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角獸”大掃描:呈現互聯網企業稱霸狀態

中國“獨角獸”大掃描:呈現互聯網企業稱霸狀態
2018年03月11日 01:27 經濟觀察報

  中國“獨角獸”大掃描:呈現互聯網企業稱霸狀態

  胡艷明

  861

  2018-03-12

  胡艷明

  3月8日,富士康順利過會,以36天的上市速度創造了企業拿到A股通行證的歷史。隨著監管層不斷釋放的利好信號,更多“獨角獸”企業登陸A股似乎指日可待。

  對于國內獨角獸企業,作為投資者的你了解多少呢?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2月底全球獨角獸俱樂部共有230家企業,分布在23個國家,中國以62家獨角獸企業居于第二位。中金公司研究表明,中國“獨角獸”的重要生存之道是結合互聯網等新興技術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滿足以及挖掘用戶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如文化娛樂、教育、游戲、出行、物流等等。

  盡管富士康領路在前,不過安信證券研究團隊認為,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獨角獸都能順利走上“快速通道”,目前的多項法規仍是限制重重。

  中美“獨角獸”比較

  根據美國創投研究機構CBIn-sights公布的全球獨角獸榜單,中美已成獨角獸雙巨頭:截至2018年 2月底全球獨角獸俱樂部共有230家企業,總市值達到8019億美元,分布在23個國家,有7個國家擁有3個及以上的獨角獸。其中113家獨角獸企業位于美國,達到全球獨角獸企業總數的49%,中國以62家獨角獸企業緊跟其后。美國獨角獸分布于23個行業領域,其中互聯網服務和金融行業的企業最多;中國獨角獸分布于18個行業領域,電子商務和互聯網服務領域企業最多。

  中金公司研究認為,如果說中美兩國在獨角獸企業分類上有區別,則是中國“獨角獸”重消費,美國“獨角獸”重科技。中國“獨角獸”的重要生存之道是結合互聯網等新興技術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滿足以及挖掘用戶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如文化娛樂、教育、游戲、出行、物流等等。來自消費、商業服務相關行業的“獨角獸”占全部中國“獨角獸”的60%。而美國60%的“獨角獸”集中在以技術創新為主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以及醫療保健等領域。

  不過,中國“獨角獸”融資能力不容小覷,且在快速成長。中金公司稱,基于互聯網公司數據庫提供商IT桔子的數據,中國獨角獸公司在2017年總共融資264億美元。與2017年全球主要交易所的IPO募資額相比,這個規模僅低于紐交所的首發融資規模,港交所、上交所、深交所 2017年 IPO募資額分別為172、164、151億美元。在可比口徑下,中國“獨角獸”的估值在2017年增長62%。

  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晨明認為,從獨角獸企業的分類可以看出,中國企業在“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創新上具有非常強的優勢,在某些領域甚至比歐美發達國家更有優勢。從行業分布來講,中美兩國的獨角獸企業都比較集中在互聯網、電子商務領域,這表明中美兩國在“互聯網+”的競爭優勢明顯強于其他經濟體。

  中國獨角獸企業有哪些?

  根據胡潤研究院的研究,中國2017年有120家獨角獸企業,其中在高端制造、云計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四個領域有29家。在“互聯網+X”領域,更是存在許多耳熟能詳的大型獨角獸。

  安信證券研究團隊統計顯示,中國120家獨角獸企業,總體估值近3萬億元人民幣。獨角獸榜單呈現互聯網企業稱霸的狀態。互聯網服務、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前三大行業的獨角獸占到上榜獨角獸企業總數的50%。

  分布區域方面,從地域分布來看,北京是2017年國內獨角獸企業數目最多的城市,總計54家企業上榜,占上榜企業總數的45%,顯示了北京在中國新經濟版圖中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上海和杭州分列二、三位,獨角獸企業數量分別為28家和13家;深圳和廣州分別以10家和3家位列第四、第五。

  從估值來看,北京仍然是中國獨角獸企業總體規模最大的城市,杭州的13家獨角獸企業估值總額超過了上海的28家企業,位于第二位。上海、深圳、廣州緊隨其后。

  從行業來看,高端制造、云計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四大行業的獨角獸企業數量為29家,占比達到25%。其中高端制造類企業居多且總估值排名靠前。從地域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北京(11家)、上海(7家)、深圳(3家)、杭州(3家)等城市,部分優秀的獨角獸企業已在籌備A股上市事宜,未來這四大行業企業將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法規限制重重

  富士康IPO速度之快超出市場預期,其反饋、上會等待階段用時明顯縮短了不少。富士康于2018年2月9日首次預披露,僅用時14天便通過反饋階段(將狀態更新至“預披露更新”),遠少于409天的目前IPO在排企業平均反饋天數。2018年3月8日,富士康進行首發上會審核,并成功過會,僅用13天便通過了上會等待階段,相較目前143天的平均上會等待時間大大節省。

  富士康在1個月內完成招股書申報到預披露更新,固然可以稱得上“神速”,不過安信證券研究團隊認為,但其實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獨角獸都能順利走上“快速通道”,目前的多項法規仍是限制重重。

  其一,主板上市需要連續3年凈利潤超過3000萬的門檻,“四新”企業中的許多獨角獸都難以達到 (事實上,在美股上市的京東、特斯拉,曾經的阿里巴巴、亞馬遜等都常年虧損);第二,在A股上市需要拆除VIE(可變利益實體)構架,相應的資本退出通道有待明確;第三,現有法規中發行對象的上限有待提高,即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公開發行證券問題;第四,針對企業同股不同權的內部規定,相關法律與許多獨角獸的現實沖突,需考慮修訂。

  另外,“獨角獸”企業登陸A股是否會影響市場的“資金量”?這同時也引發投資者對巨頭回歸后抽血成長股流動性的擔憂。中金公司分析師劉漢鋒研究認為,從體量來看,目前符合“四新”概念的中概股市值規模0.89萬億美元、港股0.81萬億美元、加上目前的“獨角獸”估值,總量在2.3萬億美元左右。若這些公司在未來有望通過中國存托憑證(CDR)或其他上市制度改革登陸A股市場,靜態估算潛在的融資量在3000億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接近2萬億。

  “雖然如若這些公司在未來3-5年登陸A股市場,或從資金面角度帶來一定的融資壓力,但高質量的四新龍頭持續上市在長期內將降低高質量成長股稀缺性、促進成長股優勝劣汰、表現分化。降低有競爭力的創新企業融資障礙也將更快地促進經濟結構、市場結構實現新老的轉換,未來3-5年內新經濟成分在經濟及A股市場的比例有望上升至50%甚至更高。”中金公司研究稱。

責任編輯:孟敏江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