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公募基金矢志耕耘砥礪奮進。如今每2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基民,我們正在尋找與基金有故事的你。【基金20年:牢記使命 揚帆資管新時代】【公募20年:行業掌舵者寄語》】
新浪財經訊 由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主辦,天弘基金和興業銀行聯合承辦的“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北京峰會”3月3日在北京舉行。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在會上表示,人口老齡化高原對于我國養老金體系發展帶來挑戰,現收現付制和完全積累制各有優缺點,單一的現收現付或完全積累都難以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不可持續。養老金體系改革趨勢是多支柱體系。
以下為發言實錄:
董克用:我們現在來進入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有兩項成果的介紹。首先,由我給各位領導和嘉賓介紹一下我們論壇2017年做的一項研究,就是關于我國第二三支柱補充養老金體系改革,之后由黨俊武介紹。首先介紹我們論壇研究的成果和內容。
我介紹之前特別感謝,一個是感謝信安金融集團對我們這個研究給予了幫助,并且參與討論,提供了大量國際資料,這個方面對于我們的研究很有幫助。另外,特別感謝我們論壇兩位核心成員,他們分別帶領了兩個小組完成了兩部分的研究。除兩個小組外,還有總報告的參加者,一共有20多位研究人員參加報告的研究。該研究花了很大的力氣,唯一的遺憾就是大家今天沒有拿到報告全文。因為正好趕上春季,我沒有想到大家過節的愿望這么強,很早就沒人干活了,星期一才開始干活,我們實在沒有辦法,以后我們吸取這個教訓。這也是好事兒,不要過度勞累,大家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我們盡快完成之后,會補交給大家,大家只要登記一下就會免費寄給大家。
我主要介紹四個方面的內容,包括我們的課題研究背景、對第二支柱職業養老金、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的判斷、通過二三支柱的研究得到一些啟示,以及我們進一步的研究。我們這是展示一些要點,時間有限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評和指正。
第一部分是背景,我們為什么研究這個?為什么花這么長時間花這么大力氣?首先一個背景就是我們認為我們國家這種老齡化的速度會加快,我國將進入一個中國老齡化的高原。隨著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人口總量會在2030年達到高峰,老齡人口合的高峰也預計是2060年,但是更重要的老齡化比重,我們的老齡人口65歲以上人口占人口的比重會開始爬坡,大家可以看到45度線在爬坡。這個爬坡還有變化,因為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們2017年的新出生的人口低于2016年,也就是說我們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但是我們出生人口卻在下降。如果這樣的形勢發生,那么隨著50年,很多人進入老齡,死亡人口將上升,那么我們的高峰點可能會提前,我們的坡度會更陡,因此,人口老齡化這樣的情況對我們養老金的體系帶來挑戰,它使我們的撫養系數增加,使我們的負擔更加沉重,從收支角度來看,我們的支出不斷的擴張,我們養老金的負債問題會逐步顯現。現在沒有問題,但是養老金是一個長期問題,不能說今天應對明天的問題,很多國家做了70年的精算,要應對70年,我們這個圖是到2100年,所以養老金必須從長遠來看。
我們國家處于全球規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續最長的老齡化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積極應對、科學應對、綜合應對。當然老齡化其實不是我們國家是唯一的,遇到這個問題更多的是發達國家,所以我們現在看看發達國家他們這個方面,應對老齡化的養老金方面他們做了哪些探索?我們看到,其實發達國家的養老金體系,養老金的收集模式、支付模式是兩種基本模式,一種是現收現付,一種是完全積累模式。這兩個模式各有各的優缺點,簡單來說如果沒有人口老齡化,現收現付模式是可以,沒有什么大問題。但是遇到人口老齡化會遇到挑戰,財務上滿足全覆蓋滿足充足性,滿足可持續性是很難的,已經有例證證明了。那么完全積累也有問題,國際上也有這個案例。
