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類個人養老投資產品大PK 投資者該如何選擇

四類個人養老投資產品大PK 投資者該如何選擇
2022年11月30日 07:25 媒體滾動

  轉自:北京商報

  近段時間以來,個人養老金成為了熱門詞匯,養老儲蓄、養老金基金、養老金保險先后落地,與此前已經問世的養老理財共同構成了我國個人養老金融體系。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已有多家銀行在多個城市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同時,為更好地服務個人養老金投資,各家養老FOF基金管理人也為旗下產品增設Y份額;國壽壽險、太平養老、國民養老等公司也陸續售出首單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四類個人養老金產品同臺競技,各有何種特色?參與人又將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

  特定養老儲蓄建議年長用戶購買

  養老金融發展迎來全面加速。11月29日,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正式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和青島5個城市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不久之前,工商銀行已從11月20日起,在上述5個城市率先開展特定養老儲蓄產品發行試點。

  特定養老儲蓄試點源于銀保監會和央行發布的《關于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由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4家國有大型銀行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和青島5個城市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單家銀行試點規模不超過100億元,試點期限為一年,儲戶在單家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存款本金上限為50萬元。

  據了解,養老儲蓄產品通常分為四檔期限,例如,農業銀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零存整取起存金額為5元、整存整取起存金額為50元、整存零取起存金額為1000元,涵蓋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個期限。建設銀行此次試點的特定養老儲蓄產品,也同樣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類,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20年。

  “試點首日銷售情況不錯,早晨開放額度不久后就售罄了,下午又開放了一批額度。”建設銀行廣州地區某支行客戶經理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額度充足,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年利率最高達到4%,只有持有廣州本地戶口的儲戶可以購買,產品安全性較高。一次性到期付息,建議中途不要取出。”

  “建議50歲以上的儲戶購買,因為這樣比較劃算,一次性存夠5年年利率可以達到4%,到期取出就可以。”農業銀行西安地區一位客戶經理坦言,“由于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每5年根據產品利率調整情況重新定價計息,之后會進行調整。提前支取時滿5年倍數的部分,按開戶日5年期普通存款掛牌利率計息,目前5年期存款產品掛牌利率僅為2%左右,不建議提前支取。”

  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是滿足客戶長期養老需求、充分體現養老功能的長期限定期儲蓄產品。普益標準研究員孫圣欽表示,投資個人養老儲蓄存款是較為傳統的國民養老金融工具,備受歡迎的原因一是收益相對較高,二是穩定性高,但往后看這些優勢將逐漸消退。收益方面,隨著國內經濟增長換擋降速,存款利率所錨定的實際利率也在逐漸趨低,意味著中長期看個人養老儲蓄存款的利率將逐漸壓縮;穩定性方面,隨著4月以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建立,存款利率將受到債券市場利率、市場供求、宏觀經濟情況和政策利率共同的影響,因此其波動也將高于以往,穩定性高的優勢有所削弱。

  11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公布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的通知》確定了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名單,標志著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啟動實施。有銀行相關人士也表示,下一步將盡快將特定養老儲蓄及傳統定期存款上架至個人養老金賬戶產品列表。

  風險偏好較高者可選養老金基金

  推動個人養老金業務政策落地實施,既是積極響應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舉措,也為金融機構的轉型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除理財、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外,公募基金也被納入個人養老金投資范圍。

  為更好地服務個人養老金投資,各家養老FOF基金管理人也為旗下產品增設Y份額,專注于個人養老金投資,通過在指定的23家銀行設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以及在直銷或代銷平臺開設個人養老金交易賬戶即可購買,已有多家公募旗下Y份額達成首筆交易。

  證監會此前發布的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顯示,首批共有40家基金管理人旗下129只養老FOF入選。為體現“普惠金融”理念,相關基金管理人也對旗下Y份額產品設置費率優惠,均在主份額的年管理費及年托管費的基礎上“打5折”。據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介紹,個人養老金基金可以分為目標日期和目標風險兩類。相對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這三類產品,養老FOF的風險較高,但與此同時也伴隨著較高的收益,更適合風險偏好較高的人群投資。

