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方囤積居奇 投機者跟風炒貨變"韭菜"

資本方囤積居奇 投機者跟風炒貨變"韭菜"
2020年06月18日 07:21 新浪財經綜合

買銀行理財吃虧上當?遇到銀行霸王條款?告訴我們幫您解決并贏取1000元現金大獎。

  原標題:資本方囤積居奇 投機者跟風炒貨變“韭菜”

  來源:經濟參考報

  球鞋、服飾、玩具……這些商品竟成為瘋狂炒作的工具;看盤、抄底、T+0……這些專業術語并非出現在股票或期貨從業者口中,而是出現在炒球鞋、炒服飾、炒玩具的“沖沖群”里。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調查發現,從小圈子蔓延興起的“炒貨”風潮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下變了味兒,并已形成完整的利益鏈條,不少人在動輒幾十甚至幾百倍漲幅的誘惑下進場,期待締造一夜暴富的神話,最終卻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分析人士認為,球鞋、服飾、玩具等并不具備與高溢價匹配的價值,各類商品二級交易平臺呈現出明顯的“金融化”趨勢,會給盲目跟風的投機者造成經濟損失,甚至可能引發金融風險。

  萬物皆可炒

  高收益吸引年輕人入圈

  “球鞋、服裝是用來穿的,玩具是用來玩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本是人人皆知的常識,但在投機者看來,它們都成了炒作生財的工具。

  當前,網絡上活躍著大量“炒貨”的App平臺。記者在一個名為“著魔”的App討論社區看到,許多交流“炒鞋”經驗的人曬出自己的交易記錄和獲利金額,吸引投機者加入自己創建的“沖沖群”。同樣炒得火熱的不只是球鞋,還有洛麗塔服裝、潮流玩具、盲盒等。

  記者通過論壇加入了一個炒潮流玩具的“沖沖群”,300多人的微信群里平時幾乎沒有人閑聊,但是當群主發布信息,押寶某個玩具號召大家買進時,群里會突然蹦出幾十條消息,大多是成員表示跟進買入。

  今年20歲的唐馳(化名)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名大學二年級學生,而在他創建的“沖沖群”里,卻是一呼百應的“大哥”。唐馳帶領群成員們低價買入商品,通過頻繁的買進賣出拉升價格,吸引散戶入場,并將囤貨在高價時賣出獲利。同樣的操作,過去半年唐馳經歷了多次,短短幾個月就賺了60多萬元。

  高額獲利源于“炒貨”市場的高溢價。群里一位資深炒鞋客介紹,去年7月在“得物”球鞋交易App平臺上,某款鞋的價格超過6.6萬元,溢價超3200%,另一款鞋的價格超過3.6萬元,溢價近2700%。

  “無論炒的是什么東西,方法都差不多,就是炒價格。”唐馳透露,由于人為操縱,商品價格會很快回落,只有精通其中套路、會把握時機的人才能賺錢,不懂的人只能被“割韭菜”。

  投入成本不高的“炒貨”行為,也成了年輕人追捧的“投資”方式,頻繁的交易讓市場日趨火熱。據球鞋資訊公眾號“瘋牛球鞋報告”統計,去年8月19日當天,在球鞋交易App平臺“nice”上成交量前100名的球鞋產品中,有26個熱門款的成交金額達到4.5億元,超過當日新三板9431家公司的成交量。與此同時,大量與炒球鞋、炒玩具、炒盲盒相關的App平臺、創業項目也隨之誕生。

  利益鏈條助推

  “炒貨”市場生意火爆

  球鞋、服飾、玩具的價格為何會飆上天?記者調查發現,其背后是由品牌方、資本方、二級市場交易App和炒貨客組成的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

  球鞋愛好者小澤(化名)介紹,以炒鞋為例,球鞋的初始發售是一級市場,發售后其他渠道的轉售被稱為二級市場。一級市場價格由球鞋品牌方決定,二級市場價格則會隨著購買者的喜好和供給關系出現波動。

  品牌方,是“炒貨”鏈條的第一個環節。如,新鞋發售時,品牌方深諳“愛鞋一族”對高端球鞋的需求心理,會通過饑餓營銷的方式限量供應新鞋,從而帶動球鞋討論熱度和其在二級市場的價格攀升,進而通過二級市場的熱度引領,拉動球鞋的銷售,在一級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其實炒鞋在國外一直都有,但是球鞋的價格基本在合理區間波動,因為真正喜歡限量版球鞋的畢竟是一個小群體。”小澤說,但由于大量資本的入場,讓原本小范圍的炒鞋徹底變了味兒。