所以結論是什么?現收現付和完全積累,各有優缺點,單一的現收現付或者完全積累難以應對老齡化的挑戰,不可持續,這是國際給我們的經驗啟示。因此,發達國家考慮什么?他們在探索多支柱的這樣一個體系,通過多支柱克服單一的模式所造成的問題。第一支柱是公共養老金是政府兜底,是保障國民的養老安全,所以采取現收現付模式,是一種保險模式,不用做太多積累,但是有積累更多,比如加拿大做了很多投資積累,當然沒有也沒關系,因為有財政兜底。同時建立第二支柱,第二支柱是職業養老金,政府給稅收優惠,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完全積累。第三是個人養老金,政府給予稅收優惠,個人自愿參加,完全積累。
三支柱的核心是實現政府、單位和個人的三方共擔,共擔才能實現充足性、可持續性。稅收優惠是三支柱的關鍵點,那么有這一點可以區別于其他的養老產品,在這之外有錢我特別在意養老,我可以再購買其他的養老產品,人壽產品等等。但是,進入三支柱一定是有政府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
那么我們看一下發達國家的經驗,而我們國家的問題是什么?這個問題剛才我們的學術委員會主席已經提到了,我們的問題實際上很清楚,是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我們國家的基本矛盾發生了變化。這一點在養老金體系得到充分體現,我們看一下這個表,也可以看到和美國這樣一個發達國家來比,當然OECD很多國家都是這樣,我們可以看到世界兩個大國經濟總量第一第二的大國,那么養老金體系有非常明顯的差異,美國一二三支柱比較均衡,而我們國家確實一枝獨大,我們第三支柱還沒有落地,所以,一枝獨大是我們發展的不均衡。這樣不均衡使得老百姓(59.750, -0.24, -0.40%)的期望特別高,所以感覺不充分,需要進一步提高,這是第二個問題我們為什么研究。
同時我們還看到我們研究二三支柱的問題,有緊迫性,我們第一支柱建立的時候,其實那個時候沒有進入老齡化社會,那個時候我們壓力不那么大,可以比較從容。但是到了今天老齡化壓力已經到來,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因此我們覺得二三支柱的發展迫在眉睫,而且我們沒有試錯的時間窗口。如果說我們再想建立企業年金養老保險一樣,然后不斷的改進,今天拿出改進的方案來,在二三支柱上我們沒有時間。如果再用20年,那已經晚了,所以我們講我們必須盡快做,一開始走好,減少試錯成本,不要出現問題再糾錯,這就是我們為什么研究這個課題的一個背景。四大背景,老齡化、多支柱,我們的不均衡和緊迫性。
那么,我們對二支柱我們的職業養老金,我們有什么基本判斷?大家知道我們的職業養老金現在有兩個部分,一個是企業年金、一個是職業年金,我們企業和職業年金,按照制度建設我們差了十年,我們面對的群體不同,一個是企業、一個是機關事業。員工參與方式我們企業年金是自愿,自主建立。我們的職業年金我們想了想怎么描述?自動參與。因為我們扣除的時候,自動被扣除,一方面交基本養老保險,一方面交基本年金,所以我想這是一種自動參與,但是這個自動參與和國外自動參與有差異,因為國外是可以退出,我們現在沒有退出機制。
這種模式略有差異,企業年金是市場化運作,我們的職業年金采用全額撥款的單位繳費采取記賬方式,所以略有差異。我們主要判斷了一下我們的企業年金,企業年金通過十來年的發展,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一個是企業年金制度層級不高,制度定位不明確,我們看了整個歷史文件和各種描述,我們感覺到還沒有提到應有的層次,還只是說有錢就做,那不行,其實這不夠。然后是我們的基本養老保險負擔比較重,讓企業參與企業年金參與能力不足,同時對企業年金的運營需要完善。
下一步應該怎么做?我們提出我們建議四個方面的改進措施。一個是稅收,強化稅收優惠,通過降費等激勵措施提高企業年金的吸引力,通過法律形式確定我們的稅收優惠模式,提高層次,不是一種辦法,我們要通過法律形式,要給定心丸,我們加大企業年金稅收優惠力度,降低企業參與成本,我們建議將比例制的方案改為額度制,明確征稅規則,我們應該考慮稅收優惠,同時我們在待遇階段應該設置一定的免稅額,我們應該降低五險一金的繳費成本,釋放市場發展空間。這是圍繞稅收這個方面我們提出的政策建議。
第二我們希望加強企業年金制度的便利性、靈活性設計,逐步擴大制度覆蓋面。這里有一個發達國家實行過自動加入機制,這個自動加入機制應該可以考慮。有這種自動加入,能夠更好的擴大企業年金的覆蓋面,而且我們要明確自動加入退出機制,提供自我退出的選擇權,同時給員工一定的投資權。另外,建立企業年金的應急借款機制,解決長期需求和短期需求的矛盾,在這個情況下實際上也可以領取,這些都是加大激勵措施。
