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訪|建信理財總裁謝國旺: “硬幣論”詮釋建行底色,自建系統是個“三邊工程”
作為建行資管板塊的核心載體,以及策應國家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重要布局,建信理財還有“國內首家開業的理財公司” 這一隱性聲譽資產。如今,其標簽又低調地多了一項:目前自主發行比例最高的頭部理財公司。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記者獲悉,近日,建信理財的時點管理規模一舉突破1.5萬億大關。這個里程碑式的基底,絕大部分由其自行筑牢,約七成的存續規模為自主發行。當其它理財公司因為從母行承接產品節奏趨于平緩而規模增長減速的時候,建信理財步態穩健,今年以來規模增量與增幅均居同業前列。
兩年來時路,建信理財嚴格踐行“母子分離”模式的道路自信和制度優越性正在逐步彰顯,規模效應與經營效益不斷創出新高就是最好證明。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記者對謝國旺進行了專訪,其對建信理財發展歷程進行了系統性復盤,講述建信理財如何在服務母行和貼合市場中找到巧妙平衡。
從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銷售新規、到現金管理新規,一系列制度辦法的出臺,使銀行理財業務的基礎運行體系和管理框架不斷完善。雖然仍然叫“理財”,但銀行理財從形式到內涵都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投資運作管理邏輯重塑、投研能力建設提上日程、資管科技成為核心競爭力。
建信理財總裁謝國旺對此深有感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謝國旺直言理財行業發展仍處初級階段:市場聚焦的權益投資層面,目前須借力被動投資來發展權益類業務,投研框架也才初步架設完畢。科技基礎設施還未能做到全場景賦能,建信理財自建資管系統類似于邊打仗、邊修路、邊種糧食的“三邊工程”。
對于建信理財的業務運作,謝國旺總結出了一套“硬幣論”:建信理財就像一塊硬幣,正面是產品(發行),背面是資產(配置),夾層是風控。建信理財要將這三種能力均衡鍛煉,同時在堅持承襲建行基因的路徑里,完成差異化彰顯。
既是建行財富管理入口,又發揮“橋梁疏通”作用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建行有公募基金、保險、信托等11張金融牌照,而理財子公司是其中唯一貫穿母行客戶、渠道、資產,且同時從事公私募的子公司。依托較為齊全的牌照功能,建信理財在集團內部擔綱何種角色,如何反哺母行?
謝國旺:建信理財身上有這么幾個標簽:我們除了是國內首家開業的理財子公司,還是建行集團內唯一母行全資控股的資管類子公司、唯一一家總部設在大灣區的子公司。
牌照雖新,但我們作為理財業務載體已有15年歷史。鑒于理財業務和銀行客戶天然的緊密度,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對外把理財子公司打造成建行財富管理的入口;作為建行資管板塊的重要樞紐,理財子公司對內要發揮“橋梁疏通”的作用。
首先來看對外定位,我們希望把理財子公司做成建行財富管理生態的入口:對于眾多銀行普通客戶來說,他很難穿透區分多張金融牌照所代表的不同專業領域。而銀行理財是其中最具普惠性的,同時依托母行龐大網點及客戶經理多年的用戶陪伴,最適合于承擔抓手之責。
今年以來,我們獲客呈現大幅提速趨勢。前六個月我們新增客戶314萬戶,增幅高達62%。(記者注:截至今年6月末,持有建信理財產品的客戶數為820萬戶,較年初的506萬增幅高達62.06%)且產品在他行渠道表現不俗,占據其平臺行外理財子公司的重要份額。這說明建信理財產品作為財富管理鉤子產品,正為母行輸送增量客戶,逐步建立起與建行地位相匹配的市場競爭力,反哺母行AUM。
再來看對內定位,理財子公司具備其他資管業態所沒有的獨特優勢,比如資金、資產、渠道、客戶和母行的協同度、投資工具的豐富度、全市場資源整合度、多類型資管主體協作度。理財子公司其實是立足于資管生態鏈上游的樞紐地位的,我們是可以發揮金融資源帶動力和凝聚力的。事實上,我們建信理財正通過FOF、MOM等形式,與母行體系內的及外部資管機構(公募基金、券商資管、信托等)開展合作,共同構建開放、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資管生態圈,打造資本市場高質量的機構投資者集群。
基于這樣的內部定位,我們依托母行客戶基礎拓展優質資產,持續調整資產結構,實現固收類、權益類、另類資產的均衡配置。堅持長期價值投資取向,加快投研體系的建設和市場化投資能力構筑。
承襲母行基因,“硬幣論”彰顯差異化特色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目前絕大多數理財子公司的運作,都顯現出了固收類產品超九成、債券資產配置占大頭、權益投資占比較低的特點。您覺得經過兩年的發展,建信理財如何彰顯自己的差異化特色?如何承襲建行基因?