  資本方,是“炒貨”鏈條的第二個環節。以炒鞋為例,品牌方發售新鞋后,資本方大量掃貨、囤貨,他們不僅開發出搶鞋機器人軟件,還大量收購搶鞋軟件賬號,一人同時操作上千個賬號,搶購一級市場的球鞋。小澤說:“資本方、黃牛進來后,買鞋賣鞋變成一場資本游戲,整個市場的風險變得越來越高。”

  一位洛麗塔服裝炒貨客告訴記者,掌握資本的黃牛會刻意購買囤貨,人為制造稀缺性,直接影響商品價格。不久前,她花1000多元購買的洛麗塔裙子轉手就賣了4000多元,原價300多元買入的玩偶背包在二手交易市場也能賣到上千元。

  交易平臺,是“炒貨”鏈條的第三個環節。“炒貨”的中心環節是在二級市場交易,而“得物”“著魔”等二級市場交易App的出現,為便捷、大規模的交易提供了可能。記者發現,多個交易App都推出了寄售服務,炒貨者可在平臺上實現即買即賣,該服務類似于期貨交易,購買者買到鞋后可以選擇不發貨、收貨,而是直接又掛在平臺上售賣,通過操作一夜即可漲跌數千元。

  記者在體驗購買的過程中發現,付款時可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或信用卡實現分期付款,類似加杠桿服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金融風險。

  炒貨客,是“炒貨”鏈條的第四個環節。炒貨客通過二級市場交易獲利,成為收割“韭菜”的最后一環。和唐馳一樣的炒貨客,受限于資金規模,無法在商品發售的一級市場搶占先機,炒貨客們便聯合起來成立一個個小團體,合作控制商品價格的短期波動,吸引散戶入局后拋售商品而獲利。大量炒貨團體的出現導致商品價格波動頻繁且缺乏規律,給二級市場交易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和風險。

  此外,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新出現的二級市場交易平臺,會私下與影響力較大的炒貨客合作,通過炒貨客吸引更多人在平臺上交易,而炒貨客也會在小團體中透露自己與平臺的關系,號稱掌握內部消息而吸引更多人入圈。交易平臺與炒貨客的合謀,助推了“炒貨”市場的火熱,也讓散戶在交易中承擔更大風險。

  狂熱投機背后

  暗藏重重危機

  “潮流文化愛好者會因為一雙球鞋、一個玩具背后的文化和獨特的設計花高價買單,而投機者只在乎商品轉手能賺多少錢。”小澤說,以前買高端球鞋的都是真正的球鞋愛好者,現在買鞋的大多數不是炒鞋客就是“接盤俠”,服飾、玩具等商品的炒作方式也類似,為了賺錢進入“炒貨”市場的新手,正是資本方想要“吸血”的對象。

  “沖沖群”里一位成員私下告訴記者,如果是新手千萬不要貿然囤貨。今年年初他刷信用卡囤了一萬多元的球鞋,沒想到后來球鞋價格大幅下降到4000多元,他不得不向朋友借錢償還信用卡。

  炒貨經驗豐富的唐馳也坦言,炒貨真正賺錢的是少數,損失最大的一定不會是資本方和專業炒貨客,沒有經驗只是看著圈子火熱想要撈一筆的散戶往往“損失慘重”。

  實際上,早在去年10月,相關部門已發布《警惕“炒鞋”熱潮防范金融風險》的相關警示,但炒鞋市場短暫調整后,又日趨火熱,另外還衍生出炒服裝、炒潮流玩具等新變種。

  “‘炒貨’將有可能引發金融風險。”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敬說,球鞋、玩具、服裝等商品成本不高,并不具備金融產品的屬性,且供給端容易被控制,其市場價格具有很強的可操控性,投資風險較高。

  李敬表示,“炒貨”二級市場交易平臺“金融化”的趨勢進一步放大了市場的流動性和規模,如果不加以有效監管,其交易體量越來越大后,可能對現有的金融秩序產生影響,也會對“穩金融”產生不利影響。

  “‘炒賣商品’是一種市場投機行為,市場泡沫巨大,風險系數很高。”李敬說,尤其對于年輕人而言,一夜暴富只是神話,不應該盲目跟風炒作,投資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多名專家建議,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涉及炒球鞋、服裝、玩具等“炒貨”平臺的資金交易監測,強化對“炒貨”平臺風險特征的識別,一旦發現平臺存在風險過大,或存在參與洗錢等犯罪活動嫌疑,及時采取有力的監管措施。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潘翹楚

交易平臺 金融風險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6-22 天智航 688277 --
  • 06-22 捷安高科 300845 --
  • 06-19 勝藍股份 300843 10.01
  • 06-19 皖儀科技 688600 15.5
  • 06-18 首都在線 300846 3.3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