同時,投資運營模式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我們考慮放開個人投資選擇權。因為目前沒有這樣的投資選擇權,我們應該實時的放開,加強投資者教育,我們應該建立合格默認投資工具,他沒有選擇但是我們可以提供一些產品,這些產品是能夠默認做投資的。我們應該擴展投資范圍和投資領域,像我們的企業年金我們應該可以考慮在境外投資,在全世界發展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我們的企業年金應該走出國門等等,擴大我們的投資渠道。
然后同時加強監管,現在的監管措施和配套設施不夠完善,第一是審慎監管,我們強化監管的法制建設,提高立法層級。加強社會監督力量的培育,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機制。監管需要全社會來監管,才能真正的提高監管的力度。
那么,在第二支柱方面我們還有一個思考,我們覺得從未來發展來看我們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應該能夠統一為職業養老金,我們要設置這個兩部分。因為這樣設置兩部分我們覺得是可能會造成一種新的不公平,因為并軌之后并為職業養老金統一運行,我們有的是虛賬記錄,不是實賬,這個和市場化運作之間產生一些矛盾。我們的職業養老金現在有的省還是實賬的,這樣勞動力流動的時候會產生障礙,你是在機關,你要轉到事業或者企業去,這個怎么做?全額撥款的也有事業單位,怎么流動?所以這個方面為什么把它統一?因為它有條件。這兩個無論是職業年金或者企業年金,都是單位主導,都是雇主主導的第二職業的職業養老金,都由單位和個人繳費,籌資結構也一致,所以具備統一的條件。在完善企業內外發展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把這兩種模式逐步統一,其實沒有必要形成兩種模式,這是我們的思考供大家批評。
第三部分,我們在研究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的時候,就是個人主導的養老金,這個部分我們國家沒有開始,我們主要以國際經驗開始,當然也考慮中國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為什么做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它的功能定位是什么?我們提到了八大作用,一個是為了我們那些還沒有享受過稅收優惠,沒有第二支柱的我們靈活就業,靈活就業不一定就是低收入,或者沒有參加第二支柱的職工,我們提供一種制度保障,那么,通過稅收優惠來積累擴大覆蓋面,擴大稅收優惠的覆蓋面。
這樣做了之后有助于減輕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的壓力,但是不是都看第一支柱,有利于形成國家、單位與個人三方責任共擔機制,但是機制在那兒,主要建立這樣一種機制,這就是發揮的作用。同時,可以建成補充養老金的歸集賬戶,實現參保者流動權益保障,最終它是落實到個人賬戶。它鼓勵國民形成長期養老規劃,同時能夠兼顧國民的短期需求。這樣一個賬戶引導大家長期規劃,同時你有短期的需求我們可以取,不是不能取。同時我們把國民的儲蓄養老變成投資養老,儲蓄養老很好,中國人民愛儲蓄,存了很多錢,但是長期來看儲蓄養老不如投資養老,那么這塊發達國家已經證明這一點,我們應該通過這樣的方式改善我們的家庭資產配置,把我們的儲蓄養老變成投資養老。
這樣做有可能對于我們資本市場的完善,對我們投資機構的培育起到正面作用,會有助于更多投資機構的發展和壯大,有利于我們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完善。從發達國家來看二、三支柱的積累性養老金是資本市場的壓艙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立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有三大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第三支柱建設必須納入養老金體系整體建設,統籌考慮,不能單兵突擊,要整體考慮,那么放到整體養老金體系到底怎么做?這三個支柱是什么比例、什么結構?第三需要多部委的共同參與,協調推進。我們很高興看到春節前人社部和財政部我們成立了工作小組,共同啟動第三支柱的制度建設,我們覺得非常好,這個面涉及非常廣,所以單一的部委很難做到,需要大家協同來做。第三支柱必須確保準入公平,使我們的不同行業都具有同等的參與機會,這樣一開始就使它走上一個健康發展、快速發展的一條路,三大原則。
