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劉亮)第十四屆國際跨國公司領袖圓桌會議日前在北京舉行。在當天舉辦的平行論壇之一“中國—澳大利亞工商領導人圓桌會議”上,中澳工商界人士探討兩國未來經貿合作新機遇,分析經貿合作新形勢。
中國連續多年穩居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伙伴,兩國經貿合作關系日益彰顯韌性。在國際經貿面臨下行挑戰的背景下,2023年,中澳雙邊貿易額達到1.61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9.8%,高于同期中國進出口增幅。與此同時,全球直接投資規模雖有所下滑,但去年澳大利亞實際對華投資仍實現較快增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指出,中澳經貿合作的韌性,根植于兩國經濟的高度互補性。這種互補性在鐵礦石、天然氣和農產品等傳統合作領域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如在鐵礦石貿易方面,澳大利亞作為出口大國,其絕大部分鐵礦石主要銷往中國,中國則是其主要進口國,這種緊密的供需關系進一步強化了雙方經貿合作的穩固基礎。
近年來,伴隨中澳兩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與轉型,雙方經貿合作逐步向更多領域延伸。去年,鋰礦超過液化天然氣成為澳大利亞對華第二大出口商品,為雙邊貿易添加新的增長亮點。與此同時,在綠色發展和數字技術日益成為國際主流趨勢的背景下,中澳兩國經貿合作也孕育著新機遇。
王一鳴表示,未來兩國在攜手推進高碳產業去碳化進程、共同開發新能源以及發展綠色金融方面大有作為。他舉例稱,中澳在風電和光伏領域互補性強,中國在相關技術及設備制造上具備明顯優勢,而澳大利亞則擁有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這將為雙方合作提供堅實基礎。
隨著數字技術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中澳合作空間也亟待拓展。與會專家指出,澳大利亞高度重視數字貿易和電子商務,中國的電商平臺優勢明顯,雙方可拓展電商銷售、倉儲物流、電子支付等領域合作,提高跨境電商便利化程度,將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帶給兩國消費者。
經貿合作關系是中澳雙邊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中澳雙邊關系曾一度存在波折,但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特邀副會長趙華林指出,去年以來中澳雙方高層互動恢復,推動了兩國關系改善,也讓中澳各領域對話合作進一步得到恢復和發展。
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有所抬頭,加強民間層面交往愈發關鍵。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沈昕看來,中澳經貿關系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不能再僅僅依靠商品和服務的買與賣,更需要的是讓兩國民眾真正體會到經貿關系帶來的好處,如此才能使兩國民意真正持續地支持中澳關系的發展。
作為兩國“乒乓外交”的親歷者,澳大利亞學者格里高利·克拉克在回憶這段往事時表示,體育以其獨特的互動方式,將澳中兩國緊密聯系在一起。他稱,兩國民間力量巨大,如今許多中國留學生在澳求學,澳中不少地方還結成多對友好城市,中國目前還對澳大利亞試行免簽政策,這些對增進民間交往大有裨益。(完)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