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
還能走多遠?
楊國英 財經專欄作家
四年一個輪回,共享單車大潮翻滾,經歷了潮起、潮涌和潮落。
4月4日,ofo官方回應,近日,ofo小黃車“被破產”的不實消息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關注。經確認,事件起因是一位ofo用戶到法院申請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破產,目前此案還在核查階段。
ofo會否破產,用戶法院申請和官方回應都當不得真,我們還是有必要看一看確切的財務數據——半年前的公開數據顯示,其時ofo整體負債為64.95億元,其中,用戶押金為36.5億元,供應鏈為10.2億元。
這樣的整體負債規模,對于處于共享單車角逐第二季、尚難以正式盈利的ofo而言,不僅意味有息債務規模仍將持續遞增,而且在缺乏實力投資機構的參與下,ofo即便當下不會破產,也是在破產的路上。
共享單車的第一季,始于2015?2017年,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以ofo和摩拜為首的共享單車運營商,在資本的助推下急速崛起,掀起了共享單車從潮起到潮涌的巨潮。
當下,毫無疑問,共享單車的大潮已落,至此,叩問的聲音難免出現,共享單車還能走多遠?
對于任何一個新興行業,我們不因為潮涌而對未來無限樂觀,同樣也不能因為潮落而對未來無限悲觀。早在2001年科網泡沫破滅之后,全球資本市場一度也悲觀地認為,互聯網或許是個偽命題,但行至今天,互聯網依舊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導性力量之一。
共享單車有未來,共享單車的路,還能走很遠。嚴謹推敲的話,共享單車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并非是偽命題,共享單車可以有效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難題,這在快節奏的一二線城市,是有龐大的市場剛性需求,這個我們從頭部共享單車的運營數據,是可以得出明確結論的。
今天的共享單車,看起來之所以無比悲情,其核心并非緣于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走不通,而在于過去幾年資本對頭部運營商的過度催熟,因為運營能力遠遠跟不上,而必然會帶來早衰。
比如ofo在短短兩三年間,估值就從零放大到近200億元,而在這期間,高管運營團隊卻一直沒有穩定過,精細化管理更是無從談起。
資本的催熟,是共享單車第一季的主旋律,而精細化運營則是共享單車第二季的主旋律——畢竟,共享單車是個管理鏈條特別長的行業,前端需要大數據能力,中端需要供應鏈能力,后端需要調度、維護、置換等服務配套能力——一點弱,則極容易導致滿盤輸的局面。
ofo的臨近終點,恰恰是共享單車這個行業再出發的起點,當下ofo的悲情,給這一新興行業提供了一個系統反省的機會——共享單車只有走出資本的泡沫,才能走向精細化運營的可續之路。
責任編輯:李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