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洪偌馨
養老金融的供給端和需求端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的‘雙向奔赴’?這道題最終還是要全市場一起來解。
1
又有養老FOF沒能熬過三年‘大限’。
在8月的最后一天,博時基金連發三條養老FOF的‘清盤’公告:旗下產品‘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40五年持有期’、‘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和‘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50五年持有期’的三年合同終止,基金財產將進行清算。
公告顯示,截至8月30日,三只基金資產凈值均低于兩億元,已觸發基金合同中約定的基金終止條款,直接進入清算程序并終止,且無需召開持有人大會。
這樣的情況并不鮮見。
公開信息顯示,僅2024年以來,已有超過10只養老FOF基金清盤,如果再統計一下,目前已經發布的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這一數字還將翻倍。
養老FOF接連遭遇清盤的背后,是投資者實際收益與心理預期的巨大落差,好不容易熬過三年封閉期,卻并沒有成為‘時間的朋友’。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市場上仍有超七成的養老Y份額基金自成立以來業績尚未收正,跌幅最高的甚至超過30%。
面對當下養老產品的困局,資管機構也是頗為無奈。
一方面,國人對于養老FOF的接受度本就不高;另一方面,從國內個人養老‘第三支柱’起步的時間點來看,確實有些‘生不逢時’——剛開始就遇上了市場的下行周期。
‘我們也知道,賬戶虧10個點卻讓大家去做長期投資,這是不現實的’,一位基金經理坦言,與此同時,每家公司可支配的資源是有限的,把當期資源投向一個無法確定回報周期和回報率的遠期業務,也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其實,從過去一年多個人養老金‘第三支柱’在36個地區的落地實踐來看,‘開戶熱、繳存冷、配置低’的現象也并不是什么秘密。
根據人社部披露的最新數據,目前已有6000多萬人開通了個人養老金賬戶,較2023年6月底的4030萬大幅提升約50%,遠遠超過了已實施近20年的第二支柱企業年金的覆蓋人數。
但《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3》顯示:
相對于開戶人數而言,實際繳存人數比例過低,僅為22%;
相對稅優政策規定的繳存額上限而言,實際繳存金額比例太低,僅為2.5%;
相對于繳存額而言,實際投資的資金比例較低,約為61%。
2
作為一項新興業務,中國的養老金融體系仍在完善的過程中,‘第三支柱’也才剛剛開始落地推進。
不僅個人投資者還存在認知局限,對于財富機構或資管機構來說,這也是一個新的領域。不管是產品設計還是服務能力都比較單薄,甚至對養老金融服務的‘定義’本身都是不清晰的。
以商業銀行為例,過去的‘養老金融’基本是指養老金‘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涉及的核心業務就是存托管、投資管理以及資金結算等。
但個人養老金試點開啟之后,作為養老賬戶的運營方,銀行在養老金融領域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比如,依托養老賬戶、圍繞養老產業,銀行可以展開包括產品創設、資產配置、投資陪伴以及康養醫療等在內的多元綜合服務。
盡管養老金融市場的前景廣闊,但真的落地實踐并不容易。
比如,因為養老賬戶具有唯一性,前期各家銀行不惜投入大量資源和營銷費用去搶奪客戶,由此也引來了很多‘羊毛黨’,甚至有人不惜銷戶重開獲取多次‘權益獎勵’。
而更重要的是,銀行本身并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后續產品和服務都未能及時跟上。
導致這種現狀的原因,不僅是很多銀行對于養老金融業務的理解和投入程度不夠深入,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有,銀行的內部架構并不適配當前的業務需求。
比如以前,銀行的養老金業務大多是由金融市場或公司業務部門主導的,但現在這幾個部門顯然無法有效驅動業務升級,來滿足日益復雜的個人養老金融服務需求。
反過來,如果依靠零售部門來牽頭,又可能會出現過于產品導向,或者‘開戶熱’但投資金額低的情況,因為中后端的服務和運營體系并不能流暢支持。
所以,今天我們談論的養老金融服務,其實是一個橫跨零售、對公、金融市場多業務條線和部門,涉及銀行前、中、后臺的復雜體系。
不久前和一位銀行業朋友交流時,他也提到,‘你去看看一個銀行到底在用怎樣的組織架構做養老金融業務,就大概可以知道他們會做成什么樣子。’
再加上,養老金融的‘長期主義’特征及資產配置的復雜性,對線下理財經理和線上的數字化助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龐大的線下理財隊伍該如何培訓、引導、調整考核方法,在最大限度提升服務效率的同時,保證線上線下服務和體驗的一致性等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而資管端的困局——養老產品看似數量不少,但同質化嚴重,也導致商業銀行的所謂‘產品精選’失去意義。
不斷擴充的產品池除了讓客戶的選擇困難度提升,似乎并沒有帶來更大的增益。所謂配置,更多時候也只是停留在理念層面。
3
大家都在等,養老金融市場真正的爆發。
畢竟,中國老齡化的趨勢已經勢不可擋。預計在2030年左右進入老年人口占比超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2084年之后中國老年人口約占總人口的一半。
與此同時,在退休人員養老金20年連漲、惠及1.4億人的同時,其漲幅卻在持續下降。
一個可以參考的數據,在經歷了10年每年10%以上的增長之后,2016年,我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漲幅首次低于10%,而后這一數字在2021年跌破5%,又在今年繼續創下新低。
現在的工資漲幅還比不上老年人的退休養老金,而到自己領退休金的時候,養老金可能也漲不動了,‘千禧一代’的‘養老焦慮’也漸行漸近。
但那個拐點究竟何時到來?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眼下,投資端‘初戰’受挫、動力不足。而依靠財富端來驅動養老金融市場的擴張則注定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
與此同時,當前金融投資市場上‘短期化’趨勢不斷加劇。
截止到9月2日,全市場規模最大的貨幣型基金天弘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已經從年初的2.4530%一路下行至1.3840%,而從整個市場來看,7天年化收益率低于1.5%的貨幣基金產品占比近4成,其中一些甚至已經跌破1%。
在收益率下行時,貨幣基金的規模卻不降反增。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國內貨幣型基金的凈值規模為13.7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超過20%。
這為資產管理機構帶來了更大的流動性壓力和收益率壓力,更與以長期投資為基礎的養老金融存在底層上的矛盾。
長期來看,資產管理機構走向長期化,包括理財產品的中長期化、保險產品的長期年金化甚至終身年金化已是必然趨勢,這也與養老金融的特征趨同。
畢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收益率和流動性的問題。
而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最新監管思路,進一步豐富產品形態、增加10年期以上長期限產品供給,以及鼓勵符合條件的理財公司探索提供養老財務規劃和顧問咨詢服務等,都將是未來理財子公司重要的發展方向。
但供給端、需求端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的‘雙向奔赴’,這道題最終還是要全市場一起來解。
(本文作者介紹:洪偌馨,資深財經記者、主持人,自媒體“馨金融”創始人。)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