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不如還貸? 購房者提前還款有所增多 專家提示:切勿盲目跟風

理財不如還貸? 購房者提前還款有所增多 專家提示:切勿盲目跟風
2024年09月05日 13:26 新京報

  “理財不如提前還房貸。”近期,有不少購房者在社交媒體上吐槽,由于自己存量房貸利率過高且理財不賺錢,因此最終選擇了用閑置資金提前還房貸。

  貝殼財經記者從北京地區多家銀行了解到,當前提前還房貸的客戶有所增多。不過,相較于去年,今年銀行的提前還款規則普遍按照合同的約定,需要客戶提前一個月時間申請。而在還款金額上并未進行資金限制,客戶可選擇部分還款或一次性還清,但部分銀行稱需要整萬起還。

  在提前還房貸增多的同時,當前市場針對存量房貸進一步調整的呼聲漸起,存量房貸利率調降仍存空間和可能性。有業內人士提示,要不要提前還房貸,應全面理性考慮,購房者切莫盲目跟風。

  北京地區銀行提前還房貸需預約 部分只能線下辦理

  “目前提前還房貸需要在手機App或者線下網點預約,但現在預約的話,真正扣款也要等到十一小長假之后了。”北京地區建行某網點工作人員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目前該行并未對資金進行限制,但最低需要1萬元起還,若非全部還款,還款金額需是1萬的整數倍。

  在貝殼財經記者走訪的9家銀行中,除了民生銀行提前預約的時間僅為15天外,其余銀行均表示需要提前1個月左右提出申請。有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提前申請是此前就已寫入合同中的相關事項,銀行此舉亦是遵循合同條款而定。

  在資金歸還方面,也普遍表示最低需要整萬起還。不過,光大銀行相關個貸中心工作人員指出,雖然該行對還款資金并無要求,但建議客戶5萬元起還,這也是購房合同中約定的最低還款額。

  北京銀行信貸工作人員表示,客戶在申請提前還款時,還可以將還款金額、扣款需求說明,銀行可為客戶申請一次性還款,也可以按照客戶要求分批次扣款。

  不過,在記者走訪的9家銀行中,農業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和北京銀行4家銀行暫不支持線上預約還款。農行信貸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行并未開通線上預約服務,房貸客戶可持身份證、銀行卡在線下完成預約。而民生銀行、北京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房貸客戶需要在線下網點填寫申請單,銀行需要上報審批客戶的提前還款方案。

  存量房貸利率調降仍有空間 或可減輕提前還貸潮

  “最近提前還款的客戶確實有所增多。”有銀行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幾乎天天都有客戶前來辦理提前還款的業務。不少客戶的房貸利率確實比新房貸利率高出很多,所以通過提前還款來減少利息支出。

  據瑞銀大中華金融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測算,當前存量房貸利率約為4.1%,但是有一線城市最近新發放的房貸利率不到3%。如此大的利差也會引發房貸人的抱怨。

  “利差是閑置資金的投資回報率和存量房貸之間的利差,手頭有閑置資金的房貸客戶,苦于沒有較好的投資方向,退而選擇歸還房貸。”金融監管資深專家周毅欽亦指出,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客戶的還貸沖動,減少提前還貸現象。

  事實上,市場對于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的傳聞不斷。近期有傳聞稱,金融監管部門或將在全國范圍內將存量房貸利率共計下調80個基點左右。但截至記者發稿時,這條消息暫未得到金融監管部門的確認。

  “從部分城市首套與存量房貸利差接近100個基點看,存量按揭房貸仍有一定調降空間。”有銀行業內人士指出,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有助于減少部分銀行提前還房貸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合理調整存量房貸利率,降低居民按揭月供幅度或負債壓力,并有助于釋放消費動能。與此同時,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也有助于提振市場對樓市復蘇信心。

  不過,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對商業銀行來說,將會影響到商業銀行的凈息差水平。

  有銀行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后續可以有效刺激房貸規模增長,對商業銀行是有幫助的,但如果利率彈性不足,可能會影響到商業銀行的整體凈利潤水平。因此銀行需要進一步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根據市場情況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場化調節機制,加大實體經濟薄弱環節與重點新興領域支持,以穩住息差。

  提前還貸“真香”?專家提醒切勿盲目跟進

  閑置資金全部用于還房貸是否“真香”?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提示,要不要提前還房貸,應全面理性考慮。

  “判斷是否需要提前還房貸,最直接的方式是看投資收益是否可以覆蓋貸款利息。”董希淼表示,如果投資收益率高于貸款利率,則可考慮將資金更多用于投資;反之則可以考慮部分或全部償還貸款。此外,還需要為自己生活、養老等留足資金。

  從還款方式看,一般來說等額本金這種還款方式前期償還的本金多、利息少,相比來說提前還款會更劃算一點;等額本息這種還款方式前期償還的利息多、本金少,如果還款已過半,其實可以不考慮提前還款。

  此外,有銀行人士提示,提前還房貸還需要防范“以貸還貸”問題。通過中介借款以置換房貸,或者違規挪用“經營貸”、“消費貸”等資金置換房貸,容易導致個人債務和財務負擔壓力大幅上升,個人信息泄露,也容易因違規操作而影響征信。

  總之,購房者的貸款合同千差萬別,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要考慮自己的投資能力和資金安排,也要考慮未來金融市場和房貸利率變化,綜合作出判斷。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徐雨婷 編輯 陳莉 校對 王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琳琳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9-13 無線傳媒 301551 --
  • 09-13 合合信息 688615 --
  • 09-06 眾鑫股份 603091 26.5
  • 09-03 中草香料 920016 7.5
  • 09-02 慧翰股份 301600 39.84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