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行2017年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6億元,同比降幅高達50.48%,增速在98家城商行中排名倒數第二
《投資時報》記者 馮錦浩
2018年,對于城商行來說,利潤下降、不良率上升、債務違約等考驗紛至沓來。在困難面前,各家銀行“家底”和風險抵御能力究竟如何,是否能夠抵御寒冬的到來,是外界始終關注的話題。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標點財經研究院攜手《投資時報》對98家城商行的2017年年報數據進行統計,并推出《城商行利潤增速榜》。其中,近期剛經歷了丹東港違約事件的丹東銀行極具標本意義。從利潤增速來看,該行全年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6億元,同比降幅高達50.48%,增速在上述98家銀行中排名倒數第二。
2017年凈利潤腰斬
丹東港債務違約問題集中于2018年爆發,而在此之前,丹東銀行的經營業績與風險指標已出現下滑的跡象。
根據丹東銀行年報數據,2017年該行營業收入為18億元,與2016年相比增長11.14%,但營收的增長并沒有帶來利潤的相應提升,3.6億元的歸母凈利潤,同比2016年的7.27億元跌幅超過50%。
在資產規模方面,2017年丹東銀行資產總額為792.82億元,比2016年的723.74億元增長9.55%。不過,其當年末的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同比出現下滑,三項數據分別為14.38%、10.79%、10.79%,分別下滑1.93個百分點、1.44個百分點和1.44個百分點。
貸款結構方面,丹東銀行2017年公司貸款及個人貸款數額分別為303.48億元和60.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01%和31.74%。
丹東港債務違約問題集中爆發之前,丹東銀行的數據中有一點特別值得注意,那就是早在去年,丹東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就已處于上升過程中—2017年末為2.02%,較2016年上升了0.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則由2016年的269.64%急速下滑至2017年的186.4%,下降超過83個百分點。
丹東港違約影響未了
在凈利潤大幅下滑、不良貸款率上升的情況下,丹東銀行遭遇的丹東港債務違約事件顯然讓其雪上加霜。
該行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末,丹東港在該行貸款余額達13.39億元,占貸款總額的比例為3.62%。
根據丹東港所發布的公告,由于無法償還本息,丹東港債務已出現實質性違約。據了解,丹東銀行已認定丹東港資金鏈斷裂,無法履行約定的還款義務,并展開對丹東港的追索程序。
2018年3月8日,丹東港收到的遼寧省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顯示,丹東銀行向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的申請被法院通過,并依法裁定查封丹東港價值48.93億元的財產。
盡管債務人丹東港的資產已經被查封,但丹東銀行面臨的不僅僅是處置相關資產的問題。
根據中國銀保監會制定的管理辦法,商業銀行對非同業單一客戶的貸款余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10%,對非同業單一客戶的風險暴露不得超過一級資本凈額的15%。其中,非同業單一客戶包括主權實體、中央銀行、公共部門實體、企事業法人、自然人、匿名客戶等。而相關數據顯示,丹東銀行為丹東港提供的貸款余額占資本凈額18.95%。
根據中國銀保監會的要求,該項規定于2018年7月1日起施行,商業銀行應在2018年12月31日前通過處置及調整滿足監管層對大額風險暴露的相關監管要求。由此來看,丹東銀行解決丹東港債務遺留問題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