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慘”的銀行理財還能投嗎?

被“罵慘”的銀行理財還能投嗎?
2023年01月30日 13:22 市場資訊

  作者 | 周夢婷

  編輯 | 田晏林

  “打算等到2月底再看看,如果收益率還這么差,到期我立刻全取出來。”買了五年銀行理財的馮肖說。

  這個春節假期,馮肖和親朋好友聚會時,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只有一個——今年究竟該不該理財,怎么才能理好財?老話講“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可朋友們卻半開玩笑地說,現在變成了“你不理財,財就不會離開你”。

  “都是被傷過的人啊。”馮肖掃了眼自己的銀行App,雖然她手里的一款穩健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較前幾個月已有所上升,但和2022年10月中旬的巔峰時刻相比,收益率已砍半。

  截至1月28日,她算了下,收益率較春節放假前的2.22%微漲至2.76%。“最好的時候,收益率能有4.5%,后來行情急轉直下,最差時跌到只剩1%左右。”

  變化發生在2022年11月。回憶起那場震驚理財圈的產品跌破凈值事件,馮肖至今都不敢相信,一直以穩健見長的銀行固收類理財產品,怎么會讓人三天虧掉三個月的收益?

  在始料未及的大面積虧損中,李華買的銀行理財產品同樣未能幸免于難,“當時不僅幾個月的收益全部虧掉,我的本金都受到了影響。”

  2023年2月,李華手中的北京銀行“京華遠見易淘金”產品將要到期,雖然近七日年收益率已漲到2.75%,但跟之前超4%的收益相比,落差還是太大。“以后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我是不會再買了,可能會選一些相對比較靈活的活期理財產品吧。”

  根據普益標準統計,截至2022年四季度,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約為26.65萬億,回落至2022年1季度水平,其中全國性理財公司(含全國性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理財存續規模環比下降超過了1.8萬億,是導致銀行理財存續規模下降的最重要因素。

  在普益標準看來,2022年11月的銀行理財產品“破凈潮”,及12月封閉式產品到期規模的增加是導致銀行理財存續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

  2023年首月,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的態度,還是較為冷漠。即便在春節期間,也沒有等來滿血復活。

  以中銀理財為例,旗下產品中銀理財穩富(季季開)0105,屬于R2中低風險,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為2.91%,預約時間為2022年12月22日至2023年1月4日,開放日為2023年1月5日。市界發現,該產品目前已處于停售狀態,當前還有剩余額度155.89億元。

(圖源/視覺中國)(圖源/視覺中國)

  銀行不再力推“春節專屬”

  春節往往是消費高峰期,銀行和各大理財公司也會乘勢推出春節專屬理財產品。但2023年銀行的春節理財市場,相比往年,有些啞火。

  1月29日,市界查詢中國理財網發現,帶有“春節專屬”“新春專享”概念的理財產品合計15只,其中存續產品11只,分別來自寧銀理財、民生理財、農銀理財、新疆銀行;在售的產品有4只,其中3只來自寧銀理財,另外1只來自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普益標準認為,今年春節專屬、新春專享理財產品發行數量明顯銳減的原因,主要是銀行未發售春節主題理財產品。“隨著銀行理財完成凈值化改造,銀行不再能保證給投資者更高的收益率,再加之前不久債市調整導致大量產品收益波動甚至虧損,所以各銀行和理財公司也不再主打‘春節專屬’這個概念。”

  除了不再主打春節專屬產品,當前銀行也更樂于向投資者推薦更為保守的理財產品。

  “現在我們發行的產品大部分以中低風險為主。”北京銀行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1月30日,該行推出了兩款中低風險的封閉式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分別為“京華遠見15個月封閉式固定收益類2號”和“京華遠見2年封閉式固定收益類2號”,風險等級皆是PR2,起購金額是1元,業績比較基準分別為3.6%~3.8%和3.8%~4.0%。

