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慜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創新升級,效能正在逐步釋放。在今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設立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后,近期多家銀行積極部署、主動對接名單內項目及企業,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支持力度,持續將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動力。
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的設立,旨在用低成本的信貸資金,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向處于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以及重點領域的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提供信貸支持。
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在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設立后,多家銀行快速響應,迅速行動,通過出臺專項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專班、積極宣講政策等舉措,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支持項目融資在廣東、上海、浙江、陜西等多地落地。
據悉,建設銀行率先落地全國首筆科技創新再貸款。在廣東,建設銀行廣東佛山分行為合聚高分子材料科技(廣東)有限公司這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了810萬元資金支持。
在上海,建設銀行上海分行成功落地該行首筆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項目融資,為上海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寶武特種冶金有限公司的特種材料制造項目發放貸款5478萬元,貸款簽約金額2.1億元。本次貸款的發放主要用于支持企業購置先進設備、提升產能和技術水平,有助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此外,浙江、陜西、河北、四川等多地也披露了再貸款落地進展。
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落地的過程中不乏服務模式創新。
過去,虧損企業往往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例如廣州市某生物醫藥企業目前處于研發階段,研發支出大且暫無營業收入,凈虧損數千萬元,日常營運還需要大量資金。對此,中信銀行廣州分行積極向企業宣傳科技創新與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創新“再貸款+投貸聯動積分卡”模式,為其發放首筆純信用貸款,在一周時間內為企業完成放款。
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與既有政策有效銜接,形成了乘數效應。在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啟動后,財政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關于實施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政策的通知》,用“真金白銀”的財政貼息為經營主體提升獲得感,合力支持金融機構加大相關貸款投放。21家商業銀行在收到財政部門撥付的貼息資金后,在向經營主體收取利息時扣除預撥部分的利息,有效降低融資成本,更好提振經營主體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信心和積極性。
如今,金融業支持科技金融的共識已初步達成,科技金融發展“路線圖”日漸清晰,政策支持體系持續完善。
中國銀行研究院馬天嬌認為,培育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市場生態,要進一步優化激勵引導政策體系,完善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支小再貸款等政策工具,建立科技金融服務效果評估機制,充分調動金融機構積極性。同時也應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標準體系和統計制度,完善常態化投融資對接、信息共享、創新試點、風險分擔和防控等配套機制,增強金融支持精準性和可持續性。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