謝國旺:在承襲建行基因的同時,我們也在踐行對差異化路徑的探索。
建行基因是什么?我想借用習總書記在建行成立6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 ——“增強服務國家建設能力、防范金融風險能力、參與國際競爭能力”這三個能力建設來表達我對建行基因的認知。而田國立董事長提出的“新金融理念”即是落實總書記批示要求的延展實踐。
我們會積極地策應母行普惠金融、住房租賃、金融科技三大戰略。首先在資產配置層面,積極投向普惠金融和住房租賃領域的民營和小微供應鏈、母行“創業者港灣”科創企業的上市及并購、消費金融ABS、住房租賃供應鏈ABS、住房租賃非標項目等資產;其次是針對相關普惠和租戶等客群發行主題產品;第三,跟緊母行步調,持續加大新金融領域投資力度,重點支持基礎設施領域、制造業領域、綠色金融等領域;最后,積極融入母行數字化經營場景,提升數字化經營能力。
通過這一系列主動作為,我們不僅融入并策應了母行,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的差異化彰顯。理財子公司不同于市場上其他類型資管機構,一個重要的發展抓手是把母行資源挖掘得更充分。
建信理財內部有個“硬幣論”。硬幣的正面是“產品”:
一是建立豐富完善的產品貨架,加大“固收+”產品開發力度,進一步豐富權益類和混合類等特色化產品體系。優化產品設計,推進品產品系列、申贖命名規則、產品業績展示、差異化定價的優化。
二是做好與母行到期產品銜接,保證凈值型產品足量供應。
三是加強產品創新,探索自動理財、產品質押、有償贖回等功能開發;打造“惠民鑫”、ESG、養老等特色理財產品,建立良好的市場形象。
四是滿足客戶教育、養老、傳承等多樣化需求,個性化定制需求,以及全生命周期理財需求。
五是科學規劃品牌體系,盡快形成清晰的品牌策略,建立起與母行地位相匹配的市場美譽度。
硬幣的反面是“資產配置”:
一是在非標資產、信用債等高收益資產拓展能力和配置效率方面,充分借力母行傳統優勢,積極滿足分行資產配置和母行客戶綜合融資需求。
二是加快培育市場化投資能力,聚焦產業結構調整、國內國外雙循環、戰略新興產業等經濟發展方向,重點拓展債券、股票等標準化資產,逐步布局衍生品、海外資產等類型資產,拓寬資產配置范圍。
三是協同母行加快存量理財業務整改轉型,在有序承接母行存量資產的同時,推動存量客戶續作。
硬幣的夾層是“風控”。我們一直強調,跟母行“風險要隔離,風控要融合”。具體的做法是:配合母行加快建立集團風控協同體系,母子在資產拓展、盡職調查、風險識別、投后管理等方面緊密配合,把資產審批和風險管控做扎實。
擁抱權益類,構筑資管生態圈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雖然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是大勢所趨,但 “勢”顯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截至目前銀行理財權益類資產配置占比仍舊偏低。從建信理財自身而言,發展權益類業務主要依靠什么途徑,短板在哪里?您覺得隨著理財子公司的設立,銀行理財的投研體系走向更成熟的階段了嗎?
