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邱利 陳鋒 北京報道
A股震蕩之際,傳來一積極信號,基金發行市場出現回暖跡象,近日多只權益類基金提前結束募集,基金“爆款”頻現,知名基金經理丘棟榮和私募大佬楊東強勢“吸金”,外資巨頭橋水旗下新品被秒殺,首只指數基金“日光基”也于近日誕生。
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基金發行的火熱,意味著將為A股帶來更多增量資金入場,同時,基金發行火熱也會帶動機構話語權增加,未來A股市場分化會加劇,更有利于價值投資。
公募基金爆款頻出
原計劃2月17日結束募集的工銀瑞信中證稀有金屬主題ETF提前售罄,該基金2月14日公告稱,基金通過現金認購方式發售的首次募集規模上限為18億元,統計顯示,截至2月13日通過現金認購方式的累計有效認購申請份額總額已超過本次募集規模上限。
值得一提的是,2月10日國泰中證1000增強ETF公告成立,該基金發行“一日售罄”,單日募集14.58億元,成為繼中庚港股通價值之后,年內第二只單日募集完畢的權益型基金,也是今年首只指數基金“日光基”。公告顯示,該基金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為9831戶,戶均認購金額14.83萬元。
此外,還有一大批基金新產品提前結束募集。中銀基金2月10日宣布旗下中銀創新成長提前一個多月結募,截止時間由3月31日提前至2月10日;華夏聚銳優選三個月持有、華夏聚恒優選三個月持有、華夏汽車產業、博時中證500增強策略ETF等產品也均在本月宣布提前結募。
劉有華認為,基金發行回暖,一方面跟基金業績大幅反彈有關,今年1月以來,隨著二級市場的反彈,基金整體業績漲幅喜人,一個月的時間就基本上填平了2022年的跌幅,在賺錢效應帶動下,投資者認購基金熱情空前高漲;另一方面,A股在經過大幅回調之后,估值再次回歸低位,投資價值凸顯,而且中國經濟恢復態勢良好,因此投資者對A股未來行情充滿信心,疊加現在A股機構化越來越明顯,投資者也越來越成熟,對基金行業認可度也在提升,因此購買基金成為當下投資者理財的主流趨勢,而且基金類型愈發豐富,配置價值提升的同時,也能滿足更多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需求。
頭部私募基金積極“上新”
私募基金也不遑多讓,發行市場迎來小陽春。百億大佬楊東旗下新基金大賣近27億元,外資巨頭橋水旗下產品募集近4億元。
“奔私”后的楊東備受資金青睞,其掌舵的寧泉資產旗下新產品近日大賣,公告顯示,該基金封閉期兩年,投資起點50萬元,2月6日到2月17日在興業銀行渠道銷售,有消息稱,截至2月15日募集金額已達到27億元。
無獨有偶,橋水中國近日也在發行新產品,據媒體報道,該基金銷售額度存在一定限制,不過仍受到廣大客戶追捧,某渠道一周募集近4億元。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今年1月共有49家百億私募“上新”產品,共計備案174只,梅山保稅港區凌頂投資、華軟新動力私募基金、一村投資、廣金美好、思勰投資備案數量居前。
基金經理看好后市行情
手握重金的基金經理又將投向哪里?多位基金經理對于今年A股市場持有較為樂觀的態度。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2023年將是價值投資大年,在經濟復蘇、美聯儲加息接近尾聲的情況下,今年A股市場有望走出一個比較好的走勢,特別是被錯殺的優質龍頭股有望重新受到資金的配置,消費白馬股也有望出現恢復性上漲,甚至可能會有超預期的表現。
泉果基金趙詣表示,建倉以高端制造為主,輔以消費、醫藥和港股。整體上會從三個維度選擇投資的方向,一是具有全球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具備全球核心競爭力,從中國走向世界,尤其是以新能源為主的很多企業已經成為全球龍頭,甚至是市場份額第一;二是在內循環過程中有很多領域出現國產替代的機會,包括電子、半導體、航空發動機等;三是很多受疫情影響的行業通過政策變化,會迎來經營效率的拐點,其中可能會以消費、醫療,包括受流動性影響的港股,都是非常好的機會。
銀華基金李曉星則認為,今年最大變量是市場信心恢復,最看好科技成長股方向。具體投資方向上,將繼續選擇業績持續兌現的優質公司,包括電動車、光伏、儲能、海風、國防軍工、半導體設備和材料、信創、互聯網、消費醫療、創新藥以及食品飲料等行業。
責任編輯:吳劍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