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家審計機構審了19年,康美藥業300億現金真能說沒就沒了
康美藥業(600518.SH)一則“會計差錯”更正公告,一筆核銷了近300億現金。
廈門國家會計學院中國財務舞弊研究中心幾天前恰巧出了一份康美藥業的財務異常分析報告。第一財經記者從報告內容中了解到,一方面,在2017年年報中,康美藥業出現七處以上財務異常;另一方面,該研究中心發現,康美藥業這次會計差錯調整后,數據更顯異常了。
康美藥業自IPO以來,一直由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貨幣資金這項所有會計科目中最不容易出差錯的科目卻出現如此大的差錯,在專業人士看來“不可想象”。
存貨方面,在未調整之前,存貨和營業成本配比數據已經高出合理范圍,更正之后超過340億的存貨,看上去則更加離譜。
康美藥業財務數據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還有待監管部門進一步的結論。
康美藥業會計差錯調整后正常了嗎
幾天前,廈門國家會計學院中國財務舞弊研究中心內部年會上,正好以康美藥業2017年年報作為研究對象。基于該中心的財務舞弊識別模型,理事單位天健咨詢開發的“天健財判”軟件上運行的結果顯示,康美藥業的財務報表可信度被評級為“低”。
該中心聯合主任葉欽華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根據中心模型及軟件分析結果顯示,2017年財報顯示存貨數據可能偏高,“存貨增長較2016年末增長了60%,其中產成品這塊增長最快,這遠高于營業成本的增長速度。”
2017年年報,康美藥業存貨-產成品即有明顯異常,2017年末產成品存貨余額為75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近60%,而同期營業成本只增長了21%。
再加之,康美藥業毛利率高達30%,遠高于同行業的11.4%。按常理來說,毛利率高于同行業的企業,表明貨物供不應求,存貨大幅升高并不正常。
按會計結算的推理邏輯來說,存貨高估,可能有一部分應該結轉營業成本的存貨未結轉,這樣就會導致毛利率虛高,同時存貨虛高。
因此,根據該研究中心分析可初步推斷,康美藥業存貨數據可能高于實際數字。但該公司的會計差錯更正卻顯示,存貨數字不是高估,而是低估了。而且,低估金額達到195億元。
經“會計差錯調整”之后,截至2018年末,康美藥業存貨科目余額達到了342億元,其中產成品(庫存商品)達到了266億元。較2017年未追溯調整的產成品金額75億元,高出了191億元。
也就是說,此次會計差錯更正增加的存貨,幾乎全部增加在了產成品上。
一位不愿具名的注冊會計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195億元存貨低估,已經不只是會計差錯造成這么簡單了。就企業動機可言,人為降低存貨數字,可能是降低存貨,以增加現金流,加快存貨周轉率,同時可以規避存貨跌價準備,減少營業成本結轉,做大毛利率,“這樣可以把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三張報表都做得更好看。”
另一位會計師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對康美藥業“會計差錯”調整之后更大的疑惑。比如,康美藥業此次調整增加了195億存貨,卻沒有調整增加應付賬款,難道康美藥業的這些存貨都是用現金購買的嗎?這位會計師表示,由于康美藥業采購的原材料相當大一部分來自于種植農戶,因此,康美藥業的財務數據調整和不調整,都難以考證。
那么以現金替換存貨后,存貨的真實性又有多大,采購存貨支付的現金又去了哪里?都還需要監管機構進一步核查。
除此之外,康美藥業此前現金富余卻不斷向外借款,但利息收入表現并未見異常。此次“會計差錯”調整之后,現金富余不再,那么利息收入又是否還存在尚未爆出的“雷”?
暴雷前報表即有七項異常
從“會計差錯”調整的數額來看,300億貨幣資金“差錯”,主要是這么分布的:存貨少計195億元、應收賬款少計6.4億元、在建工程少計6.3億元、利潤多計13億元、銷售費用少計4.9億元、財務費用少計2.3億元。
但這樣算下來,仍有72億虛增的貨幣資金調整不知所蹤,康美藥業的會計差錯更正并沒有說明。
2018年調整后的年報顯示,其他應收款突然增加約90億元。其中,年報審計會計師事務所對88.79億元的其他應收款未計提壞賬準備表達了保留意見。據年報附注顯示,該88.79億是普寧康都藥業有限公司和普寧市康淳藥業有限公司分別拆借。
在廈門國家會計學院財務舞弊研究中心的“天健財判”模型中,除存貨異常外,康美藥業至少還有六大財務異常。
其一是營收增長速度,2017年,康美藥業營收同比增長22%,而同行業增長為10%;
其二是毛利率畸高,康美藥業2017年毛利率高達30%,而同行業平均毛利率只有11.4%;
其三是預付賬款由7億突增至11億,縱向對比絕對值增幅較大;
其四是高存高貸,即賬面現金富余卻不斷向外借錢。而且,如此高額現金卻未做銀行理財;
其五是大股東高比例質押;
其六是現金流量表每單位凈利潤產生的經營凈現金流也低于同行業,同行業是0.72元,而康美藥業僅0.45元。
圖片來源:廈門國家會計學院財務舞弊研究中心康美藥業2017年年報研究報告
會計師事務所19年未變更
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下稱:正中珠江所)是康美藥業2001年IPO時的中介機構,直至2018年年報的19年間,均為康美藥業年報審核會計師事務所。2018年年報,是19年來正中珠江所第一次為康美藥業出具非標審計意見。
對于虛增的近300億貨幣資金,多位審計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么大金額的貨幣資金出‘差錯’,不可想象。”
在審計專業人士的眼中,貨幣資金是最不容易造假的一個科目,對貨幣資金的審計,也是所有是會計科目余額中審計最為輕松的部分,因為銀行配合度較高,且科目構成簡單。所以,很多會計師事務所安排剛畢業的審計師來審計企業的貨幣資金這個項目。
“貨幣資金的審計,主要針對真實性和完整性,上市公司的審計要求,每一個銀行賬戶都需要函證到。”一位審計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那么康美藥業近300億貨幣資金的真實性為何沒有能夠被審計機構發現?有審計專業人士分析稱,銀行配合企業貨幣資金造假的可能性不大,如此大規模的“差錯”,就存在審計機構配合企業造假的可能性。
一位高級會計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A股歷史上,也有企業通過假造一個“銀行營業部”來蒙騙審計機構對貨幣資金進行審計的案例,在康美藥業中,具體情形會是怎樣,依據目前的信息尚不好下結論。
多位受訪人士直言,300億現金虛增,這已經不能叫“會計差錯”了,這已經涉及財務舞弊了。
一位上市公司董秘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三張報表做得更好看的動機,除了融資之外,還可以放大市值,從而大股東可以從股票質押中融得更多的錢。
2019年一季度,康美藥業還新增了33億短期借款。2018年,康美藥業13次發行公司債、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間接融資合計182億元。
直接融資更是康美藥業資金來源的大頭。2001年初上市以來,康美藥業通過首發融資、配股、定向增長、發行優先股等方式,直接融資近680億元。
康美藥業從上市首日的總市值25.78億元,最高時增長到1170億元(2018年中旬),市值增長45倍。截至發稿,在4月30日跌停報收后,該公司最新總市值為475億元。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康美藥業第一大股東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已質押其所持公司99.53%的股份,第七大股東、實際控制人馬興田妻子許冬瑾也已質押其所持股份的96.84%。
責編:黃向東
(本文來自于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白仲平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