謝國旺:權益類投資一定是所有資管機構都重點關注的投資品類,因為它有巨大的財富聚集的效應,但坦白說,目前整個銀行理財行業對權益投資都還處在相對初級的階段。可這也是一個正常的歷史發展必經階段。本質上理財子公司在權益投資的基礎能力建設,以及整個隊伍對市場的認知和管控,都需要時間的打磨。
我們目前主要通過FOF/MOM 形式切入權益類市場,未來會持續加大權益類產品發行力度,這符合現階段我們理財子公司的客戶、資金量及發展特點,且與我們目前投資能力相匹配。我們自主搭建了投研體系,以大類資產配置為核心,權益、固收、資配為輔,對股票、債券、基金三種標準化資產均搭建了投研框架。權益方面,已覆蓋30個中信一級行業中的19個,涵蓋消費、制造、周期、TMT、總量五大板塊,并覆蓋近300只重點個股。固收方面,對宏觀經濟、利率與利率債、信用債與信用評價形成立體覆蓋能力。資產配置方面,已完成權益類公募基金定量評價體系的搭建,運用量化方法對超過1000只權益類公募基金形成跨度達10年的歷史評分及產品畫像,對FOF、MOM投資形成支撐。
我們在發展權益投資的過程中,也在逐步推動建信理財資管生態圈的構筑。截至目前,我們已和50多家資管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已開展的合作業務類型涵蓋現金管理策略、純債策略、股債混合策略、FOF策略、權益指數策略、打新策略、定增策略、對沖策略、主動權益策略。而我們也在與其他資管主體的合作中,學習到了對方在經營策略、投資管理、風險控制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提升投研和風控能力。
“三邊工程”路途艱辛,自建科技系統符合預期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建信理財“自建科技系統”的形象鮮明,但資管體系的科技化是個需要持續投入的長期工程, 經過兩年實戰檢驗,您對建信理財自建的科技系統作何評價,是否符合您此前預設的目標?它目前在哪些場景上對業務起到了支撐作用,如何拓展能力邊界?
謝國旺:坦白說,沒有超出我的預期,但是符合我的預期。
資管行業說到底是資管能力的競爭,而資管能力的基石是金融科技能力。兩年多前我們毅然選擇重建一套完全滿足資管業務全流程管理的資管系統,這套系統要具有較高的前瞻性和可擴展性,而不是簡單地復用母行系統,一開始就注定了這是一條很艱辛的路。我們內部經常形容自己是邊打仗、邊修路、邊種糧食的“三邊工程”。
“科技引領”的意識一直根植在我們的認知里。建信理財還未成立就開始對標國際一流標準,依托建行公有云環境搭建自己的“大資管家”系統。目前“大資管家”系統一期建設已完成,已上線運行理財產品管理、產品銷售、投資交易、信評研究、風險合規、估值核算等功能,可滿足理財產品“投前、投中、投后”全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二期300多個新增功能正在迭代開發,逐步落地。
之所以說我們是“三邊工程”,是因為隨著我們業務的拓展,我們的科技系統同步拓展應用場景——就是業務拓展到哪里,我們的系統就相匹配地拓展到哪里。這是我們自建系統目前展現出來的優勢,新業務的內生動力,激發了科技能力的邊界拓展;而科技能力的拓展,又反過來支持了業務需求的實現。在科技的支撐下,我們現在已具備了快速貼合市場的能力,能迅速統籌參與對熱門品種的配置,比如 ESG和 REITs,我們都是市場上首批參與配置相關產品的。
未來我們還會持續借力總行。總行有“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作為技術載體,有完善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有建信金科作為科技成果轉化試驗田。我們將來會依托總行持續構筑領先的科技實力。
不折不扣執行現金管理新規,已制定整體壓降和整改安排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各家行現金管理產品存續余額都占據較大比例,現金管理新規會對各家行業務產生什么影響?長期來看,如何留存低風險偏好、高流動性需求的客戶?
謝國旺:我們對監管政策的出臺,堅決保持擁抱和歡迎態度,我們將不折不扣地執行現金管理新規。
我們評估下來,現金管理新規給理財子公司帶來的影響主要是對現金管理類產品的規模進行了總體控制,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面臨壓降。同時,與貨幣基金相比面臨較大競爭壓力。現金新規對資產比例、評級、期限的相關要求基本和貨幣基金一致,但相較貨幣基金暫無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
但從長遠來看,我認為每次監管政策的推出,都有助于行業的規范發展,對我們來說都是一種相對利好。因為建信理財的風控要求更嚴、合規執行尺度更嚴、對政策的把握要求更嚴。我們現在已經制定了整體的壓降和整改安排,涉及到一些資產估值方法的調整,還有投資范圍、杠桿水平、組合久期、集中度的整改。同時。我們在大力研究將現金類產品嵌入消費和支付場景,以滿足客戶更多元化的需求,提升客戶體驗。對于留存風險偏好低、流動性要求高的客戶,我們也制定了產品端的統籌安排,用短期封閉、定開、最低持有期產品去承接。
記者觀察:理財子公司如何對母行承襲與反哺?
