6.9%,2014到2018年復合增長率為11.2%。
此前第一財經記者走訪發現,北京周邊和山東部分母嬰門店的一段奶粉銷量開始下滑,部分國內企業為了吸引新客甚至采用免費贈送一段奶粉的方式,而由于2~3段奶粉是12~36個月嬰兒食用,且3段奶粉需求更大,因此人口出生率下滑對市場影響還沒有完全體現。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過去兩年里,國產傳統優勢地區三四線市場“大吃小、強吃弱”促使市場集中度大幅提升,目前行業增長已經看到天花板,市場存量競爭在加劇,未來將面對“強強碰撞”,此消彼長會更加明顯。
不過飛鶴乳業認為,未來高端和超高端奶粉有望繼續推動行業增長,而擁有品牌知名度及資源,開發差異化的高端產品的頭部公司或許能夠實現較高的市場份額,因為按照預測,國內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在2023年將達到1998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6.6%,高于行業近10個百分點。
根據計劃,未來飛鶴乳業一方面將加快向一二線城市市場拓展,而這此前也是外資奶粉品牌的主陣地;另一方面則向華南地區等傳統國產奶粉市場擴張鞏固市場地位,并拓寬產品組合,從嬰配粉轉向產前和產后產品,同時對渠道和營銷方式進行創新,并通過提升生產效率和投資新的設施來增加收入。
而這一觀點在奶粉行業內也被比較多地認同。
雀巢大中華區嬰兒營養副總裁嚴可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雖然人口出生率在下降,但他并不認為市場總量在縮減,而是整體增速在放緩,而且市場也體現出一些新的變化,一方面嬰幼兒配方奶粉高端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年輕的消費者對于高端產品的需求更強烈。另一方面,雖然新生兒有所減少,但出于對營養的重視,其產品消費周期可能更長,消費量也會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近年來外資品牌忙著對三到五線市場渠道下沉,國產品牌忙著反攻一二線城市,但由于各自都存在短板,都未取得明顯的成果,兩者市場涇渭分明的格局并未有太大改變,仍待破局。
責任編輯:覃肄靈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