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記者:石曉芳
隨著年報陸續披露,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數據引起市場關注。從2020年年報來看,部分股份制銀行確實出現了信用卡不良風險高發的情況,個別銀行信用卡不良率甚至超過6%。舉例來說,光大銀行2020年業績發布會信息顯示,從2020年來看,該行零售貸款中,信用卡和消費信貸業務受疫情影響的程度最深,不良生成率同比上升。民生銀行2020年年報顯示,疫情以來,經濟環境受到較大沖擊,部分行業人群還款能力出現下降,信用卡貸款風險加速暴露。截至2020年末,光大銀行行信用卡不良貸款率為3.28%,比上年末上升0.80個百分點。招商銀行年報顯示,2020年,受信用卡風險快速上升影響,該行不良貸款生成額、不良貸款生成率均有所上升。2020年新生成不良貸款561.43億元,同比增加119.28億元。其中,受疫情沖擊和共債風險疊加影響,信用卡新生成不良貸款324.41億元,同比增加138.33億元。截至2020年末,招商銀行信用卡貸款不良率1.66%,較上年末上升0.31個百分點
多家銀行都在年報中強調,將持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光大銀行提出,要優化處置流程,拓寬處置渠道,提升處置效率,應處盡處,最大限度挖掘不良資產價值。2020年,該行共處置不良貸款607.22億元,比上年增加159.17億元,其中包括債權轉讓123.16億元、債轉股31.17億元以及資產證券化112.38億元。民生銀行年報提到,從不良貸款率結果看,本行信用卡不良貸款率在同業較高,主要原因之一是信用卡核銷和不良資產證券化處置力度有待加強。招商銀行年報也顯示,該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運用多種途徑化解風險資產,2020年共處置不良貸款549.29億元,其中,不良資產證券化121.23億元。該行2020年通過銀行間市場共發行19單資產證券化項目,規模合計781.83億元,基礎資產包括信用卡貸款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市場人士提醒,對于部分銀行信用卡或者消費貸不良率上升的問題,不要輕易歸因為疫情沖擊,也應當看到,這是個人消費貸款長期增長的共生現象。央行《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我國居民杠桿率上升主要源自房貸、消費貸、信用卡透支增長。央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3月末,我國金融機構個人貸款余額65.7萬億元,同比增長16.3%;一季度個人貸款增加2.6萬億元,同比多增1.4萬億元。專家分析認為,這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居民年齡結構、消費升級、城鎮化發展等因素密切相關。4月12日,在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央行有關人士表示,總體來看,個人貸款的增速還會保持較快的增長。
在這種背景下,即便疫情影響逐步減弱,對部分銀行信用卡、消費貸不良率上升的苗頭仍然需要保持警惕。上述《報告》指出,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桿率過快上升的透支效應和潛在風險。部分負債消費主體存在非理性消費,未來收入與還款支出不匹配,容易超過自身經濟能力過度借貸消費,埋下金融風險的隱患。
因此,對商業銀行來說,應提升行業研究和客戶認知能力,加強重點領域風險排查,高效處置不良資產,加大金融科技賦能,夯實風險管理基礎,努力保持資產質量相對穩定。(原題為《信用卡不良率上升 商業銀行需加強重點領域風險排查》)
責任編輯:陳嘉輝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