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云擬IPO 真有“云”還是噱頭?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大眼樓管/肖恩
美國著名基金經理彼得林奇曾說,要小心那些名字花里胡哨的公司。
近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科”)公告宣布,其擬分拆所屬子公司萬物云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物云”)到香港聯交所上市。
萬物云空間,本質上就是個物業管理公司,但這個詞既與“萬物互聯”搭上了點邊,還會讓人產生一種其與“云計算”存在某種關系的聯想。
那么我們要問,萬物云,究竟有沒有“物聯網”,究竟有沒有“云”,還是這一切只是噱頭?
每年拿營收的1.5%用于科技研發
萬科年報顯示,截止2020年萬物云以在管面積5.66億平方米(2021上半年未披露在管面積),超過同期雅生活服務的5.05億平米及碧桂園服務的4.09億平方米,位列行業第一。加上陽光智博2020年末的0.302億平米、伯恩物業0.7億平米在管面積,保守估計,目前萬物云的在管面至少達到了6.68億平米。
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體量,萬物云的營收也是名列前茅。上半年,萬物云實現營收103.8億元(含向萬科集團提供服務的收入),僅次于碧桂園服務的115.6億元,同比增長33.3%。
其中住宅物業服務收入57.1億元,占比55.0%;商業物業及設施服務31.6億元,占比30.4%;智慧城市服務6.3億元,占比6.1%;其余包括社區生活服務收入5.6億元、萬物成長收入3.2億元。
看上去收入構成基本都是傳統的物業管理業務,而據朱保全表示,萬物云從每年的營業收入中,會拿出1.5%用于研發與創新,也就是說今年萬物云的研發投入預計達到3億左右。這個研發投入放在一般的公司不算少,畢竟在A股研發費用超過3億的公司只有490家,但是要放在“云計算”和“物聯網”行業來說,3億元幾乎等于沒有。
我們找到IaaS、PaaS、SaaS、物聯網公司金山云、紫光股份、用友軟件、小米集團,甚至是萬物云模仿的貝殼等5家公司2020年研發支出進行對比。
事實上,名字里帶云的企業體量多數是體量較大的云服務商,國內包括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天翼云、金山云等,這些公司的體量和科技含量,與萬物云并不是一類物種。
打起了同行的主意
那么,萬物云這“區區”億元的經費都投到了哪里呢?
朱保全表示,從萬科物業到萬物云的轉變,就像是Google到Alpha、鏈家到貝殼的轉變。換句話說,萬物云所謂的“云”科技實則是物業服務的數字化網絡平臺,即其所謂的睿聯盟平臺,而這個概念并不是萬科最先提出來的,甚至都不是萬科第一個在做的。
數年前彩生活就通過彩之云進行平臺輸出,在2018年彩生活曾通過平臺輸出指引與95家企業達成合作,2019年覆蓋面積達12億平方米。但此后,彩生活有意減少了對合作面積的表述,目前也并沒有做出聲勢,彩生活、花樣年目前的總市值僅18、20億元。
有一個并不成功的案例在前,緣何萬科仍要打同行的主意,做個平臺出來收租呢?
郁亮或許是看到了“衣食住行”都有了具有影響力信息交易平臺,其中“住”目前走出來的是貝殼,而貝殼僅僅是覆蓋了交易端,物業服務端的平臺,似乎應該能成事,盡管彩之云沒有做到。
睿聯盟平臺,就是萬物云從2013年就開始陸續打造的物業服務數字化網絡平臺,睿聯盟通過為成員企業使用統一的設施設備、員工、客戶、支付系統或標準,同時通過睿服務合作模式共享解決方案,即所謂BPaaS服務,2020年10月,萬物云發布“星塵”操作系統作為開放連接平臺。
而要撐起這個平臺,光有自己內部輸血的項目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雷同于路邊歌手,萬科第一步就是自己需要先往帽子里扔幾塊錢,之后其他人才會跟隨。
截止2021年中,萬科物業自己管理5.66億平米,這些都是睿聯盟的“原住民”;
2019年10月,升龍投資集團與萬物云達成合作,雙方成立的物業合資公司加入睿聯盟;
2020年9月,萬物云宣布以換股方式收購陽光城旗下陽光智博,必定接入睿聯盟;
2020年10月,收購三盛旗下物業后,伯恩物業宣布加盟萬物云生態家族;
……
這與貝殼起步之初頗有相似之處,萬物云的下一步,就在住宅物業領域形成的BPaaS服務將在萬物云旗下各空間服務子品牌上全覆蓋,并以睿聯盟及“星辰”為主要載體對外進行輸出。
但究其根本,萬物云及其平臺的操作系統最多就是一個物業服務領域的SaaS(星辰操作系統也有可能是外部采購),平臺積累的數據多了就可以上云,租公有云抑或是建私有云。譬如今年7月的武漢遠程運營中心,3000多個在管項目實現線上指揮調度和運營考核。
不做肯定是等死 做了也可能是找死
公告顯示,目前萬科直接或間接合計持有萬物云62.889%股權,萬物云營收與規模均處于物管行業領先地位,
“萬科物業”品牌的社區空間服務已覆蓋105個大中城市(含香港)、3490個項目;
“萬物梁行”商企服務品牌已服務超1900個項目,涵蓋商業、寫字樓等業態,客戶包括中國市值前十互聯網企業中的8家;
“萬物云城”為品牌城市空間服務,業務范圍已輻射北京、深圳、廣州等21個城市。
以此體量,萬物云本應可以在行業內穩坐頭部地位,但朱保全卻認為不做平臺肯定是等死,做了也可能是找死。
帶著找死的心態,萬物云請來了原阿里云智聯網首席科學丁險峰,丁險峰有20年的AI與IoT物聯網領域經驗的互聯網高管,目前的新身份是萬物云管理合伙人、首席科學家CTO。
除了找人站臺,把名字全部改一遍也是提高科技含量的一種手法。“萬科物業”變成“萬物云”;“中標某物業項目”變成了“中標B端客戶”;“萬科物業+萬物梁行+萬物云城”變成了“空間+科技+成長”三大板塊。
但目前來說,萬科搭建的平臺和數字化工具,離全面滲透進物業管理中還有較長的路要走。朱保全表示萬科物業20%的流程是通過遠程完成。
綜上看,萬物云就是通過“星辰”操作系統的形式,搭建了一個物業管理數字化平臺“睿聯盟”,并先以自己及收購進來的物業接入“睿聯盟”,試圖做成“彩之云”沒有做成的事,做平臺收同行的租。但一個SaaS級別的平臺操作系統,甚至有可能是采購的SaaS,且IOT物聯網應用物業服務領域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萬物云的“云”含量實在有點低。
作者
肖恩
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員
熱文排行
聯系我們
- 郵 箱: yongfei3@staff.sina.com.cn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新浪總部大廈
- 微 博:新浪財經房產
400-052-0066 歡迎批評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