  打開各大銀行理財App,市界發現目前在售的理財產品主要以PR1低風險、PR2中低風險為主。例如于2023年1月30日開售的光大理財推出的陽光碧靈活1號,是PR2中低風險,七日年化收益率為2.43%;華夏理財推出的PR1低風險產品“華夏理財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3號p”,七日年化利率為2.34%。

  最近一個月,銀行理財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從2022年12月以來,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推出的產品來看,以攤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財產品重出江湖。

  交銀理財在官方微信公眾號表示,將推出7款攤余成本法理財產品,皆為“交銀理財穩享靈動慧利系列”,產品期限4個月到1年期不等,業績比較基準在3%~3.7%之間。上述北京銀行即將推出的理財產品也是以攤余成本法估值。

  市界注意到,當前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以攤余成本法估值的都是定期封閉式理財產品。

  目前,理財產品估值方法主要有兩種:攤余成本法和市值法。

  雖然二者只是收益的不同計算方式,但區別在于,前者是用票面價格與買入價格之差乘以買入數量,就是投資債券的溢價收益,再加上到期時拿到的所有利息,就是投資該債券的所有收益。在攤余成本法下,會把這些收益平攤到每天,每日計提收益。

  而后者按照監管要求,不能給預期收益率,只能提供一個過去的業績比較基準,因此每天的凈值必須及時披露。

  這里要知道,當前市面上銀行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有超過50%都投向了債券。采用攤余成本法,不用考慮期間債券票面價格波動,可以將債券組合持有到期收益平攤在每一天。

  舉例來看:如果某一年期銀行理財產品,持有的底層資產為1年期的債券,利率為3.65%,購入成本10萬元,到期的利息收益為100000元×3.65%=3650元。若采用攤余成本法,獲得的收益會平攤到每一天,即3650元/365天=10元/天。

  也就是說,不管這期間債券市場怎么波動,只要債券沒有發生實質性信用風險,這個理財產品每天能賺10元。

  在行業人士看來,攤余成本法估值雖然不能確保銀行理財不虧,但能讓產品的凈值“看起來”沒有太大的波動,有助于穩定客戶心態,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理財產品的安全。

  當前,各大銀行理財子公司幾乎都在跟客戶普及“攤余成本法”。去年12月下旬,南銀理財剛科普過“攤余成本法”后,1月16日又對與其如影隨形的“減值計提”進行介紹。與此同時,工銀理財、招銀理財、交銀理財等皆開始給客戶講述用攤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財產品的相關知識。

  普益標準研究員霍怡靜曾表示,當債市波動劇烈時,銀行理財產品贖回壓力較大,推出符合監管條件的攤余成本法產品或只是理財公司短期應對方式之一。但長期來看,理財公司應當持續提升產品風險控制能力和投研能力,積極應對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動,以獲得投資者信任。

  為何難見“開門紅”?

  發生在2022年罕見的銀行理財大跌,讓眾多客戶心有余悸。究其原因,多位研究人士表示,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變化,與債市和股市的表現息息相關。

  “債市回暖,債券價格上漲、利率下行,前期購買的債券價值上升,固收類理財產品底層資產以債券為主,收益率隨之上升;另一方面,對于眾多配置了權益類資產的理財產品來說,凈值上升更多是因為股市止跌回升。”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表示。

  反過來看,也是如此。2022年11月11日以來,債券市場暴跌,而所有底層資產投向債券的理財產品自然都很慘。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度報告(2022年)》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存續余額27.35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93.83%。

  與此同時,股市的回暖也加重了債市的波動。銀行理財產品雖配置了一定比例的權益類資產,但畢竟只占很小一部分,“市場投資者對經濟前景更加樂觀,使得部分債市資金可能流入到股市,部分債基面臨一定贖回壓力,債券供給增加。”周茂華說。

