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投資人被虧4億 安盛保險投連險爆雷

200投資人被虧4億 安盛保險投連險爆雷
2019年06月22日 01:06 華夏時報

  200投資人被虧4億 安盛保險投連險爆雷

  ■本報記者 胡金華 上海報道

  頂著“高收益、優服務”光環的香港保險產品,被6月17日的一篇《四億安盛保險一夜虧空》的微信圈文章,拉下了神壇。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有200余位來自中國內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投保人在多年前購買了安盛保險在香港銷售的一款EVOLUTIONHKIF保險產品,但是在2018年年中時,投資人發現該款產品凈值一夜之間暴跌95%以上,在后續繼續扣除賬戶建檔費、管理費等費用后,保單的凈值居然為負數。此后,投資人在長達一年時間內與安盛保險溝通,其承諾今年5月31日給予解決方案,但截至6月16日,安盛香港仍以各種理由不予任何回復,這引發了投資人聯合起來向安盛香港維權。

  投資人曝光安盛欺詐

  明明是一款投連產品,卻被中介公司包裝成一款承諾“收益穩定,資金安全”的類基金產品,而認購的投保人金額從數十萬到數千萬不等,在運作期間卻虧得一無所有還要倒付保險公司管理費、手續費等大筆資金。這在內地和香港保險業看來都是聞所未聞。

  “從事件被曝光的內容來看,安盛香港發行的投連險產品在被中介銷售機構向投資人推介的時候,介紹成收益穩健的理財產品,中介機構肯定是存在很大的銷售誤導問題。而在投保人最后簽單的時候,保險公司需要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投連險是不保證收益的,而且投連賬戶明確規定投資的方向。怎么會被告知只投資香港物業的租售和二手房屋買賣過程中的增值按揭服務呢?”對此,上海一家保險公司資深營銷總監張健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

  值得關注的是,從投資人披露的信息來看,安盛香港在吸引投資人購買該款產品的時候,還存在惡意拉升賬戶凈值的欺詐行為。

  “在持有該保險產品期間,安盛從未主動寄送過該保險產品運行情況的相關資料。并且我們發現,該保險產品每到申購日,凈值就大幅上升,每到贖回日,凈值就大幅下跌。為此,數年間曾有眾多投保人多次與安盛溝通,安盛都未給予正面回復,也未給出合理的解釋。”這份由投資人6月17日對外披露的曝光文章指出。

  《華夏時報》記者也了解到,投資人直指在2018年香港房地產市場無特大利空的環境下,該產品卻一夜之間凈值歸零,是否存在商業欺詐甚至商業犯罪?為此投資人不斷與安盛公司交涉,安盛公司書面答復投保人該產品在沒有通知投保人的情況下,變更了投資方向,投資于金融衍生工具,導致巨虧,并聲稱責任不在安盛公司。

  6月10日,安盛香港發布了一份公開聲明,稱該款產品是由獨立保險經紀分銷,產品持有人可讓專業投資者自由獨立地選擇人壽保單價值掛鉤的資產,這款產品配置超過1000種資產,為約200位客戶持有,該產品管理人為東航國際金融(開曼群島)有限公司管理,而并非AXA安盛。

  對此,張健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指出,從安盛香港發布的聲明來看,這款投資產品從銷售到管理出現了幾大問題,其一是針對專業投資人銷售的,那么這約200位投保人是否屬于專業投資人存疑;其二,這款投連產品為什么會由東航國際金融公司進行運作管理,而非安盛自身的投資管理機構,這是不是安盛有意在撇清自己的責任;第三,這款4億的產品資金已經運作了三四年時間,對于產品的凈值劇烈波動的表現,難道安盛香港的投資管理部門從來沒有跟東航國際金融這家機構溝通過,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香港保險有“坑”

  就在6月17日,《華夏時報》記者致電上述安盛香港發出的聲明中的聯系方式,不過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投連險在內地,基本已經銷聲匿跡,保險公司都不再銷售。但是在香港仍然是可合法銷售的,銷售門檻要求是超過50萬港元,對于投資人要求是持有合法總資產超過800萬港元。近年來內地投資人對香港保單趨之若鶩,主要還是購買健康險、重疾險以及年金產品,像此類純投資型的保險產品占比還是很小。但是從事件被最終曝光來看,保險公司、中介機構肯定是要負責任的,對于投資人來說,購買香港產品一定要擦亮眼睛,而不是盲目圖收益、圖保障。”對此,太平人壽一位資深業務經理黃慧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6月18日,記者也查閱香港保監局5月31日官網發布的最新保險數據顯示,2019年首季香港長期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為1322億港幣,當中個人人壽及年金業務的保費收入為1159億港幣。

  在新造業務方面,期內長期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為484億港幣,同比增長9.4%。其中個人人壽及年金的非投資相連業務為456億港幣,投資相連業務則為26億港幣,下跌37.8%。由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為128億港幣,上升7.9%,占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的26.4%。在這些新造保單當中,約96%是醫療或保障類型的保險產品,例如危疾、醫療、終身人壽、定期人壽及年金等。

  按此可以預測,內地投資人每年購買香港投連產品的規模也就30億港幣左右。

  黃慧指出,對于安盛香港曝出的4億規模投連血本無歸事件,只是個案,對于其它內地投保人赴港購買的保障類保險,不會有影響。但是該事件也提醒內地投資人,赴港購買保險還是需要注意產品投資風險。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6-27 蘇州銀行 002966 --
  • 06-25 中信出版 300788 --
  • 06-25 丸美股份 603983 --
  • 06-25 大勝達 603687 --
  • 06-24 紅塔證券 601236 3.46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