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曝光臺315特別活動正式啟動】近年來,銀行卡被盜刷、買理財遇飛單的案例屢見不鮮,金融消費者維權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 【在線投訴】
打好“組合拳” 補齊金融監管短板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錢箐旎
備受關注的“僑興案”,在2017年年末落下帷幕。銀監會開出“史上最大罰單”,違規擔保“窩案”罰沒超20億元。
2017年,監管部門把主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力整治市場亂象,依法查處大案要案,“僑興案”即是其中的突出個案。進入2018年,維護金融業合規健康發展,金融強監管防風險力度還將持續加大。
1月13日,銀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明確2018年重點整治公司治理不健全、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利益輸送、違法違規展業、案件與操作風險、行業廉潔風險等8個方面。
在銀監會有關負責人看來,2017年銀監會組織開展了系列專項治理行動,下大力氣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銀行業經營發展呈現出積極變化,整體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但是,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銀行業改革發展和監管的常態化重點工作。
金融“組合拳”直指脫實向虛
“2017年宏觀調控的主要指向,是通過強監管來治理各種金融亂象和金融脫實向虛問題,以降低金融體系潛在風險,提高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剛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2017年年初的“一行三會”工作會議,到年中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再到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防控金融風險都是重中之重,而持續優化監管體系和執行力度則是防控金融風險的重要方式。
在浙商銀行經濟分析師楊躍看來,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既要防“黑天鵝”“灰犀牛”,更要防范“明斯基時刻”的出現。對此,監管指向準、出手重,在“堵偏門”的同時更多“開正門”,推動金融轉型升級。
在銀行業,從監管范圍看,包括表外理財、同業存單納入MPA,銀監會“三三四”專項治理,嚴查消費貸入樓市,發布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等一系列監管方案密集出臺。從監管力度看,截至目前,銀監會已公布2655張罰單,數量之多達到歷史之最。
在保險業,保監會同樣重拳出擊整治市場亂象。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28日,年內保監會已公布37張監管函,而2016年全年為16張。除了監管函,保監會的行政處罰更是“直擊要害”。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保監會開出了47張罰單,各地保監局出具了878張罰單,總計925張罰單,罰沒金額超過1億元。
努力實現“三個良性循環”
金融業是經營風險的行業,防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題。“金融風險尤其是系統性金融風險一旦發生,不僅影響范圍極大,同時還具有極強的傳染效應,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劇烈沖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歷史上,日本房地產泡沫、亞洲金融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歐洲債務危機等,都是從金融業開始,在金融機構和實體經濟之間橫向傳染和蔓延,對整個金融體系甚至實體經濟產生嚴重后果,教訓慘痛。在董希淼看來,今后一段時間,類似的“黑天鵝”“灰犀牛”仍有可能出現。
如何有效防控金融風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三個良性循環”的要求。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既抓住了防控金融風險的“牛鼻子”,又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對做好2018年防控金融風險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曾剛表示,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是指金融回歸本源,強化對實體經濟以及國家戰略目標的支持。具體包括,加強金融對精準扶貧的支持力度,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加快綠色金融創新與投入,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助力產業結構升級等。
金融與房地產業的良性循環,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金融應服從宏觀調控要求,嚴格控制房地產開發貸款,并嚴格執行監管要求,在準確評估借款人還款能力的基礎上審慎發放個人按揭貸款,并嚴禁消費類貸款流入房地產市場;另一方面,金融應積極參與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加大廉租房建設領域的資金投入,并加大租賃市場上的金融創新,以支持租售并舉的政策落地等。
金融業內部的良性循環是指金融同業之間的業務和資金流轉要回歸流動性管理本源。同業業務過去的過度發展導致了金融脫實向虛以及“影子風險”等諸多問題,需要逐步清理。目前,短期的監管整治已經取得明顯效果,從2017年底開始,監管重點開始從專項治理過渡到監管制度完善,以求根治同業業務過度發展所導致的各種亂象。
完善制度為規范發展奠定基礎
“近年來我國金融領域擊穿風險底線的主要隱患是違法犯罪活動的蔓延,特別是傳統金融機構進行的監管套利,民間金融機構的非法集資和詐騙,不僅造成了諸如e租寶之類風險事件,還帶來了一系列群體性社會問題。”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表示,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處置,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
從國外的經驗看,楊躍表示,系統化、動態化的金融監管機制是金融改革順利推進的重要保障和前提。以美國為例,其在金融機構分業經營和混業經營模式之間的多次政策調整,便是基于當時經濟環境和金融市場的特定階段的需要而變動,由此也持續推動了整個金融市場和監管體系的改革和優化。
此外,以機構監管為主轉向機構監管與業務功能監管并重是金融監管改革的重要方向。“美國放開混業經營限制后,其分業監管的監管體系沒有及時跟進,跨市場交易處于‘監管空白地帶’成為引發次貸危機的原因之一。”楊躍表示,次貸危機后,美國的金融監管體系開始重視業務功能監管,對不同類型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開展場外衍生品交易進行統籌管理和監督。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2018年的監管工作應該是2017年的延續。一方面,在2017年的金融亂象整治中發現的嚴重違規問題,將被逐步處置;另一方面,薄弱環節的監管制度建設將會逐步落地。
曾剛表示,《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及與之相關的銀行理財等監管細則,均有望在2018年落地。此外,流動性監管、銀信合作、資本監管以及其他金融亂象比較集中領域的監管規則,也將密集出臺。制度完善將為金融業的規范發展奠定基礎,是防風險工作取得成功的關鍵。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