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煙王”到“橙王”:褚時健的兩段人生路

從“煙王”到“橙王”:褚時健的兩段人生路
2019年03月06日 02:13 新浪財經綜合

  從煙王到橙王:褚時健的兩段人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 盧杉 上海報道

  91歲的褚時健走了,帶著一代商業傳奇落幕。

  不止社交媒體上出現了“史詩級”的刷屏,受其影響的眾多企業家亦紛紛發文悼念。

  “我這一生,74歲以前是干國營事業,74歲以后搞自己的事業。”2017年10月,褚時健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好多企業家都是用嘴講,如果總體上企業不行,國家就富不起來,企業家要擔當的就是讓社會財富不斷積累,國家要因為企業富起來,你要隨時覺得肩頭上有擔子去完成。”

  從政、經商、失去自由直至七十余歲再創業,褚時健用創造力、再創業的勇氣和觸底反彈的能力成就了兩個閃著光的品牌——紅塔山和褚橙,書寫了中國式的“企業家精神”。

  “玉溪印鈔機”

  很多外省的80、90后大概是通過王石認識的褚時健,比如兩人第一次見面,76歲的一代煙王在田間地頭跟果農討價還價,讓地產大佬受益良多。

  但大多數云南人都聽過一種說法:玉溪市有自己的“印鈔機”,指的是在褚時健手中從山溝溝里的小煙廠發展成為亞洲第一煙草帝國的紅塔集團;男士們的零花錢也大多貢獻給了紅塔山。

  褚時健1928年1月23日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1949年,參加云南武裝邊縱游擊隊;曾任玉溪地區行署人事科長;1958年-1978年,被下放至紅光農場改造,后任新平縣畜牧場、堵嶺農場副場長,曼蚌糖廠、戛灑糖廠廠長。

  40年前的1979年10月,51歲的褚時健上任玉溪卷煙廠廠長,褚時健走上了“中國煙草大王”之路。

  當時,紅塔集團的前身默默無聞,曾一度瀕臨倒閉。褚時健上任后動手整頓,并到國外考察學習“萬寶路”的經驗,他得出結論:要想獲得好的卷煙品質,一要有先進設備,二要有優質原料,而最重要的是第三條,要有好的管理機制。

  按照這樣的思路,在其主管期間,公司引進了國外設備;解決了煙草煙葉的原料差問題;實行三合一(即玉溪卷煙廠、玉溪煙草專賣局、玉溪市煙草公司合而為一)的管理制度。

  云南有光照和溫差等優質煙葉生長的必要條件,再加上科學地種植,煙廠2418畝煙草試驗田很快收獲了巨大的成功,平均畝產373公斤,高于云南全省平均畝產的242公斤;而且煙葉品質優良,中上等煙葉占比80%以上。這種等級的煙葉制成高檔香煙后,利潤是中下等煙葉的5倍。

  到1988年,玉溪卷煙廠從煙葉基地收獲的上等煙葉已經占到了全部煙葉的四成,中上等煙葉比例已經達到85%。

  1987年,玉溪卷煙廠向國家上繳利稅7.63億元,年增長近50%;到1993年,玉溪卷煙廠發展到巔峰時期,當年創利稅達到85億元,相當于當年360個中等農業縣一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在1979年到1994年間,褚時健成功將紅塔山打造成中國名牌香煙,使玉溪卷煙廠成為亞洲第一的現代化大型煙草企業,累計實現稅利991億元,成為地方財政支柱、國家稅利第一大戶。1994年,褚時健當選全國“十大改革風云人物”。

  紅塔集團成為當地實實在在的“印鈔機”。

  “小企業100人、200人我搞過,玉溪煙廠后來有四五千人,這放在別的地方要一萬人才能創造這么多財富。有一年,玉溪煙廠的財政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六千分之一,所以中央的四大報紙連續發表了十篇報道,叫做‘民族工業的樣板’。”褚時健說,企業家要主持企業工作,政府既要給任務也要給權力,“單給任務不給權力,不行;你要我把它經營好,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得想方設法把它搞好。所以我搞煙的時候,把中國不起眼的一個小煙廠、山溝溝里的小煙廠,搞到亞洲第一,搞到它的錢用不完。我的資金剩余了,可以搞交通、搞能源,所以瀾滄江的六級電站我們都參與了開發;從玉溪到昆明的高速公路是云南第一家企業出錢建設的高速公路,我們(紅塔集團)搞的。這樣子我覺得舒服,我對社會、對國家,算可以啦。”

