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國經濟的真實溫度,見證逐夢時代的前行腳步。誰能代表2019年度商業最強驅動力?點擊投票,評選你心中的“2019十大經濟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解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四大看點
【俠客島按】
又是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次會議召開的時間點非常不一般。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達標之年。
站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僅僅梳理一年經濟工作的表現,更具有一個階段的承前啟后意義。
這次會議都說了什么?有哪些新提法、回應了哪些關切?島上連夜聯絡了相關經濟、金融領域專家解讀分析。話不多說,一起來看。
看點一:特殊時點的政策延續性
前面提到,2020年是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因此本次經濟工作會議除了對本年度經濟工作進行分析總結、對下年度經濟任務進行前瞻部署之外,還將貫徹新發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堅戰、確保民生等重點工作做了再度強調,體現出經濟社會發展層面政策的延續性。
幾個重點值得再次強調:
比如在分析當前經濟形勢時,強調“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而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等等,坦誠的文字背后是高度的清醒。
會議也繼續強調了“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還有應對挑戰的底氣,比如黨的堅強領導、制度優勢、物質技術基礎雄厚,以及超大規模的市場和內需潛力、龐大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等,體現了一以貫之的信心。
具體措施也多體現了政策延續性。比如打好三大攻堅戰時,強調要及時解決新老問題。確保脫貧攻堅如期完成,此期間“政策、資金重點將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污染防治不能一刀切,要“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至于金融領域,則非常看重“宏觀杠桿率的基本穩定”,要求壓實各方責任等等。
這次會議在確保民生方面也是著墨頗多。比如提出要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再如,將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難的問題再度提上日程表;同時,特別強調養老金務必按時足額發放。
看點二:耐人尋味的新提法
這次會議不僅有政策方面的延續性,也有耐人尋味的新提法。最打眼的莫過于貨幣政策方面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而非延續此前“松緊適度”的提法。
會議通報中稱,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如何理解“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難道如坊間所言要“放水”了?
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聊過之后,島妹發現顯然不是。
在顏色看來,貨幣政策在穩健之余靈活適度,意味著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要針對經濟運行變化,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適度調節,或是向松調節,或是向緊調節,不能一概而論。
如今經濟下行壓力和通脹同時存在,貨幣政策在穩健之余保有一定的靈活性,顯然是必要的。
那么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要加強對哪些行業的支持呢?
會議稱,要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看點三:鍥而不舍的逆周期調控
本次會議還有一大看點,就是逆周期調控。
會議強調,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在此情況下,要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這些定調表述與近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一脈相承,“穩”字出現的頻率頗高,體現出穩增長的重要性。島妹注意到,今年經濟工作會議公報中,“穩”字出現了29次,而去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公報中則出現了22次。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今年的經濟工作體現出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雙底線思維,但從對明年經濟工作的部署來看,政策重心或將向穩增長一方傾斜。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本次會議對三大攻堅戰的表述順序有所調整,曾經作為三大攻堅戰之首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如今排在第三,對于相關工作的安排表述較少,或體現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將在穩增長的前提下穩妥推進。
致力于穩增長的逆周期調控,在過去一年中貫穿始終。
貨幣政策方面,2019年全年內,央行有兩次全面降準,降準幅度合計1.5個百分點,釋放中長期資金約2.4萬億元;分三次對部分中小銀行實施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2800億元。同時,定向支持中小微及民營企業,三次實施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操作,釋放資金超過8200億元。
此外,央行還力推利率市場化改革,推動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下行,迄今為止LPR(貸款基礎利率)已三次下調,共16個基點。與此同時,中期借貸便利(MLF)、公開市場操作(OMO)也始終發揮作用,應對包商事件等短期沖擊,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財政政策方面,“減稅降費”也為財政政策的積極提供了空間。
國稅總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其中新增減稅15109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2725億元,完成全年進度的90%;其中增值稅改革新增減稅7035億元,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減稅1827億元,個人所得稅兩步改革疊加減稅4426億元。
本次經濟工作會議也對財政政策做出重點部署,比起2018年底的“加力增效”,本次會議側重加強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在具體安排上,并未提及出臺新的減稅降費措施,而是強調注重結構調整,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做好重點領域保障,支持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
值得注意的是,減稅降費只是在降低企業成本時被提及,亦未提及大幅提高地方債發行量。為何會發生這一變化?2019年全年的減稅降費給財政帶來的壓力或是主要原因。
國研中心此前的報告稱,2020年中國不具備開展新的大規模減稅空間,而應進一步完善減稅政策細節措施,著力解決政策實施中少數行業減負不明顯、減稅降費紅利傳導不暢等問題,鞏固減稅降費成果,等待稅基擴大,發揮減稅降費促進投資和消費的作用。
看點四:回應房子、豬肉等民生關切
豬肉無疑是熱中之熱。肉價飛漲之后,元旦、春節還能大口吃肉嗎?
本次經濟工作會議的回應擲地有聲: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做到保供穩價。
這可不是空口無憑,據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的官網消息,近期將有4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市場,每個企業交易成交數量不超過600噸,交易時間為2019年12月12日13時至16時。
除了豬肉,大多數人最關心的就是房地產。
2019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申“房住不炒”,并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然而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多地疑似放松調控政策的舉動層出不窮。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近期發布的研報顯示,11月全國累計有超過20城發布了各種類型的人才吸引政策。其中,佛山、南京、上海、成都、中山等接近10個城市發布的人才政策中,都有人才購房資格、購房補貼相關的內容,無異于定向放松樓市限購。
從歷史規律看,在重要政策關口,地方樓市調控往往比較密集。
這次,中央清楚重申“房住不炒”,但也強調要“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意味著什么呢?很顯然,炒房的算盤可以收起來了,房價將在“因城施策”、“房住不炒”的大方向下做好企穩規劃。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政府不會放松全局性的房地產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或者大幅放松信貸政策;但可能允許部分地方政府小幅放松限購政策,比如通過簡化落戶要求和人才引進政策等方式,房地產開放商偏緊的融資條件也可能會邊際松動。
國家金融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進一步補充道,所謂”因城施策”,是“房住不炒”的原則下的“因城施策”。中國各地的經濟發展階段不一樣,各地房市供求關系和發展階段不同,房產運行價格和運行區間也不同,在此情況下若執行相同的調控政策,本身就不太務實合理。
文/云中歌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