  從首批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來看,共有養老目標日期基金50只,可覆蓋預計退休日期為2025-2050年的人群。此外,對于清楚了解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則可以選擇對應風險等級的養老目標風險基金,從產品名稱來看,該類產品可以分為穩健型、平衡型、均衡型、積極型。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也提到,投資公募基金的產品相對而言有更高的預期收益,但收益率取決于市場情況,且收益率波動性較大。

  不過,明明也提示,基金經理需要注意養老資金追求絕對收益,因此在操盤過程中一定要在注重收益的同時控制風險,減小波動和回撤。“養老目標基金通過FOF模式來平滑收益和風險就是很好的嘗試,養老理財設置了收益平滑基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波動和回撤程度。”

  隨著個人養老金投資不斷推進,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個人養老金可投資的基金產品會越來越多。“展望后市,未來個人養老金基金入選產品預計將更加豐富,隨著居民金融理論儲備的提升,未來對于資產配置的要求也將日益提升,屆時將需要更多種類的產品精準滿足個人的儲蓄和投資需求。對于相關基金經理而言,養老金的核心應該在于‘保障’,不能盲目地為追求基金規模選擇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方式,而是要做好資產的風險對沖,保護好居民的‘養老錢’才是關鍵。”陳靂如是說道。

  養老金保險具備復利優勢

  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加速推進,保險公司對養老金保險產品的布局也在同時提速。11月29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國壽壽險、太平養老、國民養老等公司陸續售出首單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首批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共有6家保險公司7款產品入圍,其中國壽壽險、人保壽險、太平人壽、太平養老及國民養老各有1款產品,泰康人壽有2款產品。

  對于個人養老金的參與人來說,如果想要購買保險產品,需要去哪里投保?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國壽壽險的產品可通過中國人壽壽險App線上投保,太平養老的產品可通過微信小程序福享太平投保。

  除了保險公司自營平臺,國民養老的產品和泰康人壽的2款產品已經在招商銀行App個人養老金專區上線。不過,首次投保需要進行雙錄,需要聯系客戶經理或去銀行網點,參與人不能線上自主投保。人保壽險有關負責人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該公司的產品,在先行試點城市(地區)客戶可聯系當地人保壽險業務人員咨詢及辦理投保。也就是說,目前有4款產品首次投保需要線下通過銀行或保險代理人雙錄。

  首批入圍的這7款保險產品收益如何?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這7款產品此前已經參與了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從已經公布收益情況的4款產品來看,均取得了較高的收益水平。其中,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的穩健型賬戶2021年年化結算利率均在4%-6%,進取型賬戶結算利率在5%-6.1%。

  收益可觀的同時,個人養老金保險還兼顧保本,即使進取型賬戶,最低保證利率也能達到0%,滿足保本的要求。對于參保人來說,該如何選擇?一位資深保險代理人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從產品種類選擇來看,參與人要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清楚自己的退休時間,當然也要充分了解所投產品是否保本以及收益情況。保險在長期投資方面優勢更明顯,賬戶內的資金可隨著投資收益增長復利遞增,對于參與人來說,持有時間越長收益越高,從收益角度來看,相較于老年人,年輕人和中年人更適合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表示,參與人年齡過大時,幾乎沒有資金積累時間,投保意義不大。對于多數年輕人甚至青少年來說,年齡太小意味著自己未來的人生軌跡不確定性越強,這本身也是一種風險,養老保障的需求往往沒有那么強烈。因此,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或更適合中年人購買。

  養老理財適合風險偏好低群體

  養老儲蓄、養老金基金、養老金保險先后落地,與此前已經問世的養老理財共同構成了我國個人養老金融體系。2021年9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隨后在當年12月,工銀理財、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和光大理財率先在深圳、武漢、成都和青島四地發行首只養老理財產品。

