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經濟關系司
6月8日至9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日本福岡舉行。會議主要就全球經濟形勢、發展融資、國際稅收、全球失衡、老齡化、基礎設施投資、金融部門改革等議題進行討論并發表公報。財政部部長劉昆出席會議并發言。
會議認為,全球增長趨向穩定,普遍預計將在2020年溫和回升。但下行風險依然突出,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各方承諾繼續使用一切政策工具支持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全球失衡在國際金融危機后已經收窄,失衡更多集中在發達經濟體。各國應根據國情采取適當的宏觀經濟和結構性政策解決過度失衡。會議核準了《G20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原則》,強調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對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并考慮經濟效率、環境、社會、抗自然災害風險韌性、治理等因素。會議重申提高債務可持續性的重要性;支持在落實全球金融治理名人小組建議方面取得的進展;建議各國根據國情采取財政、貨幣、結構性政策等多領域行動應對老齡化。會議認識到災害風險融資和保險計劃的重要性,并就發展中國家全民健康覆蓋融資的重要性形成共識。各方重申將繼續加強國際稅收合作,在全球范圍內落實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項目,尋求基于共識的全球性數字經濟征稅解決方案,并歡迎對落實國際認可的稅收透明度標準不力的轄區清單進行更新。
劉昆指出,當前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多,保護主義仍是全球面臨的重要挑戰。各方應密切關注潛在下行風險,共同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體制,平等、理性處理貿易爭端。目前全球失衡主要集中在發達經濟體,這些國家應在失衡調整中發揮更大作用。在雙邊場合采取貿易保護措施,無助于改善多邊體系下的失衡,反而會損害世界經濟增長。今年中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中國政府將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開放舉措,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全球經濟的繁榮發展。
劉昆強調,發展融資是低收入國家面臨的主要瓶頸,G20應充分尊重其國情和融資需求,以建設性方式提高其債務可持續性。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應堅持發展導向,充分尊重各國國情,數量和質量并重,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全面融入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中方愿與各方一道,支持建設高質量、可持續、抗風險、價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礎設施,使各國更好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實現經濟聯動發展。
責任編輯:白仲平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