  不過,行業普遍認為,債市下行,最直接的原因還是2022年國債收益率創紀錄大漲。為什么國債收益率會飆升呢?2022年11月,監管層陸續出臺了優化防疫“二十條”,和支持房地產健康發展的金融“十六條”,被業內視為影響資本市場的關鍵因素。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一系列支持政策有望助力經濟基本面回暖和信用環境的改善,也使投資者對政策以及長期經濟的預期發生轉變,越發看好權益市場復蘇,因此開始主動調倉,導致債基等固收類產品被提前贖回,管理人不得不拋售債券資產,進而使債市面臨較大的贖回壓力。

  此外,據招商銀行研究院資產負債管理部觀察,去年10月下旬以來,銀行間流動性出現邊際收緊,貨幣市場利率中樞整體上行逐漸向政策利率靠攏。也就是說,貨幣沒有以前寬松了,降低了債券的吸引力。

  不過,在行業人士看來,更關鍵的是,債市在經歷過去兩年的上漲后,已經處在相對高的位置,隨著經濟復蘇的預期愈來愈強,債券投資的性價比也在下降。

(圖源/視覺中國)(圖源/視覺中國)

  而且,選擇銀行理財的投資者們,往往是為了“求穩”,對于短期波動的容忍度較低,也容易引發贖回行為。當理財和基金拋售壓力較大時,又會引發市場繼續調整,繼而進一步影響凈值,繼續引發贖回壓力,形成和股票市場回撤時類似的“踩踏效應”。

  “銀行理財和基金客戶習慣于‘追漲殺跌’,申贖行為的‘順周期性’往往會放大市場波動,再度引發凈值調整,繼而再度激起贖回壓力,形成惡性循環。”中信證券明明債券研究團隊表示。

  回想2022年初,浦發銀行旗下理財子公司浦銀理財,作為當年首家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推出固收類產品“浦銀理財多元系列之鴻瑞啟航”,一經亮相便遭市場哄搶。但這種火熱的景象沒能復制到2023年開年。

  “這真是印證了市場上沒什么東西是只漲不跌的。”一位銀行從業者向市界坦言。

  徹底告別“保本”時代?

  2022年,被業內視為凈值化時代元年。這一年的銀行理財,擁有一個完美開篇卻沒有迎來愉快的結局。而進入2023年,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的結束,徹底打破剛性兌付,銀行理財產品也告別了“零風險”,迎來了全面凈值化時代。

  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2022年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財產品的規模已經壓降至0。

  在此背景下,銀行理財的“破凈潮”被業內人士視為產品凈值化轉型后的正常現象,同時也深刻改變著中國的財富管理市場。未來的銀行理財,業內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在兼顧產品規模的同時,平衡好投資者的持有體驗。

  普益標準研究員認為,全面凈值化時代,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銀行理財市場的發展主要面臨三方面的挑戰:一是機構如何平衡收益和風險,二是如何增強自身產品競爭力,三是如何增強投研能力。

  投研不足一直以來是銀行理財公司的通病。當前,銀行理財子公司資產配置品種仍以固定收益類和現金管理類為主。如何優化配置產品結構,是擺在銀行理財公司面前的新考題。

  畢竟對金融機構而言,固收類基金固然是擴大規模的基礎,但權益類基金是業績表現良好與否的關鍵。

  “理財公司要強化投研能力,實現規模與能力的再匹配。進一步豐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手段和建立全天候大類資產配置能力;積極向監管申請相關投資牌照,通過衍生品對沖市場風險。”南銀理財市場研究部總經理王強松表示。

  與此同時,對投資者的教育也必不可少。“過去幾年銀行及理財公司一直在加強投資者教育工作,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投資者對于凈值波動的理財產品接受程度仍然不高,投資者教育工作依然任重道遠。”劉銀平表示。

  事實上,經過去年的洗禮,投資者已切身體會到,即便是再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也有“虧本”的可能。投資有風險,這是全面凈值化時代每個投資者的必修課。

  (AI財經社)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琳琳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31 億道信息 001314 35
  • 01-31 阿萊德 301419 24.8
  • 01-31 新贛江 873167 9.45
  • 01-30 湖南裕能 301358 23.77
  • 01-30 裕太微 688515 92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