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謝忠翔
今日,廣發銀行2024年第一期200億元永續債將開始發行。杭州銀行100億元永續債昨日也進入了發行流程。
今年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永續債(以下簡稱“二永債”)發行熱度顯著升溫。據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統計,截至發稿時,今年以來發行的“二永債”規模已達7675.5億元,同比增長約125%。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銀行資產端收益率下行,凈息差承壓,對內源性資本補充帶來一定拖累,商業銀行仍面臨資本補充壓力,預計部分銀行對外源性融資的需求有所上升。
“二永債”
發行規模增長125%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各銀行公告發現,2024年以來,商業銀行“二永債”的發行規模和節奏顯著加快。其中,商業銀行年內通過上述兩種資本工具合計發行7675.5億元,同比增長約125%。其中,二級資本債同比增幅約60%,永續債發行規模劇增520%。
從“二永債”發行主體來看,無論是占總發行規模大頭的國有大行、股份行,還是占發行主體數量最多的城農商行,2024年以來發行規模均超過去年同期。例如,國有大行年內已合計發行4560億元,同比增加逾2100億元;而股份行“二永債”合計發行約2140億元,同比多1615億元。
另外,從發行主體數量看,今年完成發債的39家銀行機構中,國有大行和股份行有14家,同比明顯增加;城農商行數量則與去年持平。
除了“二永債”外,國內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今年5月試點發行首批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非資本債券。其中,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分別發行400億元TLAC非資本債券。評級機構惠譽認為,未來幾年一些銀行或將用TLAC債務工具取代其部分到期或計劃發行的資本工具。
首批永續債
將面臨“到期潮”
展望下半年,商業銀行發行“二永債”補充資本的需求是否仍會旺盛?多家機構分析認為,2024年全年“二永債”發行規模或將持續增長。一方面是商業銀行內源性資本補充受到一定影響;另一方面,于2019年發行的國內首批商業銀行永續債即將年滿5年,一批銀行即將迎來贖回行權日。
作為銀行資本補充工具的一種,盡管永續債理論上是可以永久存續的債券,但在發行時通常按“5+N”的形式——即設置了第5年可選擇行使贖回權的條款。
Wind數據顯示,2019年共有15家商業銀行發行永續債,發行規模為5696億元,包括中國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渤海銀行、交通銀行等。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公告,按照發行條款,上述15家商業銀行于2019年發行的永續債,均在2024年迎來贖回權行權日。從時間分布看,永續債到期壓力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此外,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在2024年的到期規模也不容小覷。綜合中國債券信息網發布的公告,2024年至少有58家商業銀行和1家政策性銀行面臨二級資本債贖回(已剔除不贖回債券),合計規模達5753億元。
一位研究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銀行“二永債”如果僅贖回而不續發,將會降低銀行資本充足率。通常而言,商業銀行會選擇續發,因而“到期潮”的來臨,客觀上也導致資本工具發行規模增長。
銀行仍有
較大資本補充需求
商業銀行發行資本工具的動力,主要源自對資本補充的渴求。除了國有大行的TLAC監管壓力,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相對狹窄也是一大原因。
一位研究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由于近年來宏觀經濟環境復雜,銀行持續讓利實體經濟,對銀行盈利和內源性資本補充帶來一定影響,導致部分銀行對外源性融資的需求有所上升;同時,隨著國內經濟穩步恢復,實體融資需求回暖,銀行資本補充需求仍然較強。
與此同時,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而資本新規也對銀行資本提出了更多要求。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的研報稱,整體來看,資本新規正式實施之后,由于更嚴格的風險管理和資本要求,中小銀行競爭力將會下降,生存空間一定程度上被壓縮,整體資本補充壓力進一步提高。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此前表示,考慮到夯實中小銀行資本的必要性,未來應完善相關政策,推動永續債等創新資本工具的發行主體擴容,支持中小銀行建立多元化的資本補充渠道,更好地支持小微企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