  “云南的冠軍”

  國內具有知名度的農產品品牌鳳毛麟角,“褚橙”是其中的佼佼者。

  1999年1月9日,71歲的褚時健失去自由。2001年5月15日,褚時健因糖尿病保外就醫。

  2002年,74歲的褚時健與妻子在玉溪市新平縣哀牢山承包荒山開始種橙,開始第二次創業。

  2012年11月,“褚橙”進京,通過電商售賣,一戰成名。

  從2002年開始,褚時健夫婦在哀牢山上前后種下約34萬棵橙樹,并對橙子進行標準化種植和管理。與煙廠管理一樣,褚時健也習慣控制種橙的每個環節,一步步丈量果園,改良土壤結構,發明特別的混合農家肥,解決灌溉、病蟲害和口感差異問題等,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種橙子專家。

  2017年10月,褚時健由于身體緣故需要人攙扶著走在橙園里,但他還是對橙子情況很是熟悉:“過完國慶節還有一次整理,把多余的枝條剪掉。”褚時健其時在哀牢山上的褚橙莊園,向來訪媒體介紹了“褚橙”的長勢,“我們要求的果子(質量)是六個一公斤。”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大樹,都是在當時的2400畝上種下的。這么多年砍下來,我們的老樹只有十八九萬棵了,剛開始種的時候有34萬棵,太密了,水果不好,砍掉。所以這兩年,一邊砍樹,一邊增產,這個文章就有點難做。但是要保持品質,我們這一萬噸左右,品質是有特色的。”褚時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其在管理種植上與別人不同,“我們是農戶管理。其他很多種柑橘的是請零工來,但零工到這兩天是找不到的,勞動力緊張。但我們是一戶人家定了,一年八九萬、十萬塊錢,他們也很滿意,地方政府也覺得我們不單是種水果,這一帶的貧困農戶都脫貧了,一家人里一個兩個都可以供著讀大學,基本上這十多年算脫貧了。”

  褚時健老伴馬靜芬說,“一開始創業就是我們倆自己做,他75,我70,我比他小五歲。兩個孫女都沒有回來,還在國外念書。”

  開荒的時候非常辛苦,橙園里沒有房子,兩個老人搭了一個棚子住,“工人也是棚子,我們倆也是棚子,抬起來頭可以看到天。當然社會上有人說,他挑著擔子、我們倆去賣橙,那倒是說笑話了。75、70歲的人還挑著擔子去叫賣的話,那就更神奇了,可是沒有。可能大家都要問,你們為什么那么大年紀還能做這個事情、堅持下來?這個真的是很難的,當時只是想怎么活下去的問題。現在做到這個程度,真的,我們做夢也沒有想過。”

  褚橙也在不斷發展,“發展是大家關心的問題。我們現在核心區域,2017年結果的是二十三四萬棵樹。等所有樹都結果,核心這一塊的產量可以到一萬五到兩萬噸,將來使用褚橙商標的也是這一塊。”

  為彌補10月橙子市場的空缺,褚橙團隊也推出了青春版褚橙“實建橙”,是由褚時健外孫女婿李亞鑫的技術團隊于2013年開發種植的早熟品種,提前褚橙一個月上市。

  褚時健回溯了種植橙子的歷程。對于褚橙的未來,他對后輩們的培養寄予厚望,“果子成熟早,口感也非常不錯。我們正在訓練李亞鑫他們,能干一樣事把一件事做好”。

責任編輯:李鋒

褚時健 褚橙 玉溪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3-13 新諾威 300765 --
  • 03-13 青農商行 002958 3.96
  • 03-12 每日互動 300766 --
  • 03-08 錦浪科技 300763 26.64
  • 03-06 金時科技 002951 9.94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