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張瓊斯
8月金融數據“觸底反彈”,總體超出市場預期,新增貸款創下歷史同期峰值。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9月11日發布的數據,8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多增868億元;8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86.93萬億元,同比增長10.6%;據初步統計,8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1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316億元。
業內專家表示,8月宏觀政策密集出臺,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當月貸款增速總體平穩、邊際回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
8月信貸投放內生動力強勁
8月信貸增勢較好,不僅較7月新增信貸大幅多增超1萬億元,明顯強于季節性規律,更刷新了去年8月的歷史同期峰值,在高基數的基礎上實現了同比小幅多增。這背后既有政策面的支持,也顯示出市場預期和情緒好轉。
數據顯示,8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多增868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392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32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602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948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40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444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472億元。
信貸增長提速與經濟基本面向好、政策及時有力相互呼應。8月以來,多部門協同發力,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政策合力有力有效。到8月,制造業PMI已連續3個月回升,消費、出口等數據也好于預期;融資成本持續下行,8月政策利率“降息”有效激發了融資需求;8月地方債發行量突破萬億元,基建項目配套貸款需求增多。
近期,多家金融機構密集發聲:信貸投放內生動力仍然強勁,并將持續成為實體經濟修復的有力支撐。此外,投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占比持續提高。多家大型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7月和8月普惠小微貸款、綠色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民營企業貸款等的同比增速均高于一般貸款增速,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理性看待短期金融數據波動
7月信貸數據偏弱,一度引發了市場的擔憂情緒。上海證券報記者從多家銀行獲悉,單月貸款受基數、季節規律等因素擾動大,拉長時間看貸款累計量更為合適。
“不必過度關注單月貸款新增量變化。”分析人士認為,信貸數據在單月的短暫波動,不足以說明問題。從前8個月來看,貸款總體保持較快增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基本匹配”是一個中長期概念。在操作層面上,是指按年度做到基本匹配,而不是要求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都要匹配。
今年前8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7.44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分析人士表示,綜合前8個月的金融數據來看,信貸供給仍然充分。
有業內人士用“爬坡”來解釋貸款增長。“就像爬山一樣,前面跑得過快,大多數人就需要一定喘息時間以恢復體力繼續向上爬。信貸增長也是如此,一方面要留足時間消化前期增量,另一方面越往上爬必然‘坡陡步艱’。要‘蹄疾步穩’、維持有序節奏,才能持續‘勇攀高峰’。”
充分發揮存量貸款“運維紅利”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存量貨幣信貸池子已經不小,要充分發揮存量貸款的“運維紅利”。因為區別于財政支出,貨幣投放后并不會消失,而是會形成存量積累,繼續在經濟運行中發揮作用。
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68.61萬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30.24萬億元,同比增長10.9%。
“從增量范式轉向存量范式是正確理解中國經濟的前提。”西京研究院院長趙建撰文稱,中國當前處于如何向存量資本資產要紅利的“運維時代”。實現金融領域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需要在關注每月增量信貸支持的同時,更加關注龐大的存量貸款作用的發揮。
今年以來,存量貸款發揮了支持實體經濟企穩回升的作用。從存量貸款利率看,今年以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持續下行,不僅惠及新發放貸款,而且降低了存量貸款和續貸的資金成本。
從存量貸款的續貸服務看,隨著金融科技進一步發展,企業享受到的金融服務便利度大幅提升。比如,在續貸方式上,“無還本續貸”得到普遍運用,大幅提升了轉貸效率,減少了過橋費用。再比如,在抵質押方式上,貸款不再唯“抵質押”論,企業獲得信用貸款也更加便利。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