當貨架普遍呈現“固收為主,混合為輔”的共性時,各家理財子公司如何踐行差異化路徑?這是一個被市場觀察了整整兩年的問題。
專業人士指出了一條明確的觀察角度——從資產配置層面,理財子公司肯定會有意識地策應母行戰略。順著這條邏輯觀察市面上一些主題產品,確實能夠看得出來端倪。
以建信理財為例,其服務農民工客群的“惠民鑫”普惠金融產品,和“長租安心優享”固收封閉式產品,分別對應母行的普惠金融和住房租賃戰略。此外,它在部分非專屬產品里也不同程度配置了民營和小微供應鏈、母行“創業者港灣”科創企業、住房租賃供應鏈ABS等資產,從底層資產層面打上了母行戰略烙印。
又比如興銀理財,其母行(興業銀行)作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近年來大力倡導 “綠色金融”。興銀理財將綠色金融列為重要大類資產,截至目前已經發行了美麗中國、興動未來、聚利等涵蓋公募、私募的ESG主題理財產品。記者從興銀理財獲悉:其將應用ESG因子建立股票池,打造涵蓋固收、固收+、權益的綠色資管產品體系,目標是在年內實現百億級的綠色資管產品規模。
再比如杭銀理財。杭州銀行將科技文創金融定位為名片級業務,這樣的戰略傳承落在杭銀理財上,能從專屬主題產品“幸福99豐裕固收(科技文創主題)理財計劃”看出策應。此外,記者從杭銀理財相關人士處獲悉:基于母行經營特色,杭銀理財在體制機制上有所呼應,今年專門設立了一級部門科創投資部,目前已投資了科創企業股權項目。
綜上,從資產配置層面切入分析,遠比盤點某幾款產品的地域屬性,更能準確提煉理財子的差異化底色。當然這只是一個觀察角度,隨著市場對理財子公司運行機制的認知加深,更多特性將得以挖掘。現在另一個待探討的問題是:既然承襲了母行的基因,理財子公司就應反哺母行。理財子公司在母行綜合化經營的布局里,究竟扮演者何種角色?
首先,理財子公司之于母行,是豐富對客戶的融資手段,幫助母行拓寬投資邊界的試驗田。理財子公司正通過資產收益權、債轉股、并購重組等多種靈活投資方式,將表外資金與母行傳統信貸做有機結合,支持客戶多元化融資需求。記者從兩家理財子公司內部了解到:今年他們均通過聯動分行的方式,投放了部分城市更新項目、綠色應收賬款債權融資計劃、碳中和債券等熱點項目。
其次,理財子公司之于母行,是大財富管理時代的獲客急先鋒,是提升零售美譽度的關鍵載體。在理財代銷渠道交叉滲透越來越頻繁的現在,理財子的投資能力正在他行陣地上面臨投資者的直觀檢驗。銀行理財承擔了母行財富管理板塊的“鉤子”之責,從行外向行內輸送增量客戶。
再次,理財子公司之于母行,是增厚托管規模、提升分行中收的利器。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家理財子將絕大部分產品托管在母行,為母行貢獻托管規模。同時,一些理財子還在理財銷售、資產推薦、投后管理等環節,以銷售費、托管費、資產配置分成等方式向分行分配收益。
最后,理財子公司之于母行,是撬動集團內部資管主體合作,構筑資管生態圈的主心骨。理財業務可投資產廣泛、策略豐富,業務鏈條貫穿資產創設與配置、產品研發與銷售,這意味著理財子與各類資管機構合作空間巨大,天生適合在銀行綜合金融體系里扮演者核心角色。記者從兩家理財子公司了解到:它們都均母行下屬基金公司開展了部分策略的委外合作,委外規模占比還不小。
貫通資金、資產、客戶、渠道,理財子公司正成為母行綜合金融體系里,支點般的存在。
責任編輯:潘翹楚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