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超90%人還沒出過國 提高收入水平才是硬道理

李迅雷:超90%人還沒出過國 提高收入水平才是硬道理
2019年02月06日 16:19 第一財經

  李迅雷:超過90%的人還沒出過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才是硬道理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剛剛公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旅游逆差創出歷史新高,達到2374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14億美元。旅游逆差創歷史新高,反映了國內居民境外出行消費規模在不斷擴大,但在居民收入增速下降的背景下,旅游業收入要實現快速增長并不現實。想方設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社會保障及福利水平才是硬道理,才是所有繁榮得以持續的前提。

  出過國的人數估計一個億

  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初步統計,2018年全年中國出境游旅客達到1.4億人次,比2017年全年1.29億人次多出1100萬,不過中國旅游研究院2017年的數據顯著低于國家統計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1.358億因私出境人次。不管如何,我國出境游的人次穩步增長,說明消費仍在升級。

  但是,出境不等于出國,香港、澳門、臺灣三地都屬于中國領土,因此,我們必須區分1.4億人次中究竟有多少屬于出國、多少是去港澳臺。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8》,2017年我國出國游的比例持續提升,約占到出境游總數的33.3%,假設2018年這一比例維持不變,則2018年出國游的人次約為4667萬。

  但必須注意了,人次不等于人數,人次必然大于人數。假設2018年出國人數中,其中有一半人平均出國兩次,則可能出國人數只有3100多萬。

  估算我國迄今為止出過國的國內居民人數,還有一個辦法是看國內居民持有有效護照的數量,由于在網上沒有找到迄今為止國內居民持有護照的確切數據,只找到2016年11月公安部副部長黃明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報告時透露,全國有效的因私普通護照持有量達1.2億本。

  假設到2018年末國內的有效護照數量達到1.4億本,這并不意味著出過國的人就達到1.4億,就像有駕照的人未必都會買車自駕一樣。我的判斷是,我國出過國的居民人數占持有的有效因私護照人口的比重一般不會超過80%,也就是略多于1億人。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過去曾經有過護照并出過國,如今護照過期沒有及時辦理的是否也要統計進去?確實應該納入統計,但苦于沒有數據,但相信這部分人占比很少——畢竟出國越早的人越富有,護照續辦也會越積極。

  此外,出國人數的增長應該與居民收入水平及收入增長率密切相關,中國旅游研究院研究也顯示,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出境人次數的匹配程度高度相關。累計52.4%的出境游居民集中在以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都市圈、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都市圈、以廣州和深圳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以及西南的成渝城市群(見《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8》)。

  2017年占全國人口20%的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4934元,但從“2017年中國出境旅游市場達到1.29億人次,出境旅游花費1152.9億美元(見《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8》)”看,差不多人均出境游花費要占高收入組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10%。

  一般而言,我國目前出境游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超過3000萬)是不過夜的,但出國游一般就要過夜,故出國游比出境游所花費的費用更高。因此,即便對于大部分高收入組的居民來說,出國游仍然屬于“奢華旅游”,能夠承受這類奢華旅游的,其可支配收入水平至少是高收入組平均水平兩倍,即年均12萬元人民幣以上。

  按國家統計局定義,高收入組總人數不足2.8億,其中年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2萬元的人數,應該不足1億人。也就是說,能夠承受當前出國平均花費的人數,理論上不超過一個億。

  總之,通過出境與出國之間的比例、人次與人數之間的關系、有效因私護照數量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分析,我國迄今為止出過國人數占我國總人口的比重肯定不到10%,可能在5%~7%這個區間內。

  出國游人數增長將呈現下降趨勢

  盡管不少權威機構對國內居民境外游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但2017年因私出境的人次增速只有5.7%,2010年22%、2015年10.6%、2016年5.6%,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實質上反映了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

  201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繼續下降,其背后反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含旅游業中的娛樂消費)支出增長只有6.7%,低于人均消費支出8.4%,其中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增速為16.1%,說明隨著人口老齡化,居民消費結構也在發生悄然變化。

  反映食品煙酒占居民消費支出比重的恩格爾系數,2018年降至28.4%,消費增速的下降、居民購房杠桿率的上升等,對消費升級的增速都起到了阻礙作用。

  從我國居民出境游的目的地看,2017年前15位目的地分別為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泰國、日本、越南、韓國、美國、中國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澳大利亞。不難發現,旅游目的地的路程較短,基本上集中在東亞地區,說白了,旅游支出中的交通費用相對較低。

  為何中國人均收入水平在全球排第70名左右,但出境游的人均消費支出額能夠排全球第一呢?

  我認為,我國居民境外游的主要花費在購物上,真正花在休閑、娛樂上的費用并不多。那么,為何要在購物消費上花那么多錢呢?

  原因很簡單,國內對品牌類商品的關稅較高,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我國居民出境游的實際旅游花費并不高,購物的目的是為了規避高關稅。

  本人曾估算過2014年1億多人次的出境游中,其中有超過3000萬屬于港澳等地的一日游,俗稱“奶粉黨”,從嚴格意義上講,這不屬于旅游支出,否則,就難以解釋為何人均收入水平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但出境游的人均支出反而領先于發達國家游客。

  另外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就是迄今為止對各階層居民收入差距偏大問題依然難有對策,這也會影響消費乃至旅游業的增長。

  據貝恩公司預計,2018年中國內地市場的奢侈品銷售總額將會達到230億歐元,按現行匯率計算同比增長18%,這是2018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兩倍。也就是說,邊際消費傾向較低群體的高檔消費增速反而是邊際消費傾向較高群體的基本消費增速的兩倍,這對于擴內需是不利的。

  隨著2019年春節旅游黃金周拉開序幕,我們不妨再仔細觀察一下出境及國內游相關數據,看看2019年春節的旅游消費增長情況是否符合我的判斷。

  通過發展旅游業來擴內需、增加綠色GDP、促進經濟轉型等,無疑是非常正確的選擇。這些年來,各地政府的確都在努力通過打造特色小鎮、挖掘和開發當地的歷史文化和旅游資源,以促進當地旅游業收入的增長,但旅游業的發展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密切相關,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業發展自然會水漲船高。但在居民收入增速下降的背景下,旅游業收入要實現快速增長并不現實。

  更進一步說,如今各地都在爭相開發旅游資源,則又可能造成旅游業的“供給過剩”,從而導致財政支出績效的下降和資源浪費。由于旅游人次及收入數據較難統計,可能會出現旅游業“高增長”及“一枝獨秀”的虛假政績。

  總之,想方設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社會保障及福利水平才是硬道理,才是所有繁榮得以持續的前提。

  (李迅雷系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居民收入 李迅雷 出境游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2-19 西安銀行 600928 4.68
  • 02-13 華陽國際 002949 --
  • 02-13 七彩化學 300758 22.09
  • 02-12 威派格 603956 --
  • 01-30 立華股份 300761 29.35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