那么也有幾個關鍵點,第一個點是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的激勵機制,包括稅收優惠,我們甚至可以探索財政補貼。稅收優惠我們建議采取限額而非比例,我們考慮二三支柱的稅收優惠打通,我們不能讓有些人投入的太多,二三支柱的稅收優惠需要打通,因為都有國外私人養老金的性質。第三我們探索財政補貼的機制,我們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把它放到第三支柱,通過投資來作為他們的補充養老,這是國際已有的經驗。
第二個關鍵點是賬戶制,賬戶制的優勢是通過唯一的個人賬戶,可以實現稅收的享受,個人投資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最后這個賬戶它具有唯一識別性的個人賬戶,可以依靠多方載體提高個人養老金的覆蓋面,我們現在全國社保卡已經發了10億多張,第二個是建立賬戶制,第三個關鍵點是參與產品和投資渠道多元化,我們銀行基金保險多可以納入老百姓的選擇范圍,滿足不同群體的需要,不同群體有不同需要,年齡大有穩健的需要,年輕人有風險投資需要。要建立產品準入制度,這個產品需要評估,同時還要建立默認投資機制,如果一段時間沒有主動投資,那么這些進入默認產品。
第四個關鍵點就是未來的運行模式,我們覺得中國需要試點先行,我們允許符合條件的產品和機構先期參與,我們趕快搭建以賬戶為中心的設立運作和領取平臺,同時加強投資者教育和投資者保護,也要告訴老百姓我們為什么要有?你怎樣做?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這不是短期做的。他們看到政策出臺到政策見效了,要將近十年時間。所以我們現在開始做已經不早了,當然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更先進,因為中國IT系統很強大,我們年輕人通過網上的信息傳播的很快,但是也要做投資者教育。第三我們強化第三支柱養老金的配套機制建設,怎么來支取?怎么配套上?這套機制建設是非常復雜的,這些都是關鍵點都是需要注意的,四大關鍵點。
同時我們通過這樣的研究對二三支柱的研究,我們得到了一點啟示。啟示有很多,前面談到第二和第三支柱,對于二三支柱來說我們有四大啟示,第一個我們認為長期目標需要明確,關鍵是處理好代際負擔,二三支柱必須和一支柱統一謀劃,需要早做預判和設計。關鍵是平衡好代際負擔,在職工作的一代和退出的時候,這個需要考慮幾十年,而不是幾年。
第二個啟示,我們應該尊重歷史,制度的歷史,我們財政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現在的一枝獨大是有歷史淵源,不是不對,當時就是這樣。那么擺脫這種局面,國家財政我們承認這樣的制度歷史,確實我們這代人該退休了,那么這種歷史包袱應該承擔起來,只有承擔這個之后我們才能夠為第二三支柱的發展留出空間。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做什么?我們認為就是承擔這樣的歷史責任,非常好,這樣留出了發展空間。但是,到底承擔多少?怎么承擔?這個需要一個量化的東西,而不是只有一個口頭上的東西,要把它設計好。
第三,我們這種改革一定是漸進式的增量改革。我們看到第一支柱的負擔很重,但是也不能馬上降低,我們不但不降,還要逐步提高。但是通過增量改革我們的目標一定是逐步降低第一支柱的負擔,這是我們的目的。所以這是一個漸進式的增量改革。最后我們要注重公平性。我們要注重制度建設中機會的公平,在稅收優惠條件下,人人都有機會享受稅收優惠,享受這個工具,我們一定需要注重。
我們的課題告一段落,但是我們發現我們還有一些問題沒有研究完,我們給大家提出希望社會各界能夠關注這種問題。我們一二三格局和比例將來是什么格局、什么比例?這不是幾個人說了算,而且應該社會達成共識,或者我們近期目標是什么?遠期目標是什么?這不是一個課題能夠做完的。第二個課題,因為我們是五險一金,還有住房公積金,這個比例不低。這樣一個公積金和二三支柱有什么關系?應該有關系應該有聯系,這個聯系怎么聯系?我們的教授提出一些想法,但是我們分報告提到了,我們覺得還沒有完全破題,還沒有完全解釋清楚這個應該怎么辦?住房就是住房,養老就是養老,還是養老住房聯系起來解決?這是我們下一步具體可以研究的下一個課題,具體可以研究的問題。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曹婕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