  自開啟試點之日算起,如今距離養老理財試點已一年有余,試點機構也擴圍至11家理財公司。從產品發行情況來看,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0家理財公司合計推出50只養老理財產品,產品類型主要以固定收益類為主,共有38只產品;混合類主要發行機構為光大理財、招銀理財和貝萊德建信理財,共有12只產品。

  相較于一般理財產品,養老理財在產品設計方面依舊重點突出穩健性、普惠性兩大特點。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發行的養老理財產品多為1元起購,且多數產品每年僅收取0.1%管理費和0.01%托管費,不收取認購費和銷售服務費。從投資期限來看,已發行的養老理財產品期限多為5年,同時也特別設定了分紅條款,打造了專門的風險管理機制,包括平滑基金、風險準備金、減值準備等;在投資策略上以大類資產配置理念為引領,重點投向符合國家戰略和產業政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的領域。

  “養老理財發行主體是銀行理財公司,產品類型上看,為非保本浮動收益的凈值型產品。”孫圣欽進一步指出,“養老理財2021年才開始試點,當前產品實際募集規模不到1000億元,從投資收益率看,業績比較基準在4.8%-8%。”

  今年以來,受股市、債市震蕩、權益類產品集體回調,銀行理財產品大面積“破凈”成為常態,養老理財的凈值表現也引人關注。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目前,50只養老理財產品中共有49只公布凈值,其中有7只產品凈值為1以下。

  相比其他產品,孫圣欽認為,養老理財具備三個優勢,一是具備穩健性,適合風險偏好低的群體;二是具備普惠性,門檻低且費率優惠;三是兼顧儲蓄性和流動性,既能滿足投資者長期儲蓄需求,也可以在應急時提前支取。

  需要關注的是,11月18日,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公布,其中,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郵理財、貝萊德建信理財、光大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11家理財公司率先拿到“許可證”,這 11家理財公司同樣是已納入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的理財公司。展望未來,隨著個人養老金試點拉開帷幕,作為重點配置產品的養老理財也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投資者該如何選擇

  第三支柱政策密集出臺、養老金融發展迎來全面加速。養老儲蓄、養老金基金、養老金保險、養老理財四大產品同臺競技,參與人又將如何選擇?

  明明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這四大產品的共性在于都具有養老屬性,期限較長,費率也較為優惠。具體而言,風險等級有所不同,從高到低依次為基金、理財、保險、儲蓄,相應的收益率也有所不同,個人需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決定購買哪類產品。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建議,個人養老儲蓄產品的安全性最高,可以提前贖回,目前在試點階段,面向的群體有限,且對年齡有要求;養老理財產品兼具穩健性與收益性特點,適合穩健型投資者;養老保險產品兼具理財和保障功能,但流動性較差;養老金基金配置權益類資產的比例相對較高,收益和風險并存。

  劉銀平進一步指出,投資者選擇養老金融產品,一方面要合理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流動性需求,另一方面要考察產品的風險、收益、流動性特征,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金融產品。

  “這四類產品,可以分為儲蓄類、保險類、投資類。”陳靂直言,儲蓄類更多偏向于存款,特定養老儲蓄具有期限較長、利率較高、安全性高的特點,重在保值,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弱的人群;保險類,目前首批上線的7只個人養老金保險均屬于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重在保障,也偏向于無法承擔投資風險、可以接受穩定收益的人群;投資類相對而言有更高的預期收益,適合具備一定的金融知識儲備、風險承擔能力較高的人群。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養老金 存款 利率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2-02 漢維科技 836957 6.5
  • 12-01 歐克科技 001223 65.58
  • 12-01 柏星龍 833075 11.8
  • 12-01 特瑞斯 834014 16.18
  • 11-30 聚和材料 688503 110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